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鼻君的怀古橱
上古游戏、动漫、影视、歌曲考据。汇集ACG相关资料,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分享个人心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眼号外  ·  “光子嫩肤第一股”败走北交所 ·  1小时前  
青眼号外  ·  “光子嫩肤第一股”败走北交所 ·  1小时前  
成都消防救援  ·  和衷共济!成都消防跨区域增援宜宾市筠连县山体 ... ·  2 小时前  
成都消防救援  ·  和衷共济!成都消防跨区域增援宜宾市筠连县山体 ... ·  2 小时前  
浙江城市之声  ·  松下电器将解散 ·  2 天前  
浙江城市之声  ·  松下电器将解散 ·  2 天前  
创业家  ·  猛赚190亿,河南大佬过了一个肥年 ·  2 天前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月球钛铁矿原位分选富集多物理场仿真与优化分析 ·  2 天前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月球钛铁矿原位分选富集多物理场仿真与优化分析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长鼻君的怀古橱

《唐老鸭俱乐部》,原来真的创造了传说

长鼻君的怀古橱  · 公众号  ·  · 2019-05-13 18:00

正文

本文为游研社视频《 当卡普空遇到迪士尼,就把唐老鸭带上了红白机 》原案,点击观看。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那年暑假的下午,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小神龙俱乐部”的开始,花上两个小时连看四部精彩的动画片。

“小神龙俱乐部”曾经播放过大量优秀的动画片。在庞大的片库里,《唐老鸭俱乐部》无疑是长鼻君最喜爱的动画之一。

吝啬的首富史高治叔叔,三个调皮捣蛋的侄子,还有自我击坠王阿彪等等,一个个鲜活有趣的角色,一段段惊险奇妙的冒险,组成了好看无比的《唐老鸭俱乐部》。

还有些人,则是在红白机上结识了《唐老鸭俱乐部》。用奇特的拐棍攻击和跳跃,竭尽所能搜刮关卡里的财宝,虽然有点难度,但却乐此不疲。

还有还有,那个洗脑的主题曲,让多少孩子相信——每一天都不停创造传说!

正如歌词所说,《唐老鸭俱乐部》在迪士尼漫长的动画历史中,还真创造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传说”。

俱乐部背后的鸭子家族

说到“唐老鸭”的动画片,年纪稍大的观众可能会想起那个整天喊着“啊偶”的水兵鸭子。当惦记着这只鸭子的观众看了几集《唐老鸭俱乐部》后,连呼上当受骗,主角怎么成了一毛不拔的苏格兰老头?

但随着剧情的展开,质疑的人们很快就进入到这只老鸭子的世界里,觉得比唐老鸭还要好看,舍不得离开电视机。

无论是唐老鸭,还是史高治,只要讲到迪士尼的鸭子,这一定会牵扯出卡通世界里最重要的两个鸭子家族,还有他们的创造者卡尔·巴克斯。

迪士尼著名的鸭子家族树

长久以来,一股耿劲的唐老鸭,与乐观开朗的米老鼠,组成了美国人和美国精神在卡通世界里的投影。

但是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唐老鸭都只是个纯粹卖傻的搞笑角色,直到卡尔·巴克斯出现,一下子将这个滑稽可笑的角色拉近到了人们的身边,变成触手可及的真实人物。

有趣的是,这个为迪士尼做出杰出贡献的漫画家,长久以来都只能顶用沃尔特·迪士尼的名字,创作《米老鼠》杂志的漫画。

巴克斯为唐老鸭设计了一个庞杂的身世背景,创造了父系的达克家族和母系的麦克达克两个鸭子家族,由此又衍生出一系列个性迥异的角色。

《唐老鸭俱乐部》的主角史高治叔叔——中文版配音好像是“撕裤露基”叔叔,是麦克达克家族的最后一位成员,他和唐老鸭的母亲是亲兄妹。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史高治不是唐老鸭的“叔叔”,而是“舅舅”。

而杜伊、休伊和露伊三只小鸭子则是唐老鸭的外甥,只不过他们的爸爸至今不知道是谁,妈妈也在生下孩子后人间蒸发,只能寄养在舅舅唐老鸭的家里,成了三个拖油瓶。

在中国人看来,动画片里三只小鸭子管史高治叫“叔叔”可真是差了辈儿,有点没大没小。掐指算来,他们得叫史高治一声“舅姥爷”。

撕裤露鸡舅姥爷……

巴克斯为唐老鸭设计的家族背景就是这么有趣。不仅如此,他还为原本单薄的迪士尼宇宙和鸭子家族,增添了许许多多特点鲜明的角色,让人过目不忘。

知道长鼻君对《唐老鸭俱乐部》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吗?那就是史高治在他的金库里,一头跳进金币池里,还吐出一串金币的场面。

