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神经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注重临床思维养成,注重精彩病例解析,注重指南发布。神经时间,注重神经科医生的需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头条  ·  马云频频现身,行业开始颤抖 ·  5 小时前  
调皮电商  ·  外卖困境的京东解法 ·  昨天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2024年中国新零售“百强榜”》候选名单发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神经时间

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只会止痛?这些你都应该知道!

丁香园神经时间  · 公众号  ·  · 2024-07-02 19:58

正文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包括急性期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是指带状疱疹发病后至皮损愈合期间的疼痛;而 PHN 是指皮疹愈合后持续 1 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本文根据相关指南总结归纳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用药经验,供临床医师参考。

1

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治疗


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治疗是改善急性期疼痛,缩短皮损持续时间,防止皮损扩散,预防和减轻 PHN 等并发症。

1)抗病毒药物

能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减少新皮疹形成,减少病毒播散到内脏。应在发疹后 24~72 h 内开始使用。代表性药物为阿昔洛韦,在应用阿昔洛韦等药物时应多饮水,避免药物沉积在肾小管,造成肾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注意下调剂量。具体应用如下:

表 1. 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抗病毒治疗


2)糖皮质激素治疗

目前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存在争议,普遍观点认为发病早期应用可缩短急性疼痛持续的时间。推荐剂量为 30~40 mg/d 口服,逐渐减量,疗程 7~14 天。

3)带状疱疹期的镇痛治疗

对于轻中度疼痛应用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曲马多;中重度疼痛使用阿片类药物或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


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的医师治疗也不尽相同,治疗效果也有所差异。

PHN 的治疗应规范化,其原则是: 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 ,许多患者的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药物治疗是基础,应使用有效剂量的推荐药物,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应避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 2 周。

PHN 的治疗目的是:尽早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1)普瑞巴林(钙通道调节剂)

机制: 增强了与 α2-δ 亚基的亲和力,能够缓解 PHN、改善睡眠和情感障碍。

用法用量: 每日为 150~600 mg,滴定期 5~7 天。

注意事项: 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应减量。为避免头晕和嗜睡,应遵循:夜间起始、逐渐加量和缓慢减量的原则

2)加巴喷丁(钙通道调节剂)

机制: 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抑制痛觉过敏和中枢敏化。

用法用量: 起始剂量为每日 300 mg,常用有效剂量为每日 900~3600 mg

注意事项: 患者有肾功能不全的应减量,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和头晕,需要数周缓慢滴定至有效剂量。

3)阿米替林(三环类抗抑郁药)

机制: 阻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 α 肾上腺素受体,调节疼痛传导下行通路,发挥镇痛作用。

用法用量: 首剂应睡前服用,每次 12.5~25 mg,根据患者反应可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最大剂量 150 mg。

注意事项: 应注意其心脏毒性,有缺血性心脏病或心源性猝死风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青光眼、尿潴留、自杀等高风险患者应慎用,老年患者慎用。

4)利多卡因贴剂

机制: 利多卡因阻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减少损伤后初级传入神经的异位冲动,从而减少 PHN 患者痛觉。

用法用量: 利多卡因贴剂起效快 ( ≤ 4 h)。对利多卡因贴剂或普瑞巴林单药治疗无效的 PHN 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贴剂和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注意事项: 利多卡因贴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使部位皮肤反应,如短暂瘙痒、红斑和皮炎

5)曲马多

机制:可同时作用于 μ 阿片受体和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受体以达到镇痛效果。可显著缓解 PHN 的烧灼痛、针刺痛及痛觉超敏现象。

用法用量: 起始剂量每次 25~50 mg、每日 1~2 次,每日最大量 400 mg。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便秘、尿潴留、嗜睡和头痛等。不与 5-羟色胺药物(包括 SNRIs)同时使用,以避免 5-羟色胺综合征风险。需逐步停药。

6)阿片类镇痛药

机制: 有效治疗 PHN 的烧灼痛、针刺痛及痛觉超敏,考虑到误用和滥用的风险及耐药的产生,推荐阿片类镇痛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