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加坡眼
眼观新加坡国事家事大小事,一眼千年,一眼万里|网站:www.yan.sg |微博:新加坡眼 |Facebook:新加坡眼 Singapore Eye |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新加坡眼

限时免费!19位全球艺术家的作品登陆新加坡

新加坡眼  · 公众号  · 新加坡  · 2024-09-17 18:45

正文



▲ 新加坡眼,点击卡片关注,加星标,以防失联


近日,新加坡艺术博物馆(SAM)推出了最新艺术展览——《日常实践》。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时代的19位艺术家所带来的艺术作品,向新加坡敞开一道艺术的时光之门。


图片来源:新加坡美术博物馆官网


这些艺术作品,主要通过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件,展现出在不同时代洪流不断冲击下,所表现出的那份坚韧感和忍耐力。


新加坡眼,非常荣幸地被邀请到现场,实际感受这场主题为“面对生活的挑战,我们如何继续前进?”的思想冲击。



现场感受


亲临现场最大的不同,是可以直接与作家接触。直接从他口中或是肢体语言中,体会到他们在那被时间洪流冲击以及艺术创作当下,那最煎熬的狼狗时光,最切切实实的感受。



艺术家艾玛泰·苏瓦坦纳修(Imhathai Suwatthanasilp)向我们展示了他的艺术作品《花田》:日常重复



在一道明亮的白光之中,漂浮着成千上万朵错综复杂的花朵。像我们来到一个宽阔的田野之中,享受着乌托邦似的休闲与风光。


(艺术家Imhathai Suwatthanasilp——《花田》 )图片来源:新加坡艺术博物馆官网


其实,这些花朵是精心手工编织的头发。是来自一些癌症患者、幸存者、或是慈善机构“为希望而发”的捐赠者。


艾玛泰希望透过他的手工,传达那黑暗中的一道亮光。是人类精神的韧性,更是对未来怀抱希望的重要讯息。


《日常实践》的灵感来源

谢德庆的行为艺术


从展览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灵感,源自于台湾著名行为艺术家谢德庆。他的经典作品《一年表演1978-1979》在会展中也有展出。



这个作品是谢德庆在1978年,他将自己禁锢在纽约公寓,一个像上图中所展示的小牢房中。他这一年中几乎与世隔绝,不与人交流,不从事任何阅读或娱乐活动。每一天用“划记”的方式,标记着日月和时光的流逝。



一年的时间,重复的过程与时间的流逝,渐渐成为他创作的媒介和主题。作品背后所引发深思的深思,是作品背后的人,是艺术家与时间的不断磨合所构成的。

因此,《日常实践》中的每一幅艺术作品,乍看之下是一个平时所见的平凡物。其背后的意义,以后透过亲临美术馆亲自与作品实际接触,以及在艺术家的引导下,那背后的一道光,才可能让你眼前一亮。

艺术作品及其的意义


艺术家谷口玛丽亚(Maria Taniguchi)的《无题》:日常生活的重复性



这是绘画还是雕塑?



谷口的《无题》,是用铅笔仔细地描绘,再用黑色丙烯涂抹上色。勾勒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砖块,象征着我们每日所见的平凡物件与环境。

每一个线条、每一个砖块、每一个日常的重复。是重复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在时间渐进中重复劳作的辛苦。

艺术家丁林(Htein Lin)的《Soap Blocked》:雕刻中的政治反思



缅甸艺术家丁林以日常物品——肥皂,排列成一副缅甸地图。


细看之下,每一个肥皂都刻有展示了政治压迫的小图案。这些微小的雕刻和细致的设计中,承载着艺术家对缅甸历史以及个人经历的一种反思。


回顾历史,缅甸长期被军事政权的管制,很多的限制与无奈,或许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但是,透过《无题》与丁林的展示,这种集体的无力感似乎存在某种渗透力。深刻的穿透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里。


艺术家卡维塔· 瓦塔纳杰扬库尔(Kawita Vatanajyankur)的《扫帚》:对女性无形的压迫


(过后会改成视频)


美术馆一共有卡维塔的艺术视频,分别为:《扫帚》、《篮子》、《湿抹布》和《长袍》。以上的《扫帚》视频中,可见艺术家将自己的身体扭曲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件。


从她倒挂并摇晃的身体、荒诞的面部表情,与甜美缤纷的背景色彩,形成强烈的鲜明对比。这种视觉的冲击,呈现了卡维塔的暴力美学。


这种极具戏剧性的幽默感,不禁让人深思,那看似女性每一天需要完成的日常任务。是否是社会所赋予的一种隐形的压力?一种社会暴力。


艺术家杰罗姆·库甘(Jerome Kugan)的《内在的自我》系列:来自艾滋病患者的呐喊



杰罗姆在他的艺术作品中,通过水彩与铅笔结合,创作了一系列模糊的双性人物,打破了传统的性别定义,并以背景为鲜艳的红色,象征失落与困惑。


作为阳性患者的艺术家,他选择使用过的药物包装纸作为创作材料,既回应了他个人的经历,也批判了社会的偏见。这些曾承载着治愈希望的包装纸,如今已经成为了他表达内心挣扎的载体。


他的作品灵感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甘尼美德、阿特拉斯、伊卡洛斯和阿波罗,这些悲剧人物映射了艺术家内心以及他面对病魔的折磨,与社会压迫的挣扎与讽刺。


在这次的参观中,我们都深刻体会了每一个艺术家对于艺术作品的寄托。我们无法在这里一一向大家展现,但是我们可以说的是美术馆中的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精湛的表现方式,试图表现一种生活方式,以及对个人经历的一种记录,也是对人类本质的深入思考。


会场平面图


图片来源:新加坡美术博物馆官网




详情请参考以下展览信息:



时间:2024年8月30日 - 2025年7月20日(12月3日前免费)

展览地点:新加坡艺术博物馆,丹戎巴葛Distripark,3层4号展厅

官方网站:www.singaporeartmuseum.sg


(《新加坡眼》祝各位中秋快乐!图源:阿果)



TH丨编辑

KT丨编审

新加坡美术馆丨来源

新加坡美术馆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阅读


精彩视频

新加坡眼旗下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查看更丰富的内容!


直播预告

直播等你来看,点击下方预约起来!


想第一时间了解新加坡的热点/突发新闻,可关注新加坡眼旗下“看南洋”微信公众号,同步下载新加坡眼APP,不失联。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
新加坡眼官网搜索更多关于新加坡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