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票决确定12件民生实事后,市政府第一时间动员部署,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各分管副市长带头认领任务,狠抓督促协调,确保全面完成;
各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强化组织保障、要素保障、责任落实,形成层级责任落实机制,力促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从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到开展城乡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从全面提升城区停车能力,到实施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工程;从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到全面提升城区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一件件民生实事的推进,一项项彰显温度和关怀的实招硬招,勾勒出一幅幅温暖人心的民生画卷。
全市13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养老服务中心)已全部完工,已完成“两癌”筛查
10.54万
人次,新增公共停车位
12503
个,新增人防车位
8738
个,建成公共充电桩
3632
台;
为全市
18418
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了基本康复服务,已建成各级“5+2就业之家”网点
3151
个,实施
63
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调整优化市中心城区
209
个交叉路口交通信号灯设置、配时;
全市已纳入新就业形态保障计划人数
2.33万
人,已完成产前无创基因筛查
2.2万
例,为
2418
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各类困境儿童发放生活补贴
3121.78
万元;
实施平安校园守护行动,广泛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率达
100%
,打造“安姐康哥”特色工作品牌;对
380
座公厕实行常态化管护,已完成
62
座公厕新改建任务;
……
这些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成绩单”,揭示了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市12件民生实事项目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涉及推进区域养老、就业服务提升、老旧小区改造、交通安全管理、平安校园守护等多个方面。
“办理民生实事项目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动全市12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市政府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总结2024年推进民生实事工作的经验做法,在前期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基础上,厚植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聚焦广大群众急难愁盼,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积极谋划好实施好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