这个镜头让幼小的长鼻君羡慕不已,期待有一天也能像史高治一样,淹死在金币池里,可是现在……

还有好事者特意计算了一下这个金币池的价值,约合现在的货币大概是三千一百二十亿美元,妥妥的世界首富。

虽然坐拥千亿财产,史高治却是个葛朗台式的人物,一毛不拔的铁公鸭。但是每每遇到关键时刻,吝啬的史高治又总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的决定,化险为夷。

四十年代,史高治第一次在《米老鼠》杂志登场的时候,巴克斯把他只当成登场一次的功能角色,但优缺点突出又本质善良的史高治,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为了回应读者热烈的反响,巴克斯一次又一次地将史高治请回唐老鸭的故事里,渐渐地,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头,反而挤走了唐老鸭的主角位置,成了鸭子家族故事的头牌。

人气超高,为史高治创作动画片的计划势在必行

没有钱搞不定的动画

1984年,迪士尼迎来了他们的新总裁,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即将启动。

新上任的CEO迈克尔·艾斯纳,做出了一个对迪士尼非常重要的决定——进军全球的电视动画市场。

此前,尤其是沃尔特·迪士尼在世的时间里,电影、漫画、游乐园才是迪士尼的业务重点。相比之下,成本低廉、品质较差、变现方式不稳定的电视动画,一直不为迪士尼重视。

但是时代变了,迪士尼只有改变,才能追上时代。

艾斯纳堪称沃尔特·迪士尼之后最成功的迪士尼CEO

进入到八十年代后,美国的电视动画片一下子迎来了爆发期。玩具商的大举进入,让制作动画片的公司终于找到了赚大钱的途径——直接把玩具广告拍成动画片得了。

在这一商业思路下,一批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喷涌而出——《宇宙的巨人希曼》、《变形金刚》、《忍者神龟》……无一不是玩具、动画两开花。

此时的迪士尼在动画电影的创作上进入了沉寂期,没了创始人的迪士尼江郎才尽的说法也开始出现。电视动画成了迪士尼突破自我的最后一条出路。

八十年代的迪士尼也是佳作不但,但影响力却不如以前

在艾斯纳的推动下,《开心世界》和《妙妙熊历险记》两部动画吹响了迪士尼进军电视荧幕的号角。尽管收视率和评价都不错,但艾斯纳对此并不满意。

令迪士尼不满意的理由也很容易理解,因为播放方式的不同,即便是电影巨头的迪士尼,也不得不对电视台低声下气。

电视台将迪士尼的动画片安排在周六早上播出,一旦收视率不好,电视台完全可以拦腰斩断,立刻停播。

高傲的迪士尼自然不愿意咽下这口闷气,于是他们启动了一个全新的计划,尝试采购联播式的“辛迪加”制度,目标是抢占全美少儿观众的黄金时段,也就是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四点到六点。

这部动画片就是《唐老鸭俱乐部》。

妙妙熊的成功并不能满足迪士尼的胃口

工作日下午联播的少儿动画,在质量上的要求可比周六早上的儿童动画要高出许多。自居行业领头羊的迪士尼,本身对作画质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远超行业平均标准。

此前以《摩登原始人》为首的美国电视动画人,创造了一套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牺牲画质换来高效的生产速度。对此迪士尼不屑一顾,他们决心以电影的标准来做电视动画。嘴以外不动、兼用卡横飞……这种套路迪士尼是看不上眼的。

严格要求的结果就是高风险和高投入。《唐老鸭俱乐部》已经成了美国电视动画史上从未有过的危险项目。

《摩登原始人》这套做法迪士尼是看不上的

当年美国很多电视动画的外包公司水准普遍不高,有点追求的公司都会去大洋彼岸的日本找代工,比如著名的《变形金刚》。

迪士尼找了不少来自亚洲的动画公司为其生产《唐老鸭俱乐部》,其中最主要的合作伙伴是生产了大量知名动画片的东京电影新社。

诞生了《咪咪流浪记》、《凡尔赛玫瑰》等名作的东京电影新社,生产品质自然是没有问题,只不过……正巧赶上日本经济泡沫最繁荣的时候,日元汇率蹭蹭地涨,外包成本节节升高,每天都以惊人的速度上涨。

彭师傅,存折密码不对啊

种种因素叠加之后,《唐老鸭俱乐部》还没播出,就快要成为美国历史上成本最高的电视动画片了。

但是,迪士尼最不缺的就是——钱!

