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反思了分享设计案例的方式,讨论了初入职场的设计师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误导的后果。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质疑和批评,强调了理解需求和业务背景的重要性。同时提到了即将开设的需求沟通训练营,旨在帮助设计师提高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
作者分享了自己以往的设计案例被质疑的情况,反思是否需要改变案例分享方式,以避免误导初入职场的设计师。
作者提到了即将开设的需求沟通训练营,旨在帮助设计师提高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通过课程,即便是不擅长沟通的设计师也能提升到中、高级水平。
我以前分享的设计案例,经常被说“成本太高”、“不接地气”、“开发不会做”等。
像是下面这个方案,就是一个典型(具体后面再说)。
面对那些质疑,我经常是回复一句“没资源就别搞呗”,然后继续。
因为
我在
网上分享
设计案例,就是奔着“
晒创意”
和
“
炫
技
”去的。就类似Dribbble上的飞机稿、朋友圈的艺术照一样。
可能有人误以为我在网上发文章是在认真教人做设计,其实不是的,我有专门的课程来做教学。
而且我实际工作中,也不会用那种方案去评审。因为每个需求的情况都不一样,有各种限制条件,肯定不能一概按最理想的情况来考虑。
不过仔细想想,这种理想化的设计方案确实容易让一些初入职场的设计师“误入歧途”,以为这就是设计的“标准答案”。
因此我现在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要改变这种案例分享方式。
误导的后果
在设计课程里批改作业时,我经常被一些“天马行空”的设计新人震惊到:智能助理、颠覆式布局、黑科技交互……
我能想象,他们在设计评审中拿出这些方案时,是如何被“连珠炮”般的质疑声淹没的:
“这个功能用户真的需要吗?”
“开发成本太高了吧!”
“竞品都没这么搞,我们凭什么做?”
在“排山倒海”的质疑声中,他们渐渐失去了创新的勇气,最终沦为“模板搬运工”和“竞品复刻机”。
几年后,当他们翻开自己的作品集,却发现里面已经找不到一件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了。
这让我想起自己以前在鹅厂滑板社高强度地玩滑板,不考虑自己的能力水平,导致膝盖受伤。之后走路每一步都痛,但医院里也查不大毛病。吓得我好几年没敢跑步,疼痛依旧没有完全消失。
后来听运动康复师说,膝盖疼痛可能是由于膝盖附近的肌肉力量不足导致的。我
重新开始锻炼腿部力量,膝盖的疼痛才终于消失。
人在一个极端碰壁后,往往倒向另一个极端。往往要两端受挫后,才能摸到合理区间。
很多设计师刚工作时充满理想主义,经历几年的“职场毒打”后,又容易转向过度保守,最终导致作品平庸化,阻碍职场发展。在两个极端里反复横跳后,才摸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做设计必须走好几年的弯路,才有分寸感吗?难道必须要等到问题爆发了,才能意识到问题?
其实这种分寸感,大多来自对需求理解不够深入。
我们即将
开始的训练营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带你看懂
需求背后的隐藏条件,提前预判那些可能会坑到你的限制因素:
我一直属于设计评审比较顺利的那类,几乎没有方案被驳回的情况,也极少遇到我答不上来的质疑。这还是在我喜欢搞创新(好玩)的前提下。
这里面的诀窍有两个,
-
充分了解需求后再动手;
-
别看这两句话说得轻松,第一条“侦查”手段才能收集信息,第二条需要“
看破红尘
”才能放下执念。
为了更好理解,接下来我用本文开头的案例演示一下吧。
初级:照本宣科
产品经理:要加一个学员分组功能,先做一个新建分组弹窗吧,可以输入名字并选择名单。
设计师:好的。
产品经理:只能露出4个名字,不好操作吧?
设计师:这个弹窗是我们的标准高度。
产品经理:
中间两个灰色箭头
是什么意思?
设计师:勾选后,点击右箭头
移
入,点击左箭头移入。
产品经理:我看是灰色,以为不能按呢。
设计师:
穿梭框
标准组件
就是这样,
没有勾选,箭头就是灰色。勾选之后,肩头就会高亮。
——
这个设计师方案完全按照需求套模板,几乎特别的设计思路。
如果这个产品没有用户体验上的追求,只求能用,开发人力不足,那么方案可以过。
但如果这个产品重视用户体验,也有一定的开发人力支持,那方案可能比较难过稿,产品经理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质疑。
中级:明确目标
产品经理:
要加一个学员分组功能,先做一个新建分组弹窗吧,可以输入名字并选择名单。
设计师:
给
班级分组吗?
一个班有多少人?
通常
每组多少人?
产品经理:我们这里都是小班制,一般十几二十人,分2~4组比较多。平均每组……大约3~10人吧。
设计师:那可以不用搜索和全选了。用户是助教对吧?聘用的员工吗?
产品经理:有的是员工,也有很多是从学员挑选的志愿者。
设计师:那必须要确保易学性,最好不用教他们。需要排序吗?
产品经理:无所谓,有更好吧。
设计师:好,那总结一下目标,易学性是重点,不用搜索和全选,最好有排序。
产品经理:左侧这一列几乎可以露出大半个班级的名单了,不错。这个加号也一看就懂。
设计师:名单可以拖动排序,我暂时没做搜索和全选,需要的话也可以加上。
产品经理:唯一的问题,就是感觉开发难度有点大啊,前端你能做吗?
前端:这个难度不高,就是有点麻烦,尤其那个拖动,要多给我一天。
产品经理:那不行,我还想跟你说能不能早点弄完,然后来参加大改版呢。这个方案简化一下吧。
——
这次设计师用心打听了不少需求相关的信息,把目标摸得很明确了。
但是没搞清楚这个需求急着上线,导致前端无法完成,还得面临改方案。
高级:量身定制
产品经理:
要加一个学员分组功能,先做一个新建分组弹窗吧,可以输入名字并选择名单。
设计师:最近很多开发都在忙大改版吧?这个需求有多少人力啊?
产品经理:这是一个重要客户的反馈,得想办法啊。预计抽半个人力,快速上线,第一版能用就好。
设计师:给
班级分组吗?
一个班有多少人?
通常
每组多少人?
……接下来重复中级的对话。
产品经理:勾选后点击右箭头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