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大学堂  ·  女人动情后,才会有的表现 ·  昨天  
互联网思维  ·  再读《明朝那些事儿》,我顿悟了 7 种强者思维 ·  3 天前  
互联网思维  ·  再读《明朝那些事儿》,我顿悟了 7 种强者思维 ·  3 天前  
历史大学堂  ·  1665年,11岁康熙迎娶12岁赫舍里氏,新 ... ·  3 天前  
鱼羊史记  ·  女人不说,但最想男人送的10件礼物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疫苗知识产权豁免:为什么让这些国家和企业都站出来予以抵制?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1-05-09 11:56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 宜久财务


作为非常罕见的全球性事件,始于2020年的疫情至今都没法得以消停。 尽管很多地方似乎已经习惯了管控加强的高压式生活,其实却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尽快恢复于事无补。特别是近期的印度超大规模爆发,更是在以最血腥的方式提醒所有人:如果拿不出合格的疫苗,疫情危机就随时都有可能反复!

与此同时,走在疫苗研制前列的美国又突然宣布,将会对试验成功的本国产品实施知识产权豁免。结果却遭至许多欧洲盟国的普遍反对!


在这里,还是不忘先向大家普及下有关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虽然类似的规定已经在部分地区施行了几百年时间,但我们目前所认可的同行规章,则起始于并不遥远的1967年。其内涵范畴也不再仅限于最基础的发明专利,还包括了产品相关的外观设计、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

也就是说,倘若美国政府的倡议获得通过,那么相关企业不仅将失去对疫苗生产的收益抽成,连署名权及相关联的宣传效果都很难享有。


正因如此,全球知名药企辉瑞的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才公开发声反对。甚至在公开社交平台上直言: 目前更快制造疫苗的瓶颈并不是基础设施,而是生产辉瑞疫苗所需的高度专业化原材料的匮乏!

值得一提的是,辉瑞疫苗需要280种不同的材料和成分,且分别来自全球的19个国家。如果没有专利保护,那些在生产疫苗方面经验少于辉瑞的实体将开始争夺相同的材料和成分。 而且从技术上来看,放弃知识产权保护确实有利于其他生产企业生产相同或相似的新冠疫苗,但对于解决问题杯水车薪。因为新型的mR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以及添加了新型佐剂的重组蛋白疫苗,在没有全套技术转移的前提下单纯开放专利本身,很多国家从技术上都难以仿制这种新冠疫苗。


随后,美国药品研究和制造商协会(也对豁免疫苗专利发出了警告: 这是史无前例的举措,将破坏全球应对疫情的有效性!

此外,作为美国传统盟友的欧洲,也对疫苗知识产权的豁免是颇有微词。 例如在欧盟领导人视频峰会第二日会议结束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出席新闻发布会时称:我们应对(疫苗知识产权的)这一讨论持开放态度”,但“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不会解决问题,从短期和中期来看,也不能帮助增加哪怕一剂新冠疫苗产能”。


还有部分欧盟官员也在布鲁塞尔对媒体记者表示: 美国突然转变态度支持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但除了一个看起来慷慨大方的提议,实际上并未提出在具体执行层面的细节。欧盟官员直言,单纯豁免疫苗知识产权实际上对于提高疫苗产能于事无补。比疫苗知识产权保护来说,目前一些国家囤积疫苗的行为才是提高全球新冠疫苗产能更大的障碍。


这一表态也得到了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呼应: 目前新冠疫苗方面更大的问题在于美国和英国对疫苗及原材料的出口限制,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新冠疫苗百分之百都供应美国市场。


与之类似的还有同为欧洲核心的德国。其政府发言人在周四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 拜登政府的计划将给疫苗生产带来严重的麻烦。

其实,以上这些反对言论,恰恰反应了欧洲目前所处的尴尬状态。 由于早已不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核心,他们必须在某些关键性的技术领域确保领先地位。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就是争取到更多的知识产权,用于对外出口来获得谋利。虽然美国同样不乏有大量采取类似营生手段的大企业,但终究是拥有其他增涨点的全能型经济体。在整体的抗风险表现上,无疑比老迈的欧洲更有回旋余地。这也是其宣布要实施疫苗的知识产权豁免后,遭到几大欧洲核心国家反对的最根本原因。


当然,类似的冲突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有许多。 早在去年10月,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印度和南非,就要求世贸组织放弃与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定》 的某些条件。此举无疑就是要让本国能快速获得足够疫苗。但在随后的几次闭门会议中,这个提议遭到了参与疫苗早期研制的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欧盟、日本、挪威、新加坡和美国的共同反对。直到最近,美国开始改变立场。英国和日本方面才暂时没有表现出反对声音,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还公开称赞到是一则大新闻。

事已至此,关于有效疫苗的全球推广问题才算有比较确定的公论。 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周期内,美国疫苗将极有可能在许多欠发达地区大行其道。如果能就此稳定局面,必将起到远超预期的正向效果。但包括欧洲在内的许多次级疫苗研发方,将会为美国的慷慨大方而蒙受彻底损失。对于庞大的产业版图而言,这无疑是会带来决定性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