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味儿,集油腻、自信、反感于一身。说的人有意无意,听的人猝不及防。三言两语间,得罪人于无形,惹厌恶于自身。想要关心年轻人,同时避免爹味,这其实是个科学问题。今天,我们试着解决。万维钢老师最近在得到APP解读了《10到25岁:激励年轻人的科学——引领下一代的突破性方法,并让你的生活更加轻松》这本书,提供了很多解法。这是一本2024年8月6日出版的新书,作者大卫·耶格尔(David Yeager)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教授,是一个发展心理学家。这本书还没有中文版。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属,《怎样激励10到25岁的人》这本书告诉你有领导力的成年人,应该如何培养后生晚辈。这里有两个悖论:一个是「导师困境」,你对年轻人太严格,他会产生逆反心理;你放任不管,他又不能进步。你看到毛病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导师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年轻人有「青春困境」。10到25岁的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已经准备好步入社会,想要承担责任,特别渴望赢得尊重和地位,但因为现代世界过于复杂,他还不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经验,所以社会并没有给他尊重和地位。
这个渴望而不可得的心理会让年轻人对地位极为敏感:你说任何事儿,他都怀疑你是不是在贬低他,他一点就炸。我们之前讲了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叫「智者的反馈」,就是先给地位安全感再给反馈:我给你这些评语是因为我有很高的标准,我知道你能达到这些标准。不过你不可能因为这一句话就成了好导师,你需要一些系统性的方法。好消息是这里边没有秘密也没有什么争议。在过去八十多年间,各个学者在不同的领域反复验证了同一套原则。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会有一些学校的高三毕业生把书撕了从楼上抛下,就好像过节一样。这种现象让人五味杂陈。当然你可以说学生需要解压,但我敢说,那些撕书的学生大概不是很喜欢学习、学校和老师。因为早就有人做过研究。1939年,一位犹太裔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在美国做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实验。他把一些十几岁的男孩分成三组组成俱乐部,各自上几个星期的手工课,也就是用折纸做些艺术品什么的。三组学生其实面对的是同一个老师,但是每个组的教学风格截然不同。第一组,勒温称之为“专制组”。老师主打一个命令与控制,对孩子大喊大叫,处处严格要求,做错了就羞辱。这个组的学生表现还不错,服从命令,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项目 —— 但是课堂气氛沉闷,显然孩子们并不快乐。全部课程结束之后,勒温让学生投票表决是否保留这个俱乐部,大家都要求立即解散,而且一个个都把自己做好的手工作品扔在地上,正如高考后撕书发泄。第二组叫“自由放任组”。老师和蔼可亲,对学生不但不强迫,而且没有任何要求,不抱任何期望,没有组织结构,你们爱怎样就怎样。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们没有创造出多少作品。最后投票,他们也决定终止俱乐部活动。专制组的学生对老师最不满,但自由放任组的学生也不喜欢老师。如果只看这两个组,你大概会说对孩子就得严加管教!我们不能搞快乐教育那一套!现在的专制都是为了你们将来好!自由放任就是害孩子!没错。但是很多人想象不到,其实还有第三种教育方式。勒温的第三组,他称之为“民主组”。这一组的老师要求学生努力学习,也有很高的标准,但跟专制组不同的是,这里给学生提供物质和情感支持。你有问题我耐心回答,你做得不好我积极帮你改进。民主组的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自发跟老师互动,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大家全情投入创作。结果民主组不但作品质量最高,而且学生纷纷表示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说哪怕你俱乐部不办了,我们自己也要继续搞创作。高标准+高支持=导师心态
勒温发现的这个规律,在后世的研究中被反复验证。精英日课很早就介绍过一个研究 ,说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纵容、忽略、集权和权威,其中最有效的权威型其实就是勒温说的民主型,既严格又温暖,家长有威信孩子有依赖感。《精英日课6》还专门讲过,对待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心理控制也不是溺爱,而是支持。耶格尔在书中还列举研究证据,说明企业管理中上级对下属也有类似的模式。耶格尔把所有这些发现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理论,用下面这张图表示 ——图中用「标准」和「支持」这两个维度,把针对年轻人的领导力分为四种心态:低标准、低支持 = 冷漠心态。我对你没有要求也不提供任何帮助,你怎么样跟我没关系 —— 这当然是最不可取的。高标准、低支持 = 「强制者心态(Enforcer Mindset)」,也就是勒温说的专制,可以说是一种严父思维。我只提要求不给特别的帮助。这东西我只讲一遍,你们听懂就听懂了,没听懂那就是你能力不行。我会定期考核,通不过的我就要惩罚,甚至直接淘汰。强制者心态有效,但是伤害很大。低标准、高支持 = 「守护者心态(Protector Mindset)」,很接近勒温说的自由放任,是一种慈母思维。我非常温和,我给你提供各种帮助,甚至有些事儿我直接就替你做了。但我总觉得你能力不足又脆弱,怕你忧伤怕你哭怕你孤单怕你糊涂……这属于溺爱。我想每个人在成长中都遇到过冷漠的上级,也遭遇过强制者,也怀念过守护者,但是这三种都不是好的领导模式。高标准、高支持 = 「导师心态(Mentor Mindset)」。我对你有很高的要求,同时我会给你提供很高的支持,有这种心态才配得上被称为「导师」。智者的反馈就是导师心态的表现,所有研究都表明导师心态是对年轻人最好的领导风格。年轻人会尊敬你、喜欢你、认可你设定的规则,而且他们会被你激励起来自发学习。带着你一起把事儿做成
