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有苗年,侗寨有侗年,现在姊妹节来啦!打工人十分羡慕他们了!美景、美人、美食,撑得起中国最多样化的脸面!
我们对民族节日的重视和参与,是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的外在表现,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力举措。
本文图片,若无特殊备注
均来自@冰蓝雪姬
这是台江县苗族人民的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苗语叫“浓嘎良”。
它以苗族青年女子为中心,以邀约情人一起
游方对歌
、
吃姊妹饭
、
跳芦笙木鼓舞
、
互赠信物
、
订立婚约
等为主要活动内容,富有淳朴浪漫、诗性般的传奇色彩,被喻为“
藏在花蕊里的节日
”,也被誉为“
东方最古老的情人节
”。
这个节日自农历三月十五起,白昼洒满了阳光,夜晚沐浴着月华。
女性是姊妹节的主人
,姑娘们要穿戴最美的盛装银饰,打扮得花团锦簇去踩鼓,与后生交往,寻觅伴侣。
男男女女在一起吃姊妹饭、畅饮、唱歌,把苗族社会最美好的情感、习俗都一一享受和展示。在清水江畔踩鼓的欢乐,你只要领略一次,定然终身不忘。
那么,苗族姊妹节的来历又是什么呢?关于苗族姊妹节的传说,主要来自长达五百多行的《姊妹节歌》。其实,在民间,各村各寨传说版本很多:
相传,有两个姨妈的子女,男的叫金丹,女的叫娥姣,他们俩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彼此产生了爱情,金丹一定要娶娥姣,娥姣也非金丹不嫁,可他俩的爱情却遭到父母及族人的反对。
娥姣的父母要让她嫁回舅家
(旧时苗家习俗称还娘头)
。娥姣不愿嫁回舅家,一定要嫁金丹;金丹也不愿娶别人,一直在等着娥姣。
因怕父母和寨老发现,他们俩相约在野外谈情说爱。每次,娥姣都用她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着饭带去给金丹吃。
年复一年,经过一番磨难和顽强不屈的抗争,他俩终于结成了夫妻
。于是便有了“姊妹饭”的典故,即苗语叫带给情人吃的食物为“藏饭”,汉语意译为“姊妹”。
两天后的三月十五日,杨家寨的后生金丹来还礼,到敖觉和姑娘们住的偏寨来了,还抬了一头嗷嗷叫的大肥猪,来做姊妹饭。
男男女女大家唱歌、踩鼓,不知不觉就玩了一天一夜。以后,“吃姊妹饭”就成为定规,代代相传。
过姊妹节,不可缺少五彩姊妹饭。“
苗疆腹地逢喜事,姊妹相约饭藏棉;芦笙阵阵传爱意,木鼓声声荡情绵
。
”这首山歌就是表达姊妹饭在节日里体现的价值和意义。
姊妹节前几天,姊妹们就到山野里,采来南烛木叶、姊巅、蜜蒙花等各色花草,分别用冷水浸渍和用水煮的方法,
制成黑红黄绿各种花草汁液
,然后用这些汁液分别浸泡糯米
。
一两天后,这些汁液完全渗透了糯米,再取出分别过滤,再用清水冲洗去表面多余的色彩汁液,然后将这些分别浸泡好各色糯米调匀,上甑蒸熟,就成了晶亮芬香的五彩姊妹饭。
摄影@朝阳
姊妹饭颜色的象征意义:
绿色象征家乡美丽如清水江
,
红色象征寨子发达昌盛
,
黄色象征五谷丰登
,
紫蓝色象征富裕殷实
,
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
。
摄
影@
朝阳
以苗族博物馆为起点,全国最大的苗族文化博物馆,了解苗族衣食住行、节庆、婚嫁、艺术等方面渊源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去爬也东寨,一路向上,深入苗寨背后,探访原始苗家吊脚楼,感受苗家儿女古朴生活。
摄影@哑谜
梵净山是贵州最独特的一个地标,是黔东灵山,是生态王国,是风景胜地,是一方净土,是一个返璞归真、怡养身心、令人遐思神往的人间仙景和天然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