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兵哥事务所
海军退役,家庭财富管理专家,保险经纪资深合伙人。股票进攻,指数基金平衡,保险防守,著有《理性的投资者》、《指数基金投资进阶之道》等书,欢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HMM将收购这家航运企业!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这家货代巨头,与大货主成立合资公司 ·  2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循序渐进建立医保支付标准制度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兵哥事务所

大学上下铺四年,社保却让我们注定无法成为好闺蜜

兵哥事务所  · 公众号  ·  · 2024-06-15 22:42

正文

以爱之名,聚焦保险


大学我们是上下铺,约定毕业一起来上海打拼,因为我在大学最后一年毕业前就找好了工作,而她是毕业后来到了这里,刚好赶上了就业低潮期,辗转大半个月找不到工作,最后决定考公,过程虽然崎岖,好在最后成功上岸。


时间一晃,我们已经毕业十年了,各自成家生娃,忙工作忙家庭,相聚虽然少了,但毕竟在这个大城市同学情还是很珍贵的。


就在上周我们微信闲聊的时候,我手机像平常一样弹来公积金的入账消息,我随手截图发给她吐槽了起来,从公积金吐槽到养老金,这不吐槽不知道,一吐槽吓一跳!



这是她的个人养老金,交了116个月,共计11万,再看看我的:



我自己的工作因为够灵活,这里待得不爽了就换换,或者家里有事情了,私企不好请长假,不给请长假那就辞了呗,


以前刚毕业年轻,也不看重五险一金,断了就断了嘛,总归一个月那点钱,根本没当回事,现在一看,比人家少交了两年多,


同时人家的养老金平均每月是我的两倍多,而且听她说还有一个什么补充养老,这种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之前觉得我工资比她高个三分之一,总归我作为打工人要累很多,现在知道人家的工资加上公积金,跟我差不多,养老金更是遥不可及。


其实我也不是说跟自己好姐妹比较什么,我只是想到我们约好的退休后要一起去旅游,一起去培养兴趣爱好,一起去嗨,而以我现在的退休金,到那个时候,估计每天还要拉着推车找找便宜的菜叶子。


我和老公都是打工人,未来几十年家庭生活支出、孩子教育深不见底的投入,以我们现在的财务方式,存银行攒现金来养老,我自己都没信心,能存下多少?存多少够?这是一个无法量化的毫不确定的事情。


二十年后,我们还能是好闺蜜吗?我们还能旗鼓相当的一起去消费吗?


这是客户转介绍过来一个35岁的姐妹,约我喝咖啡,聊完之后,我理了一下来龙去脉,就是大家上面看到的陈述。


有些人可能看完觉得她想的太多了,我反而觉得不是想的太多,而是有想法的一个人,她的顾虑毫无疑问是对的,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她的需求很明确,就是补充养老,给自己一个有“编制”的退休金,让自己不至于被舍友越抛越远。


根据她的 年龄、当下的经济状况,以及对未来职业收入的预期, 我建议 拉长缴费期 ,这样每年只需拿出很小占比的收入,不会影响家庭的现金流,不会影响生活质量,没啥压力。我给她推荐了两款产品,一款是固定型收益的养老年金: 签合同的时候每个时间点上的每个数字都确定好了,比“编制”还编制,

客户35岁,选择10年缴费期,每年3万,60岁开始领取,每年32100元(月领2728.5元),终身领取,终身有现金价值。


按照当下的江浙沪人均寿命86岁算,60岁开始领取,到86岁累计领取了86.67万元,此时,还有14.52万元的现金价值,总计101.19万元,翻了3倍多。


据相关部门预期8090后平均寿命到90岁,60岁开始领取,到90岁累计领取了102.72万元 ,还有9万元的现金价值,共计111.72万元。


如果寿命长到100岁,累计领取加现价134.82万元,IRR=4.04%,年化单利8.7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