耶格尔还用下面这张图描写了强制者、守护者和导师心态的区别 ——关键在于你是否相信年轻人有能力。如果你持有「神经生物学无能模型」那样的观念,认为年轻人大脑没发育好不可理喻,那你就或者会选择严厉,成为强制者,或者选择温和,成为保护者。而如果你相信年轻人其实有能力,只要有足够的支持就可以学习和成长,你才有可能是个导师。在我看来,强制者心态有点像美国共和党,认为不成熟的年轻人都是潜在的社会威胁,所以一定要严加管教。你们不行那都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人家别人怎么就行呢?有很多家长要求子女必须取得好成绩,说考不好就是因为没用心,就得自己想办法解决,都是强制者心态。而守护者心态,则有点像美国民主党,把弱者视为需要保护的对象。哎呀这些年轻人还很不成熟,千万不要打击他们!不要给他们太难的事儿做,失败会让人崩溃的!有的家长阻止子女尝试新事物,连在外面交个朋友都担心会不会被骗,一点挫折都不敢给,就是守护者心态。你想想你对子女是否也有点这两种心态。这都是人之常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政党都能分出左右两派,无非是要么强制要么守护,要么当爹要么当妈。而导师心态,却是一种罕见的、非本能的、对上位者素质要求很高的心态 —— 因为这是一种更平等的态度,跟年轻人是联盟而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姿态,是我带着你咱们一起去把事情做成。好导师:领你上战场的人
耶格尔这本书中说的导师的英文不是博士导师(PhD advisor)那个词,而是 mentor —— 这不是一个学术头衔,而是一个私人关系。在词典里,mentor 的意思是“贤明和忠实的顾问或老师”。关键词是「忠实」 —— 导师是站在你这边的人。记得当初我刚读研究生,还没进任何研究组,物理系就先给我指定了一个 mentor。他把我叫到办公室说:你有任何问题,学习也好生活也好女朋友也好,都来找我,我会站在你这边。导师不只是给你提供知识和建议的人,他更是带你走向社会的人。耶格尔引用美国国家科学院2019年的一个报告说:做导师的全部含义,是有权势或者地位的人将其资源和行动与年轻人的长期最佳利益对齐。简单说,好导师会用高标准和高支持提升你的能力,最好的导师还会直接用他的权势和地位帮你提升地位。对年轻人来说,成年人的世界是个充满危险的江湖。你知道一些大的原则,你希望把事情都做好,但你不知道大家具体都是怎么做的。如何参与团队分工,话怎么说得体,什么时候跟人竞争什么时候应该合作,每个小动作、小玩笑都是什么意思,如何敏锐感知而又不过度解读……你茫然无措。你需要有个人带一带。他潜移默化地给你演示江湖的社会规范,甚至直接跟人说这是我哥们,你们照顾照顾。这就是导师。好导师是信心的源泉
我很幸运,遇到过很多位导师。他们直接教会我一些东西,但可能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鼓励我去参加比赛,带我做一线项目,安排我在重要会议上作报告,把我引荐给学术圈,支持我的辩论,帮我赢得读者,给我更大的舞台……想起来真是感激不尽。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已经学了几年物理,但学的都是物理课,不是物理研究。而且我们学的甚至都是几十年乃至一百年前的东西,根本不知道怎么搞科研。带我走上研究之路的,是一位叫陈激的教授。我当时跟他上了一门课,他说你要感兴趣可以到我的研究组来,我说我很感兴趣。结果就在大三放寒假前的最后一天,陈老师打电话到我宿舍,让我去图书馆找一篇论文回家读。我至今记得当时那个兴奋的心情,因为那是Physical Review A,一个绝对主流期刊上的一篇新论文!我可以看这样的论文了吗?我能参加真正的科研了吗?那篇论文我没怎么看懂,里面的一些数学推导也不知道是怎么推的,过完寒假简直是一头雾水回到学校。但陈老师并没说你什么时候搞懂了什么时候来找我。他手把手告诉我这个研究的思路是什么,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什么。我从最简单的编程计算入手,又学着演算自己的公式,又去读了别的相关论文,就这样做了一年多真的做出了东西。我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写了一篇论文,先是投稿给Physical Review A,被拒,一番修改后终于发表在另一个英文期刊上……我参与的那个工作很小,那只是陈激老师每年多篇论文中的一篇。但是经历过这些,我觉得我什么研究都可以做。导师心态既突破了导师悖论,又解决了青春悖论。你的地位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任何人能直接赐予的,更不是只要自信就能拥有的 —— 地位一定是你做出一些东西,赢得声望带来的。
最快的办法就是向社会上的强势人物展示自己的价值 —— 而导师是给你提供展示机会,还帮你排练的人。万老师是前物理学家,现科学作家,得到APP《万维钢·精英日课》主理人。万老师从2016年起,在得到APP开设《精英日课》年度专栏,至今已更新到第6季,累计超过70万人次订阅追随。
像《10到25岁:激励年轻人的科学——引领下一代的突破性方法,并让你的生活更加轻松》这样的英文书,万维钢老师一年会在得到APP上解读40本,欢迎你加入正在更新的《万维钢·精英日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