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ISer last
GISer last 公众号 主要以分享互联网数据资源为主。也分享过GIS、FME等技术教程方法。我个人对于大数据资源、可视化制作、地图制图等方面有很大兴趣,也会分享个人的一些应用和教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藏发布  ·  《实施细则》出台!涉及拉萨这些人! ·  21 小时前  
西藏发布  ·  次旦玉珍夺得滑雪登山亚冬会历史首金 ·  昨天  
西藏发布  ·  西藏跨省异地就医人员注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ISer last

【文献学习】华南师范大学刘望保老师:复杂网络视角下的中国流动人口迁移网络格局

GISer last  · 公众号  ·  · 2024-12-02 21:20

正文

本推文来源: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导读

近年来,我国城乡与区域发展格局发生大规模重构,区域人口流动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本文利用国家卫健委提供 的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hina Migrants Dynamic Survey,CMDS),利用复杂网络模型等方法分析我国流动人口迁移的网络格局。研究显示,人口流动网络中节点呈现明显的层次集聚,节点层次与节点的位序规模呈对应关系;人口流动网络呈现“小世界”特征,同一“社区”中的节点地理位置邻近,显示迁移距离仍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与区域差异不断扩大导致大规模的区域人口流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3.76亿,占全国城镇人口(9.02亿)的41.69%。如此大规模的区域人口流动在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城市与区域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流动人口作为物质与信息流动的重要载体,其流动方向与格局不仅重塑着城市空间形态,也影响区域间的资源再分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我国城乡和区域发展格局新变化,我国流动人口迁移方向和迁移格局如何?基于此背景,本文采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应用复杂网络模型等分析方法来探讨我国市际尺度下的流动人口迁移网络空间格局,研究有利于揭示我国流动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并对国家流动人口管理等政策制订有一定参考价值。

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

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调查范围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根据问卷调查中受访者的流入地和流出地(户籍所在地)构建流动人口的市级人口迁移矩阵,应用复杂网络模型分析流动人口的迁移方向和网络模式。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迁移网络节点呈现出明显的层次集聚,一、二、三、四层次节点分别主要为直辖市、省会城市、中西部主要城市和各省普通城市,显示节点层次与节点的位序规模呈明显对应关系;流动人口迁移趋势仍总体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人口迁移网络呈现“小世界”特征,形成了九个“社区”,同一“社区”内的大多数节点城市联系紧密,地理位置接近,表明流动人口的迁移网络仍受地理位置接近的影响。

重要图表

Fig.1 The locatio n of study area in China

Fig .2 Spatial pattern of wei ghted degree (a), weighted in degree (b), weighted out degree (c) and net weighted degree (d) in China

Fig .3 Migration network patter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Fig .4 Community structur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migration network in China

作者简介


刘望保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地理行为与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居住迁移与社会空间重构、人口流动、建成环境与空间行为等方面研究

陈冉冉 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口 流动、居住迁移与社会空间重构等方面研究。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