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间松弛指南
只想认真过松弛的一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天下事 |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  昨天  
中国城市规划  ·  大家谈人生 | 吴良镛人民日报撰文谈“求索之路” ·  2 天前  
中国城市规划  ·  地方动态 | ... ·  3 天前  
自贡网  ·  一图读懂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间松弛指南

夜聊 | 知道是楚门的世界,选择待下去的人

人间松弛指南  · 公众号  ·  · 2021-04-26 20:57

正文

明明只是一句土味口号

都怪澍心,整个办公室追了两个月的创,还越追越上头,决赛夜一个个哭成狗……但专业精神我们是有的!回过神来就由澍心执笔写一写创四这个节目的有意思之处。

这是一篇严肃探讨,因为这是一朵内娱奇葩。


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追内娱选秀。

听上去真的是一句非常羞耻的话,当然也不能完全说第一次。比如创2我pick了张颜齐,单纯是看脸选一个,但其实连节目都没看完整,甚至连他以前是rapper都不知道。

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可以每天花一个小时看节目边角料花絮,打开各种微博超话刷帖,不仅下载了微视投票甚至打钱,决赛夜还教起朋友们怎么舞热搜。

当一切结束再回看的时候,心里也不是觉得不离谱。又隔了一天,终于余味散尽时,我问阿毛,我们要不写一篇松弛小作文吧。抛开被小男孩们牵扯住的真情实感,这几天也在与准备报选题的媒体朋友聊天,说起《创造营2021》这个节目。一次次感叹这次节目的编剧,硬要说就是胆大心细。

不扯头花,热血赢过吃瓜。

从一开始,我对这个节目最大的好感来自于,它摈弃了之前各类选秀节目最喜欢的扯头花环节。往年选秀有一个惯常吃瓜环节,是会安排两个碎嘴选手,在所有人登场的时候,展开夸夸群业务。比如「哇哦他的腿好长哦」,「大公司的衣服好好看哦!」,「他的鼻子好高脸好小哦!」等等等等。

而本届创开头,选手们第一次进场甚至穿的都是便装,球鞋牛仔裤T恤衬衫,就是本身男孩子的模样。虽然自我介绍尬到抠出一座海花岛,但他们大喊「welcome to China」的离谱气势,那种年轻横冲直撞,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人就不是我的气氛,反而让人梦回中学生。


无人生日,
硬唱生日快乐歌……

一方面,这次创的选手说实话吧,也真的够歪瓜裂枣了。刷了再多层滤镜,讲再多实力至上,都不能否认的是,这届选手从长相上来说,挺难达到工业偶像神仙下凡的高度。

看完第一期我是真实傻眼的,唯一标准男偶像长相的周柯宇有点歪嘴,号称傻瓜美人的甘望星亟需整牙,从小训练的林墨长得像巩汉林?更不要提玻尿酸过量邵明明,黑皮厚唇曾涵江。没有bitchy花美男,头花自然扯不起来。

另一方面,没有采访,无从猜测最初这个节目的剧本长什么样,是有意还是无奈之举。编剧几乎放弃了所有的美男撕逼戏,取而代之的是青春、热血、从无到有的情谊、爱与被爱。

最明显的是第三期主题曲选拔,往年一般这时候争C能剪1小时,而这次创,几乎没有关于C的讨论(在后来几次公演时,也非常弱化C位之争)。整期节目的重点全部放在主题曲难度和互相协作。

作为观众,我一开始对于如果没有冲突,故事是否有足够的吸睛能力。其实抱有巨大的疑问。但看到主题曲选拔这期正片了以后,我恍然大悟。

突然就开始拉好朋友搞自己想玩的东西,
这也成了我司垂直入坑的开始。

人类本性向往美好。青春真诚又善良的男孩子,自有自的张力,做什么都好看。只要给一点点情节推动,他们的炙热的人物关系立刻就能推动剧情往你不知道的方向发展。直白地给他们真实展现的瞬间,就足够动人。

现实生活已经看够了撕逼场景、宫斗戏码,谁不是脸上笑嘻嘻,内心妈卖批。我真的不想在看综艺节目的时候,还要接收这种负面情绪。年轻可爱的小朋友们不一样,他们身上,即使背负了失落、压抑,对未来的焦虑与无形的悲伤,但一切都显得干净。

别管营外卷生卷死,有人过度解读,有人血战到底, (过滤掉一些无法避免的残渣) 营内就像一个永无乡, 是真挚、直白,是少年的模样。

在这个节目基调下,长相不够完美再也不是原罪,而是拉进你我距离的吸引力。试问谁能不为曾涵江和米卡的情谊落泪,谁不喜欢外国人的东北话,谁不想把自己的银行卡给甘望星(不是),甚至连伯远脸上的褶子,都成了温柔的夹缝。

