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螺旋
解螺旋——医生科研最好的帮手。无论你是科研零基础,抑或初窥门径,你都可以在解螺旋获得极大的提升,从而面对基金、论文、实验游刃有余。解螺旋课堂是所有热爱科研技能学习的医生聚集地,解螺旋会员是医生科研全方位的贴心助手,加入我们,体验改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CDIDC ... ·  2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肺炎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3 天前  
CIRS医械合规动态  ·  【会议通知】医美类医用敷料产品注册与临床试验 ... ·  6 天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LINC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螺旋

轻松用AI提升文章插图的艺术气质

解螺旋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4-04 18:04

正文

Discussion写作模板 | SCI作图 | qPCR曲线 | 自噬相关mTOR信号 | ELISA实验

作者:麦子(转载请注: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此AI并非Artificial Intelligence,而是作图软件Adobe Illustrator,有人为了避免歧义会缩写为IL。


大家可能已有耳闻,这是设计行业的常用软件,其作图之专业和绚丽,令我等忙于实验的俗人难以望其项背。但为什么今天非讲它不可,还要从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说起,我无所事事刷知乎时看到:



看完我内心也是崩溃的……虽然我也没用过PPT作图,但的确身边有多少人习惯用PPT啊!它的ScienceSlides插件里,素材这么丰富,作图这么轻松易上手,很low吗?


不过被嘲笑事小,辛苦写的文章,因为插图不被接收则事大!这位兄台说的是真的吗?PPT作图真的会被拒吗?我查了几家期刊的投稿须知,原来还真的有,比如大佬Science:



不仅不收PPT,任何无法被PS、Macromedia Freehand、AI读取的文件,都不接收。


还有Nature Biotechnology,列了一堆软件的黑名单,也包括PPT,还有Science能收的Freehand它也不收;然后也特别点名喜欢PS和AI:



你若想,咱反正一时半会也发不了这么高分的,那么Nature Communication还是可以争取的吧,它倒是能收PPT,但更喜欢AI:



这的确反映一种趋势:生物医学界期刊,似乎都要提升插图的品味了,像Nat Commun那样的只不过善良地让你过个渡罢了。再说,作了好图,原来只能投5分杂志的文章,说不定就能投8~10分了呢。


另外,咱们惯用的ScienceSlides插件虽然素材丰富,但有个不便之处,就是网络上流传的破解版是2005的,跟版本较高的PPT已经不兼容了,还得装回2003版的PPT才能用。ScienceSlides的官方正版已更新至2016,但破解大队还没跟上。


上面各家期刊提到的PS,我们以前探讨过一些简单的用法,复习请进: 《简单3步做出CNS级信号通路图》 。它的作图思路,尤其是“图层”的管理思想,跟AI是一脉相承的(毕竟是同一窝里生出来的),可以在作图和修改过程中省很多事。


之所以要求用AI,是因为AI作出来的是矢量图,可以无限放大不失真。而且我们生物医学本来就不需要像美术设计搞那么复杂,几个基本操作就能解决华丽的信号通路图:



我们就来临摩这幅吧,来自Cell Metab. 2015 Apr 7;21(4):517-26.。


路径:AI图形的基本元素


AI除了跟PS一样讲究图层,另有一个很好玩的东西叫“路径”,这是AI中各种操作的基本元素。最基础的理解,就是“路径=图形”,比如示例图中一个个游离胆固醇分子,在AI中是这样的:



用左边工具栏中的椭圆工具,按住shift键拖出一个正圆,就会得到一个带有圆心和锚点的圆框,这就是路径。上边的填充和描边可以给路径着色,现在就是用玫红色填充,无边框。


很简单吧~但你可能想不到,细胞膜磷脂分子层的弧形走向,也是一条路径。毫无预兆毫无防备,才刚刚入门的你,现在就要进阶了~


路径的高级玩法


先观察示例图,那个细胞膜其实有3个分子层,一个内层,两个外层,但两个外层是一样的,可以复制粘贴。所以按图层的思想似乎要建2个图层。但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层,就是细胞质。因为细胞质要填颜色,所以需要一个封闭空间来限定填色范围。于是我先们建立3个图层:



然后用弧形工具,按示例图的样子画一道弧形路径;用选择工具选中路径,旋转、缩放、拖动到合适的位置;再复制,在每个图层都贴上,排成平行关系:



操作时有一些小Tips:每个工具栏右下有小三角的,都可长按弹出其他选项;弧形工具画图时按住shift可得到正圆的1/4弧,否则是椭圆的1/4弧;路径两端都要超出画布,如上图中橙色方框所示,别问为啥,是经验;Alt+鼠标滚轮,可全图缩放。


高能重点来了! 另建一个图层,命名为“画笔”,用圆形工具和钢笔工具画个磷脂分子:



亲水基用圆形并填充,虽然示例图上是渐变色的,但此时只能用纯色,什么色倒无所。疏水基就用钢笔画出路径后描边,粗细可调,看着舒服就好。或者用画笔工具也行,钢笔可以精确定位,画笔比较随性。


然后把整个分子的各个基团都选中,Ctrl+G进行编组,然后在右边画笔选项卡中新建画笔,选散点画笔:



再选中细胞膜内层那条弧线,单击刚才设好的磷脂分子画笔,就得到了一整条弧线的磷脂分子~然后双击画笔调整细节:



接下来做渐变。选中那层磷脂分子膜,在菜单栏上点“对象→扩展外观”,然后右键取消编组,取消两次(因为刚才做画笔时编组一次,后来铺满整条路径相当于又编了一次)。然后按住Shift键,点选各个亲水基团,在右边外观卡上设好渐变色:



用同样的办法做好外层分子,在画笔细节调整那里把分子方向倒转过来就好。


然后把整个图层复制,叠放在其它分子层的后边,三层分子就做好了,再调整距离就OK。


Tip:整个图层同时移动的办法,是在图层卡上点选右边的小圈,可选中该层所有对象,然后就可以用方向键移动:



好了,你一定可以想到用同样的办法画一条长长的DNA。但你可能想不到,那些随机分布的游离小分子并不需要疯狂复制粘贴,而是先把一个分子设成散点画笔,把画笔的间距调大一点,然后用画笔工具随手画画就可以了。



最后把你的个性画笔保存成一个画笔库,以后画别的图,还可以在用户定义菜单里调用,就不必每次都新建画笔了:



图形的剪切


细胞质的作法就涉及到图形的剪切,这个操作也很常用。


咱们最开始建了个细胞质的图层,上边那条弧还在吧,现在先把细胞膜隐藏(点图层卡左边的眼睛),再在细胞质图层上画个方框,包含住那条弧,但要跟两边有交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