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瓯江潮
瓯江潮取名于温州的母亲河——瓯江。取瓯江汹涌奔腾之势以共聚实力,取瓯江静谧舒缓之美以共享乡情。瓯江潮微信平台首先是结合瓯江潮qq群系列、瓯江潮网站为在杭温州老乡提供联络平台,进而提炼、传播温州、温州人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93交通之声  ·  刚刚确认:今晚不涨了!或将迎来大降 ·  昨天  
FM93交通之声  ·  刚刚贾玲发文:恭喜! ·  2 天前  
杭州交通918  ·  狂飙!暴涨!涨疯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瓯江潮

厉害了!这个北大教授是温州人,从这个山村走出来…

瓯江潮  · 公众号  · 浙江  · 2018-02-06 15:07

正文


他一直珍藏着一张照片。2009年,章永乐带着他在美国念书时的导师之一、英国历史学家佩里·安德森去了他的老家——仙溪南閤古村。

走在牌坊一条街上时,章永乐碰上了他在村里念小学时的班主任章冬英老师,20多年学校教育两端的老师能碰到一起,让他激动万分。于是,师徒三人就在牌坊下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回忆。


“一位老师扎根乡土社会,一位老师反思全球秩序,他们都是我的榜样。”章永乐说。 他现在的身份,是一位北京大学的教师。


【人物名片】

章永乐,温州乐清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治学博士,兼任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全球中国研究中心国际研究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等,曾为德国柏林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2014-2015年)。

著有《旧邦新造:1911-1917》等,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不久前,他的专著《万国竞争:康有为与维也纳体系的衰变》出版,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一个关于北大的“轮回”


从小学到高中,章永乐的成绩一直稳居前列。初中升学考试,考了全市第一; 高考,考了温州市文科第一,随后进入北大法学院学习。 不过,在章永乐看来,这些成绩在英才云集的北大根本不值一提。他就读的北大法学院本科1998级有8位来自各省的高考状元,而且个个见多识广,多才多艺。 相比之下,章永乐是山村里出来的孩子,连说普通话都带着口音,站在一堆同龄人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但这并没阻止章永乐人生发展的轨迹,没过多久,他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在大一的法理学课上,朱苏力教授推荐他们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章永乐读了几篇,咕哝了一句:“这讲的不就是我们村么?”


80年代的南閣还是个很传统的村庄,在宗族里比章永乐辈分低一辈的老人,还会叫他“叔”。《乡土中国》把他小时候的那些生活经验解释得妥妥帖帖,这让他发现了学术理论巨大的魅力,朱苏力老师的法理学课程,章永乐得了最高分。大一下学期,他就决定不折腾别的了, 以后就做个学者,而且要像费孝通和朱苏力一样,出国去开阔眼界。


既然决定不在国内读研,对于课程成绩,章永乐就没有那么在乎了。自己不太喜欢的课程就少用力,集中精力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并且开始做学术研究。大学四年,他考试成绩只能算是中游,但做出的学术成绩却是有目共睹。他不仅在学院与学校的学术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奖,而且在若干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大三的时候,章永乐很大胆地把自己的论文寄给美国杜克大学政治学系的史天健教授,史教授读后很感兴趣,于是邀请他加入他领导的一个中国研究课题组。


2002年,章永乐从北大本科毕业,2008年回到北大任教。


大洋彼岸的漫游者


2002年底,章永乐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他最初申请的是比较政治学,但到了学校之后快转向西方古典政治思想史(希腊与罗马部分)。


五年半时间过去,章永乐最终拿到了政治学博士学位。通向博士学位之路相当艰辛,这其中的酸楚只有他自己能体会。


2006年,摄于卡洛·金斯伯格洛杉矶寓所


幸运的是,他在UCLA碰到了很好的老师。在那里,他一度担任著名历史学家佩里·安德森(PerryAnderson)教授的研究助理。安德森教授会给他的论文写非常详细的批注,引导他思考民族主义、国家与革命等宏大的主题。微观史代表人物、来自意大利的卡洛·金斯伯格(CarloGinzburg)教授帮他敲定了博士论文主题,并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