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哥和八姐
瞎说什么保险大实话,欠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17 小时前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17 小时前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  昨天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  昨天  
昆明警方发布  ·  “顶流”眼中的昆明公安 ·  2 天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常青松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保哥和八姐

个人所得税,可能要有大变化了

保哥和八姐  · 公众号  ·  · 2024-06-24 17:30

正文

最近,北京一网红咖啡店,服务员和顾客发生口角。

后面服务员直接把咖啡粉,泼在了顾客身上。

前因后果怎么说的都有,我也无从考证。

但我想说,咱就非得喝这一家吗?

反正我这舌头,是尝不出绝对各家咖啡的区别。

想喝咖啡,我去麦当劳。

前阵子,我在麦当劳问店员,兑换的甜筒优惠券在哪里?

店员不懈中带着点不耐烦的说“那我怎么知道呀?!”

说完她转身走了,还没等我发火。

她递给我一个甜筒,漫不经心地说的“只有一个甜筒是吧?给!”

一个免费的甜筒,让我开心了一晚上。


1、
说回这家网红咖啡店。

去年他们1295家门店,只有1225个员工缴纳了五险。

平均下来,一家门店就一个员工。

那些不享受社保的店员,可能是劳务用工,也可能是兼职。


站在数学的角度,上五险肯定是划算的。

同一份工资,在不同人眼里,金额完全不同。

举个例子:

在北京,名义工资月薪1万元,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和个税。

在打工人眼里,月薪1万=到手7千。

在老板们眼里,月薪1万=1.4万的人力成本。


于是,一些老板会提出一个很有诱惑力的薪酬方案:

你看,给你上社保,你到手就7千块;

我不给你上社保了,直接给你9千,还多2千块。

看起来,打工人占便宜了。

实际上,这可亏大了。

因为我们的工资,不仅是当下发到手的那些。

还有公积金账户、医保账户、以及延期收入-退休金

即便只算眼下看得见的公积金和医保账户,有社保也比没社保整体收入更高。

具体测算过程,可以看以前的这篇科普↓

八姐理财课:税后收入不是越高越好


前些年,善用这“妙招”的,都是企业和老板。

毕竟,能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

但这种情况,风险很大,一旦劳动仲裁,公司必输。

就算员工和公司签署了“自愿不缴纳社保协议”,基本也会判定无效。

这两年主动这么操作操作的公司,越来越少了。

反倒是越来越多的个人,愿意不交社保或者少交社保了。

怎么说呢,就挺可悲的。

我现在都要饿死了,哪还管得了30年后吃肉还是喝汤呢?

年轻人不愿交社保的根源,周小川说出来了


2、
眼看就六月底了,年度退税快要结束了。

理论上来讲,过了6月30日,就不能办税了。

实际上一直都可以,不仅去年的可以,过去三年的都可以。

怎么才能多退税,可以看之前这篇退税攻略,没什么新鲜的。

一年一度个税汇算清缴,三招帮你补税变退税


新鲜的是,这两天,个税APP悄悄更新了。

收入那里,增加了五项,如图:

新增的五项收入,我并没有找到具体解释。

但结合过往的新闻,可以猜个大概。

说说我的大致理解:

(1)经营所得

这部分我个人的大胆猜测,未来可能会和微信支付宝收款挂钩。

(2)利息、股息、红利

这部分主要集中在证券投资领域,税率是20%。

现在也是照常征收的,只不过没有合并到个税APP。

还有一个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事实:

银行存款也是要征收利息税的,税率也是20%。

这个60后肯定都有亲身体会,但最近十多年都是免征状态。

但免征不代表未来一直免。


所有存款里,有一个是不收利息税的,那就是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有点像零存整取,但需要以孩子的名义开立。

不过,自从其他储蓄免税后,教育储蓄也销声匿迹了。

现在大家更愿意用储蓄险,给孩子存教育金。

不仅没有税,在利率下行的当下,还能锁定更长期利率。


想给孩子存教育金,早做准备吧,可以考虑八姐同款:

戳这里,可以查看产品详情: 福满佳@中英人寿

5年缴费,7年就能回本,7年后可随时减保取出,取出的部分可以给孩子用作兴趣班,也可以给自己用作零花。

20年持有收益能达到复利2.77%,可以取出给孩子一笔钱,让孩子自己支配生活费,提早让孩子体会“钱”的痛苦。

持有30年,年化复利收益可以达到3.56%,换算成单利就是6.2%。

具体的可以查看产品评测: 这行情,大家早做准备吧


(3)财产租赁

看到这条,各位房东应该开始瑟瑟发抖了吧?

过去这五年,通过租户上传的“房租抵扣”。

各位房东的信息,已经被上面摸得一清二楚了。

现在,就看什么时候想动手了。

(4)财产转让

比如买房子产生的个税,就属于财产转让。

这部分也一直在收着,放在这里应该是为了统一维度。

更全面了解每一个人。

(5)偶然所得

比如中彩票。

但话说回来,要是真中了彩票,谁还在乎这20%的偶然所得税呀。


我个人觉得,新增的这些收入,大概率不会合并到现有收入中计税。

真要那样的话,就太没天理了。

但不排除,未来对房租、利息、微信支付宝收款征税的可能性。

设计相关的,早做准备吧。


相关阅读——八姐理财课
第1课:迈出理财第一步
第2课:收入可不只有税后工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17 小时前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17 小时前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昨天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昨天
昆明警方发布  ·  “顶流”眼中的昆明公安
2 天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常青松 龙希:DeepSeek“领跑”AI的伦理之问
2 天前
星座不求人  ·  双子座如何脱单?
8 年前
格上财富  ·  爱情与关系
7 年前
南方人物周刊  ·  台湾能自己造军舰为何还要买二手?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