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俏
来源:凤凰财经
编者按:近日,“一行三会”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如何才能真正吸引金融资本脱虚向实?人们一直警惕的资本脱实向虚的根本原因何在?凤凰财经专访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
问:这两年人们都在警惕经济的脱实向虚。现在脱实向虚到了什么程度?
刘俏:常见的一个指标是金融对GDP的贡献,这个指标中国到去年第一季度达到9.5%。这个数字高不高?西方金融体系比较发达,像华尔街、纽约金融中心。美国金融占GDP的比例过去130年在4—6%之间,我们现在到9.5的水平,这个水平很高。
按城市来分的话,北京、上海已经超过伦敦、纽约的水平。按照金融的重要性对GDP的贡献来讲,包括纽约、伦敦、香港,香港大概14%,北京2015年的数据是17%。未来雄安的话可能会超过这个数字。大家讲雄安新区开发金融要先行,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我们研究过中国31个省金融对GDP的贡献。正常情况下,加杠杆注入资金发展金融,应该是正相关的关系,在中国是负相关的关系。金融发展本身跟实体经济投资的形成之间,已经没有显著意义上的关系了。这是事实。
问:银监会近日密集发文,两周之内发了7个监管文件,剑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同业“空转”。市场上很多人反思认为,套利、空转都是因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可以以极低成本融入充裕流动性所致。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刘俏:换个角度问,央行有选择吗?要保证房价稳定,某个局部出现大的流动性短缺像去年底的债市,央行有选择吗?不增加流动性怎么保证经济的安全。央行也得讲政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宏观政策体系,我们讲的话语体系,我们比较强调稳增长,我们对货币经济有痴迷。这跟历史上的认知有关联。
换句话讲,未来的经济导向应该从GDP转向失业率、就业率等跟民众获得感关系密切的指标。至少把话语体系和方向改变了。我们习惯靠投资拉动,比较侧重国有板块。实体经济提供的投资收益率不高,而资本是逐利的,通过杠杆的方式短期之内可以获得2倍或者是3倍的收益,干嘛做股东来承担风险呢?业界现在的一种心态,做金融好像很赚钱。中国最具有创新思想的企业家都形成这样的一种观念。这是比较可怕的事情。
问:央行最近也在说准备退出货币宽松政策。
刘俏:另外,想简单强调一下,还有一个原因在什么地方?宏观政策本身有一个很尴尬的地方,一方面讲要稳增长,另外一方面又强调要控风险。这两个东西在中国现有的微观基础上是很矛盾的。
稳增长靠的是投资,金融机构产生信贷,找新的项目,可以把增长稳住。这样的投资是没有效率的。没有效率只有靠更大量的信贷去增加GDP净增量。长此以往,金融产生的货币数量会增加,产生天量的货币供给,然后在金融里面转来转去,再以加杠杆的方式获取比较高的回报,也就助长了脱实向虚。说的更直白一点,货币供给增加背后的推动力还是在于稳增长的理念。
所以,最重要的是因为中国的增长模式从过去到现在还没有变过,还是靠信贷来拉动投资,投资占的比重非常大。我们算过2016年年底中国A股市场市值前十的企业,有7家金融机构,2家能源企业,另外一家是茅台。茅台我个人解读也是属于金融生产要素的企业。这是典型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特点。
最根本还是生产模式转型的问题,这需要长期的努力。
问:除了金融业内资金空转,人们说脱实向虚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值得的是房地产业的一枝独秀,房地产业挤出了其他实业。但人们对房地产趋之如骛,这只能说明房子供不应求,迫切需要发展。这是不是说明不是不要发展房地产,而是房地产价格过高影响了其他行业发展?
刘俏:房地产价格怎么变高的?这是根源问题了。习主席讲“房子是用来住的”,现在房子变成金融工具了。这和我们的增长模式本身,和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金融体系本身有关。为了保增长、稳增长得靠投资,往哪儿投?去年是基建、房地产,保证了2016年GDP增速达到6.7%。现在不知道投什么,继续投基建、房地产,产生溢出效应,从一二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走。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出来了,GDP增速6.9%。
形成习惯以后,不断投,而地方政府甚至愿意看到房价的高企,这是恶性循环。为了维系过高的房价,不断注入资金往里投。中国的M2跟房地产指数关系最密切,中国的货币供给跟房价是绑在一起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被房地产经济绑架了。
问:有什么措施来破解?
刘俏:三点。宏观政策方面,话语体系敢不敢改。稳增长对GDP的情结到底要多久?每届政府讲GDP,讲经济转型,我们有没有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来梳理它?有没有可能改变真正的话语体系?这可能是很重要的一点。
企业家对金融要有理性的看法。毕竟北大光华是商学院,我们也希望通过教育真正去改变管理者,甚至包括一些创业者相对比较浮躁的心态。做实业可能是比较苦,比较累的,但真正的能支撑这个国家微观基础的还是实业。
企业家包括媒体经常炒作一些少年创业英雄,能不能冷静一下?哪有这么多英雄?都是熬出来的。做一件事情,没有10年之功很难做好这件事情。一个伟大的企业是艰难熬出来的。大家说马云是外星人,阿里巴巴其实已经是20年了,现在看阿里巴巴里面也还是有很多问题的。这是我们教育界应该引导的事情。
同时在企业层面的微观基础上要踏踏实实把企业做好。
亲爱的读者:推荐同时关注我们的备用微信号“经济学人”,ID:zhongguojingjixueren。(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关注)
扫码关注▼
另外欢迎大家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阅读连接。有意进群者请添加经济学人小助手为好友,再受邀入群。
小助手3▼
* 每晚十点,群内会额外推送2-3篇好文,群友专享~
感谢阅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如觉侵权,请于后台留言,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ID:economistchina
热文推荐:(关注公众号后回复数字)
回复90☞ 刘鹤公开露面主持的这个会议信息量太大了
回复91☞ 人口数据告诉你为什么东北衰弱而广东崛起
回复92☞ 赵晓:中国经济的真相及出路
回复93☞ 邱晓华:中国经济的今天和明天
回复94☞ 中国未来六大悬念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