一个偶像选秀节目本身,却在有意无意冲破偶像工业体系。

节目组最妙的一点是,一直似有似无地在探讨「选秀偶像」这个话题。当然其中最富有热度和思辨意义的,是利路修。

利老师其实毋庸赘述。一个对偶像体系毫无乐趣的人,阴差阳错进入一场严苛的偶像生产流水线,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观察的事情。

不管是想看看利路修对偶像工业体系的态度是否会有变化,参与让利老师加班的全民狂欢,还是听听利老师「喜欢和恨只有一步」的发言……早就已经脱离从流水线上挑出自己喜欢的产品的范畴,进入社会议题。

而我感觉到奇妙的事情,是《创造营》节目对这种讨论的不避讳。


我愿意尊称一声利老师,
他的很多发言几乎已经进入哲学范畴……

利路修直接在节目里说:偶像的束缚过多,要求完美,不是真实的人,我不喜欢。(大意)这种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对于偶像工业流水线来说,其实是有些诛心的。因为他从根本上否定「偶像工业 的合理性。

节目组毫不避讳地将素材放出,最大的原因肯定是利老师一个人的热度比两个创造营加起来更高,相比于严苛的偶像体系,热度才是真正的话语权。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毫不避讳」这件事,细细品味也挺妙的。

利路修并不是创节目组唯一打破偶像流水线的产品。他可能是天降之星,但从第一期,在AK刘彰身上,明显看出节目组已经预设了议题——路人,甚至是对偶像流水线反感并开口diss过的rapper,是否能闯进偶像生产基地?

甚至,是否能成为偶像?


被讽为投名状,
却也因为这首歌,
连导师Amber都好奇到底哪个刘彰才是自己。

刘彰的戏剧性是天生,此前的张颜齐虽然也是rapper,但身上并不具备如此巨大的矛盾。节目组抓住(或称使用)了他身上的冲突感,而刘彰本人也接住了这个议题,用自己的作品和节目里展示出的性情,在冲突感之上甚至加了一层追梦少年滤镜,最后还真的敢想敢干,给出一个热血冒险的ENDING。

与AK刘彰交相辉映的,是节目第四期,可以在选秀史上封神的「主题曲二创」。

这让人不得不感慨,创4从头到尾,都洋溢着一股,绝妙剧本捡到了世界上最适合演绎的演员的恰到好处。乍一看像撞了大运,但仔细品一品,又不全是运气。

从节目第三期主题曲选拔开始,关于歌难听,舞难看的讨论甚嚣尘上。节目组自己都不避讳(看,又是不避讳)地放出AK评论,歌词「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闯」全是空话,舞蹈又难又贱,看着像来打我呀,打不到吧。

没想到节目组第四期直接祭出二创,而让人几乎感动洒泪的银河旅行团组,全曲高潮又回到了那句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闯。


这句一出,
腾讯真的赚大发了。

话又说回来,自我解构和吐槽,其实说白了是惯用技能,like 吴亦凡唱《大碗宽面》。

之前看到一个关于创编剧的采访。因为二创的不确定性,节目组实际上已经准备了3小时的节目素材。没想到选手迸发的色彩太过绚丽,二创发挥出超越剧本和设计的精彩。3小时的素材没能用上。这也能说明,节目组可能做了80分的剧本准备,但撞上大运,找到90个匪夷所思的男孩,把节目演绎到120分。

几乎每一组选手的二创,都是一种打碎重来,为空洞歌曲添加自我色彩的过程。连唯一没参加二创的利路修老师,都因为不上选修课,丰富了节目的内涵。

且不说改编,在一个偶像选拔节目找到两个会舞龙舞狮的男孩子就简直离谱。而赖耀翔和佐藤永翔,都因为一头狮子,开启自己的故事线。虽然短暂和有限,但爆发力惊人。

赖耀翔的故事线更与伯远的故事线互为映射,牵出努力究竟会不会辜负人的沉重思考。

除了这些大块的故事结构,这个节目在小处也同样的不避讳,可以说放弃了偶像工业的「完美造星」。比如在选秀节目的采访上,选手说自己进营以后最大的改变是没有手机拉屎变快。比如假发片、增高垫、热玛吉,直男学化妆……

这种不避讳,产生的效果是:观众发现,那些以偶像为目标进发的男孩子,私下里很可能和我们一样是「照骗」,需要精修甚至回炉重造,但舞台上的光芒并不因此被否定。这让发光物显得更加真实与稳定。

可能节目组只是为了「节目效果」,未必有那么深远的考量,但至少在试图突破原有偶像体系的桎梏上,创4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