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菲林考研
电影考研辅导 | 中传、北师大、北电、资料馆、艺研院、北大、上大、厦大、武大、重大、暨大等全国范围内高校的学硕戏剧与影视学/专硕MFA电影
51好读  ›  专栏  ›  菲林考研

真题解析|合拍片和进口分账大片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影响(24 上海戏剧学院)

菲林考研  · 公众号  ·  · 2024-09-25 22:00

正文

菲林考研 不止电影

FILMS AND BEYOND

南风漫过山野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本栏目致力于提供各高校热门考点与真题解析,为备考戏影专业的学子们提供宝贵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我们不仅深入分析历年真题,帮助大家了解当前戏影考研的命题趋势,同时也分享高分考生的答题方法和策略,以便大家能够借鉴并应用于自己的备考过程中,有效提高答题水平,最终成功考入理想的学校!



上海戏剧学院  2024
合拍片和进口分账大片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影响。


解题思路
Analyze ideas

题目难度:
这是一道比较难的题目。它的难点在于所属的板块是比较细节的电影产业的板块,并不在我们主要的背诵范围之内。并且,这块内容出现的地方也属于是比较犄角旮旯的板块,很少有同学会认真地复习到。

题目来源:
这道题目具体的出处是万传法教授的《当代中国电影的工业与美学》,具体的章节是第二章——“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电影”——的第三节——“合拍片与进口分账大片对此时期中国电影的影响”。


出题思路推断:

上戏之所以出这道题,可能跟2022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20周年,并且, 614的参考书籍有这么正好一本有关于产业的书有关。


答题思路:

很少有同学能够照本宣科的把参考书中的答案写上来,因此在这里分享一个比较通用的【创作观念-美学特征-产业升级】的线性思路。当然,如果同学对其中一个板块尤其了解的话,也可以围绕你所喜欢的板块展开。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写这道题之前,必须还是得有相关的片例作为支撑。


分值与字数:
这道题是24年614的论述题,分数是35分。在考场上答题时,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分数是x分,答题时间就是x+5分钟这样的计算方式。因此,加上思考的时间,这道论述题我们大概需要在40分钟左右完成。在字数方面,这道35分的题大概需要写1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Refer to Answer



2022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20年。自2002年中国电影市场化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 合拍片和进口分账大片是中国电影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着外国资本的介入。二者在创作观念、美学特征还是在放映机制方面,都对中国本土的电影创作产生了影响。



在合拍片和进口分账大片引入之前,国内影片发展较为“滞缓”,种类比较单一,创作方式也较为保守。 合拍片和进口分账大片的引入,无疑是一种“鲇鱼效应”。 它们激发了国内电影创作的活力,提高了国片的竞争力。其中最明显的是,影片并不再以“文以载道”为唯一的导向,而是更需要考虑观众是否买单。因此,为了迎合大多数观众的偏好,国内的影片的娱乐化趋势更加明显。


例如,在 《少林寺》 这部合拍片和 《亡命天涯》 这部进口分帐大片在国内的电影市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票房成绩之后,内地电影在次年便创作出了 《秦颂》和《兰陵王》 这样,剧情主线更加通俗易懂、视觉张力更为饱满的影片。


《少林寺》

合拍片和进口分账大片的引入,使中国电影创作的美学特征更为多元化。 一方面,在影片类型方面,国内电影创作受国外影片类型的影响,影片种类更加明确、更具类型化特征。 例如,冯小刚的 《甲方乙方》 带有着浓厚的喜剧色彩。影片中突然的急转弯处理令观众不禁联想到周星驰主演的 《唐伯虎点秋香》 里,生动的“急转弯式”处理手法。


另一方面,令人震撼的视觉奇观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戏,都是电影市场化的典型特征。 受合拍片和进口分账大片影响,国内电影也呈现出了同样的倾向。例如,在国外西部片的激活之下,内地电影迅速走上创作的坦途,创作出了 《黄河大峡》和《双旗镇刀客》 等独具内地风格的武打片。


《唐伯虎点秋香》


与电视剧的准点播放和纪录片的栏目化一样,电影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也更为重视观众的感受。 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便是分账发行和档期观念。 譬如自 《亡命天涯》 采用分账发行 方式大获成功之后,在 《红粉》和《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些影片的发行策略上,中国电影人也纷纷采取了分账发行的方式。


再如, “贺岁片”概念是档期观念出现的具象化体现之一。 它正是在这一时期登上电影产业之舞台的。自从成龙的 《红番区》 冲击“ 贺岁档期”获得票房狂欢之后,内地影人自觉加以模仿、开发和利用,最终诞生了 冯小刚的“贺岁片” 。值得一提的是,从“贺岁片”这一概念绵延至今来看,也足以见其影响之深远。

《非诚勿扰》

综上所述,合拍片和进口分账大片犹如一条“鲶鱼”,内地电影打上了一针“兴奋剂 ”。 然而,这样的局面也不免使得部分艺术影片成为了生产东方奇观和民俗神话的产品,使得中国电影成为了文化意义上的相对于西方主流话语而言的“他者”。 总的看来,合拍片和进口分账大片不论是给创作者、观众还是从业者,都带来了全新的空气。二者联同电视剧、演唱会和流行歌曲等共同掀起的泛文化大潮,对中国内地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参考文献:

《当代中国电影的工业与美学》



作者 | 乌苏
视觉 | 舟舟
编审 | 阿让、啵啵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