民政部部长黄树贤日前介绍说,十八大以来,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达到2.8万多家,养老床位数近700万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辐射各个城镇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
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去年印发的《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也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要使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高、质量明显改善、结构更加合理,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更加方便可及,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护理型床位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
与此同时,地方层面也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市场的放开。
例如,广西已明确,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将全面放开,半数以上的养老床位都将由社会养老机构提供。
河南提出,到2020年,全省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降低社会力量开展养老服务的门槛。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应按“先照后证”的简化程序执行,在工商部门办理登记后,在当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申请设立许可。
值得一提的是,养老机构的“国标”也将明确。近日,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多项细化要求,包括要求养老机构所有提供服务的人员应按照法律法规及行业要求持证上岗,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养老机构提供通信服务,通过电话、网络等不同通信手段,协助老年人联系相关第三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