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交建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官微。中国交建是特大型中央企业,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以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中国交建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要闻 |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6 天前  
中国交建  ·  社区来了个“第二书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交建

为大山做“缝合手术”

中国交建  · 公众号  · 基建  · 2024-10-30 19:1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中遇到的地质难题及解决方案。项目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施工过程中遇到了长达400米的断层,导致航道水体流失和山体松软,易引发滑坡。项目团队通过锚索和防滑桩的施工方案来稳定山体,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诸多困难,如塌孔和涌水等问题。经过多次尝试和专家指导,最终通过泄水孔方案成功解决,提高了成孔率并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项目背景与地质难题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施工中遇到长达400米的断层,导致地质问题复杂,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性。

关键观点2: 施工难点与挑战

断层存在导致航道水体流失侵入断层,山体松软易滑坡。项目团队在实施锚索和防滑桩方案时,遇到塌孔、涌水等难题,施工难度大。

关键观点3: 解决方案与实施过程

项目部通过邀请边坡施工专家现场指导,提出在断层下方打入一排泄水孔的解决方案。通过泄水排净内部涌水,提高钻孔成功率,保证锚索内水泥浆能深入缝合山体。最终成功将断裂带缝合,保障了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观点4: 项目成果与意义

经过8个月奋战,成功将392根锚索打入断裂带,将两侧山体紧密缝合,提高了成孔率,减少了雨季对施工的影响。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世界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正文






在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的地质示意图上,出现了一条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长达400米的断层,从山腰直贯山脚。“这条断层恰好处于我们施工段一侧最高边坡的中心位置,成为我们工程建设绕不过去的坎。”项目负责边坡开挖的工区长梁超剑指着地图叹气。

二航局承建的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船闸选址在一处分水岭,需挖开两侧的山体形成河道,在开挖过程中,一侧山体形成的2号边坡高达188米,且该边坡从半山腰开始就出现断层,并斜向下延伸至山体的内部。

断层的存在会导致航道水体流失侵入断层,使得山体变得像豆腐一般松软,极容易引发山体滑坡。为此,项目团队拟通过横向往山体内部打入锚索,纵向设置防滑桩,保证山体的稳定。锚索就像是一根根手术线,可将原本裂开的“伤口”缝合在一起,而防滑桩则像是“打结”的“手术线头”,既可以牵扯住“手术线”,还可以防止山体的垮塌。

虽然提出了针对性的“手术方案”,但在具体实施“手术”过程中,却没有那么简单。

2022年12月,2号边坡正式进入断层带的施工区域,锚索施工也随即展开,钻孔是锚索施工的关键工序,犹如牵引“手术线”的“缝合针”。3天之后,首个钻孔顺利完成,锚索也成功放入,并完成了浇筑、锚固,似乎既定的方案十分奏效。然而,另一个钻机在向下打到地底25米处时,碗口粗的水柱喷涌而出。这让梁超剑紧张了起来,他组织人员立即将钻头拔出,接着在10个不同位置进行试孔,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孔,且均伴随着大量的涌水。他意识到地底的情况可能比预想的更复杂。

“塌孔是有一定时间的,如果我们把速度提上来,赶在塌孔之前钻过断裂带,是否就能实现突破。”项目生产副经理胡建鹏提议道。随即,更大功率的潜孔钻机被投入到现场,可是打下去的2个孔依然失败了。

大家开始尝试给钻头戴上套筒。套筒就像是钻头防护罩,在保证钻头顺利前进的同时,还能阻挡断裂带内部垮塌导致的卡钻。可在套筒的保护下,第二个孔虽得以完成。

适逢广西即将进入雨季,成孔进展依然缓慢,这让胡建鹏和梁超剑感到巨大压力。“钻头前进多少米?是否卡钻?是否成孔?”成了胡建鹏每天关注的大事。而梁超剑更是直接搬进了现场的集装箱值班室,开启了吃住不离“钻”的生活。

项目部再次邀请边坡施工的专家到现场指导,通过多方研究讨论,最终提出在断层下方30米处打入一排泄水孔的“治疗”方案。通过泄水,不仅可以将岩体内部的涌水“脓疮”排干净,提高钻孔的成功率,还能保证锚索内打入的水泥浆“药膏”可以浸入“伤口”深处,将两侧的山体紧紧地黏合在一起。

泄水孔的打入,将成孔率提高到了80%,也减少了雨季对施工的影响。经过上层锚索的锚固后,断裂带内部的水泥浆成功浸入山体底部,加之越往下的地质越硬,让后续的钻孔工作顺利了许多。

历经8个月的奋战,324吨“药膏”被打进断裂带,392根“手术线”紧紧将两侧山体缝合到一起,这道令人揪心的“伤口”终于被“治愈”。

来源


交通建设报

二航局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海岸卫士”织就绿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