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爱手工
』
做一个
生活家
昨天起,高考话题开始席卷社会的各个角落,高考作文也是每年媒体必追的大戏。
话说小爱的作文打小起就屡受老师夸奖呢,嘻嘻~
但对于脱离高考N年(N是几呢?你猜~)的小爱来说,在这个节骨眼上竟莫名其妙想到了汉字,我们熟悉的被用了几千年的汉字。
流传了几千年的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而我却从没有回头观望一下它,它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演进到现在的...
上学的时候也没有人教过我们,但好学如我,小爱昨晚google了一下,发现咱们的汉字真的很好玩,对!很好玩~
古汉字的诞生就是一系列有趣的观察和想象力的成果,造字本身是一项极具智慧的活动。
原滋原味的古汉字很多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样子,小爱挑11个字给大家看看。
.1.
在甲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鸡”是一个象形字,字形很像一只公鸡;后来演变为形声字,以“隹”或“鸟”为形旁,以“奚”为声旁。
[鸡]演变过程
▼
.2.
本意是“收成”。《说文》:“年,谷孰(熟)也。”甲骨卜辞常见“受黍年”“受稻年”等文字。《春秋》也有“大有年”句。字形是一个人扛着成熟的庄稼回家的情景。
[年]演变过程
▼
.3.
像一个直立的人形。古代人早就把人类看成“万物之灵”,是伟大的,所以用以表示“大”义。甲骨文和金文中,“大”“太”二字常通用。
[大]演变过程
▼
.4.
甲骨文“火”字像一团火的样子,使用轮廓线来表现的;金文以后就不太象形了。“火”又是古时制兵单位,十人为“火”,也写作“伙”。
[火]演变过程
▼
.5.
“天”是“颠”的本字,意思是“头顶”。人们的头顶上面就是天空,多一借以表示“天”。金文的人头多作圆形;甲骨文为了刻写方便,作方形或画横。
[天]演变过程
▼
.6.
字形像一株已经成熟的庄稼,沉甸甸的谷穗把上端压弯了,向下低垂。本义是“谷子”。后引申为其他粮食作物。《诗经》:“十月纳禾稼”。
[禾]演变过程
▼
.7.
这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多数写法是车厢、车辕和两个车轮俱全,形象逼真;后来车轮逐渐简化为一个。
[车]演变过程
▼
.8.
字由“田”、“力”两部分构成,“力”就是古农具“耒”(音 lěi ,参见“力”字条)。在田里耕作时古代男人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田”、“力”来表示“男人”。
[男]演变过程
▼
.9.
一个女子跪坐着(古人席地而坐),双手温文地放在胸前。字的本义是“妇女”。“女”字载古文中常借为“汝”(音rǔ,意思是“你”),后来才新造了“汝”字。
[女]演变过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