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女星王灿
(杜淳的妻子)带娃去餐厅吃饭,不幸被烫伤的新闻冲上了热搜。但身为妈妈,却觉得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不是提前和孩子换了上菜位,此刻遭罪的就是才 3 岁的女儿小蛋饺了!有网友说她太矫情,但只有咱当妈的知道这有多危险!孩子的个头比咱们小,同样的位子,王灿被泼半身,到孩子,可能就是劈头盖脸直接淋头上了!
之前,有个孩子被滑倒的服务员泼了一身火锅汤的视频,就吓呆过不少人。
如果当时他也坐在靠墙的位置,而不是上菜口,伤害或许就能大大减轻。可能最多只会被热汤溅到,而父母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感慨之余,评论区很多网友的烫伤偏方也让我们大开眼界:什么伤口撒盐、抹白糖、用尿冲……看完真的很担心其他家长被误导!让很多本不会留疤的孩子也留了疤。
孩子活泼爱动、没啥安全意识,一直是严重烫伤的重灾区,只能靠咱们家长多上心。
那今天,我们就替大家整理一篇烫伤后最清晰、实操的急救和日常护理、预防办法。大家有备无患,可别再让那些错误偏方祸害孩子们了!
一旦发生烫伤,妈妈们千万记得,第一步不是着急跑医院!
皮肤在刚刚被烫伤时,伤口处往往积聚着大量热力。如果不立即处理,热气便无法散出,还会往皮肤组织的深层扩散,造成更深更严重的烫伤。
正确的急救措施应该是先:脱衣服+冷水冲洗(烫伤严重的,处理的同时,让家人同步拨打 120)!
如果衣服被热水浸湿,那它本身就会变成热源,要立刻脱掉!(如果衣服粘住皮肤不要强行脱,可能会撕脱表皮,直接冲洗);
动作要快,但手法要轻柔小心,不要扯破了皮,脱不掉的话用剪刀剪(实在搞不定就留着伤口贴皮的那一小块布,让医生处理)。
◉ 立即用冲劲不是太大的流动冷水冲洗;
◉ 无法冲洗的话,可以冷水浸泡;
◉ 不方便冲洗浸泡的部位,可以用冷水浸湿的凉毛巾冷敷,不断地往上浇水降温(也可以用冰块或冰袋隔着毛巾冷敷);
◉ 至少冲洗 5 分钟以上,最好 20 分钟~30 分钟!如果觉得冲洗很舒服、缓解疼痛效果明显,时间可以更久;
◉ 烫伤部位以外要注意保暖,用毯子盖住,防止低体温症。
Tips:
1. 水温一般为 15~20℃,但这个不用太纠结,直接放自来水就行;
2. 只能浸泡的话,可以在水中轻轻摆动,会更舒服;
3. 如果出现冷得发抖等不舒服的表现,立即停止冲洗,尽快送医。
符合以下任一情况的,冲洗结束要尽快去医院:
◉ 年龄≤5 岁的;
◉ 较大面积(成人在 15%、孩子在 5% 以上)或较深烫伤(一般指 II 度、III 度烫伤)的儿童;
◉ 烫伤部位涉及到面部、生殖器、手、足及关节部位;
◉ 烫伤呈环形围绕身体、颈部、四肢等部位。
送医途中注意伤口的保护:
可以用保鲜膜、干净的布、纱布或卫生巾轻轻覆盖在伤口上(只求伤口不再污染、不再损伤!不要用粗糙或带毛绒的布料,也不要过度包扎、缠绕),直接拿干净的纸尿裤套在上面也行。
如果伤口有破损或是水疱皮撕掉了,其实更推荐保鲜膜,不太建议用纱布,可能会刺激创面、粘连伤口,引起疼痛。
烫伤后除了疼,家长最怕的,可能就是:孩子以后会不会留疤?
这和烫伤的深度有很大关系:
当然,也有很多本来不会留疤,或是烫伤其实没那么严重,最后因为大人错误的处理方式,出现烫伤加重、感染、畸形,甚至其他严重后果的。
真心提醒所有家长,这些错误的急救措施一定一定要避开!
直接冰敷,那烫伤没好,又添冻伤,还容易诱发低体温症。想用冰降温,一定要隔着厚敷料。
大多水疱皮都是要完整保留的,可以保护伤口。万一破了,很容易感染。水疱特别大的,可以用消毒后的空注射器抽取水疱液。(如果不小心把皮蹭破了,可以用一些抗菌药膏或敷料覆盖,保护伤口。)
深 II 度烫伤需要清除水疱皮,但这还是交给医生判断处理吧,不要自己动手。
这些东西啊,要么糊住了伤口,难以清理,影响后续治疗和疤痕愈合;要么不利于散热、加重伤势、引发感染等不良后果。不仅没用,还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