高质量作画要钱?给!外包汇率上升要钱?给!

一切在外人看来无法解决的困难,在迪士尼可观的资金实力面前,什么都不是了。

洗脑歌曲与夺宝奇兵

1986年春,在洛杉矶的一间公寓里,年轻的音乐人马克·穆勒正为了《唐老鸭俱乐部》的主题曲透了脑筋,他恐怕从未见过要求如此奇怪的约稿了。

迪士尼给出的需求不同寻常,首先这首歌必须以“鸭子”作为主题。其次他们要求这首主题曲要有冒险和exciting的感觉,因为这也是动画片的主题。

最后也是最奇怪的要求,是《唐老鸭俱乐部》的主题曲,要像是一首能在电台里播放的流行歌曲,而不是幼稚的卡通片主题曲。

这是自带BGM的三个屁股

不像卡通片的卡通片,正是迪士尼对《唐老鸭俱乐部》的期待。

寻宝探险,是《唐老鸭俱乐部》最初定下的主题。说到寻宝,就想到夺宝奇兵,说到夺宝奇兵,就想到印第安纳琼斯。

如果仔细观察《唐老鸭俱乐部》的标题,总感觉似曾相识——这不就是《印第安纳琼斯》的标题吗?

就连动画里表现长距离旅行的手法,也和电影《印第安纳琼斯》一样,是夺宝奇兵式的地图虚线转移大法。

那是不是《唐老鸭俱乐部》无耻抄袭《印第安纳琼斯》了呢?如果真要计较起来,反而是《印第安纳琼斯》受了史高治叔叔的影响。

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和星球大战系列的创造者之一乔治·卢卡斯,年少时就是《米老鼠》杂志的忠实粉丝。他特别喜欢看唐老鸭和史高治出去探宝的篇目,对其作者巴克斯赞赏不已——

“巴克斯总有独特奇异的点子,他直接而充满深情的故事,充满了智慧、正直、决心,还有一些善意的贪心,无畏的魄力,对冒险的爱,以及幽默感。”

史高治漫画所带来的奇妙体验,日后在他编剧的《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电影中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

但迪士尼似乎并不想完全照搬巴克斯或者卢卡斯的点子,他们在动画版的《唐老鸭俱乐部》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

原本史高治相关的漫画故事,充满了对现实世界的嘲讽,但动画版却修正成了惩恶扬善、人畜无害的路线。就连史高治的几个对头,也被抹去了棱角,显得没那么可恶了。

比如史高治的死对头格罗姆哥德,在漫画里原本是个来自南非的混蛋富翁,十足的无赖,但动画里却只像个脾气不好的苏格兰糟老头。还有以索菲亚·罗兰为原型的女巫玛奇卡,邪恶程度远不及漫画里那样,甚至还没有《狡猾飞天德》里坏。

就连唐老鸭这个最重要的角色,也只是在动画片的第一集里客串登场了一下。这个穿着水手服的迪士尼二把手,以参军为由,匆匆把接盘的三个外甥转手给了自己的舅舅。此后《唐老鸭俱乐部》没有了唐老鸭。(英语原文是DuckTales,并没有唐老鸭)

对于唐老鸭的失踪,迪士尼的说法是基于公司的版权策略。对于米老鼠、唐老鸭这种一线IP,要减少曝光度,不能在略显廉价的电视机上过度使用,以确保品牌的价值。

但背后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迪士尼担心小朋友听不懂唐老鸭沙哑嗓音说出的话。长鼻君对此深表赞同,反正自从唐老鸭的中文配音换掉李扬之后,长鼻君就再也没听懂唐老鸭说的半句话。

见过自己和自己接吻的声优吗?

尽管有诸多修改,但动画片终究是做出来了。让我们把视线再转回洛杉矶的公寓,关心一下主题曲的创作进度。此时音乐人穆勒还在一遍又一遍地按下录音键,寻找关于鸭子的灵感。

穆勒之前的音乐生涯并不顺利,他为一些歌手写过歌,但都没有红起来。而迪士尼的要求又是如此苛刻,就连穆勒的经纪人也对顺利完成任务不抱希望。

不过这次缪斯女神似乎有意要眷顾这个年轻人,没花太长的时间,穆勒就找到了他期待的灵感。这灵光一闪是如此明亮,让他忍不住大声唱了起来——

生命是变幻无常,变幻无常。

跑车加上喷射机,遥远无际。

用一些生命,想创造历史传说!

这洗脑的音乐一出,别说音乐人了,很多观众也忍不住跟着三只小鸭子扭起了屁股。

找到灵感的穆勒兴奋无比,肆无忌惮地大声歌唱他的新作品。还好楼下住着的两位邻居姐妹,正巧都有听力障碍,完全没有受到穆勒乱吼乱叫的影响,她们也不知道一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就在她们头顶上诞生了。

穆勒只花了四十五分钟,就把《唐老鸭俱乐部》的主题曲谱写完成。迪士尼对他的工作成果非常满意,答应支付1250美元的稿酬——前提是这曲子真能用上。

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1987年9月18日,迪士尼第一部辛迪加制度下的电视动画《唐老鸭俱乐部》正式播出。在下午两个小时的节目里,这部动画片如迪士尼预期的那样一炮而红。

相比同期的电视动画,《唐老鸭俱乐部》的质量明显高出一截,让电视动画的同行们见识到了电影巨头降维打击的恐怖。此前《布雷斯塔警长》的文章里也曾有侧面描述。

动画的热播,连带让主题曲也广为流传。迪士尼对穆勒和演唱者杰夫的表现非常满意,又接连让他们创作和演出了《救难小福星》(松鼠大作战)和《狡猾飞天德》的主题曲。

右一为演唱者杰夫·普思托,后面站着的就是作曲者

《唐老鸭俱乐部》的出现和热播,彻底改变了美国电视动画的格局,原本被挤在角落里的电视动画片,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大洗牌。

制作了《希曼》、《希瑞》、《布雷斯塔警长》的老牌电视动画制作商飞美逊,受到致命打击,从创作理念到作画质量上都无法与迪士尼抗衡,两年后倒闭关门。

其他老牌电影公司看到了电视动画的市场潜力,纷纷跟进,押宝辛迪加制度。华纳、福克斯等集团都推出了自己的新动画片,《小乐通》(兔宝宝)、《蝙蝠侠动画版》这些高质量的电视动画,在随后几年里井喷而出。

不可不看的《蝙蝠侠动画版》,国配一样美味

迪士尼预料到了《唐老鸭俱乐部》会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这部动画牢牢地占据着动画片收视率的榜首,让第二名一点机会都没有。

原本迪士尼计划制作65集,每周放五集,四个月放完。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做了四季100集,外加一部剧场版。

迪士尼知道了电视动画原来也蕴藏巨大能量,改变了之前电影为绝对核心的策略,照着《唐老爷俱乐部》的思路,又接连推出了《救难小福星》、《狡猾飞天德》等电视动画片,逐渐形成了经典的电视栏目——《迪士尼午后》。这个节目在中国的姐妹版,就是后来的小神龙俱乐部。

《唐老鸭俱乐部》不仅对行业造成深远影响,还成为文化使者,打破了国家之间的界限。

1992年,解体后的苏联迎来了冷战后第一部美国动画片。《唐老鸭俱乐部》掀开了近半个世纪的铁幕,进入俄罗斯的国土。至今仍有不少俄罗斯人,能够哼出俄语版的《唐老鸭俱乐部》主题曲。

在中国,《唐老鸭俱乐部》也跟着小神龙俱乐部进入千千万万的中国家庭,成为童年的美好记忆之一。

IP改编游戏的典范

《唐老鸭俱乐部》在世界范围都取得了极大成功,各国小朋友都被不同语言的主题曲洗脑。而那时正好是红白机最火的年代,推出游戏版的《唐老鸭俱乐部》自然是迪士尼一定要做的事情。

然而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却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如果找到LJN或者雅达利这些臭名昭著的版权毁灭者,迪士尼的金字招牌恐怕就要被砸了。

一年前迪士尼曾与日本的游戏厂Hudson有过合作的经历,制作了FC游戏《米老鼠》。《米老鼠》就和大多数Hudson的游戏一样,质量不算差,但和佳作总差了一口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