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建筑」 ”
A true Zero-Carbon building
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推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
宁德时代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后,又将目光聚焦于构建绿色、智能、宜居的城市环境。随着
“零碳新基建”
构想的提出,一场改写人类未来命运的宏大篇章正悄然拉开序幕。
2024年11月,
由HATCH汉齐建筑为宁德时代精心打造的下党零碳示范基地
,在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正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一创新之作由“宁的茶”零碳茶馆以及光储充放智能充电站组成,既展现了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设计的巧思如同莫比乌斯环般无穷无尽,蕴藏在每一个细微之处,引领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卫宏涛设计概念手绘,莫比乌斯环的永续
自古以来,以乡村为载体的耕读文明蕴含着循环永续的智慧: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从自然的循环到生命的轮回,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在下党乡,宁德时代以拥抱未来的态度,将零碳茶馆与流淌千年的永续文脉巧妙结合,展现出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道。HATCH则以充满未来感的建筑风格和富有前瞻性的设计理念,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零碳茶馆的设计灵感源自象征循环往复哲学思想的莫比乌斯环。
与被动式节能技术不同,该项目通过引入先进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主动为建筑赋能。
整座建筑采用
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
材料和技术,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全周期绿电直供。
屋顶铺设的
光伏板
,如微积分般精准贴合屋顶曲线,使整个建筑在视觉上更加协调一致。
建筑外观大量运用
超白玻璃和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
,既保证了通透的视野和充足的采光,又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同时,位于山脚下的光储充放智能充电站,除了提供基础的充电服务外,还具备车网双向交互功能,可实现电车反向放电给茶楼,最大化利用电力资源。据测算,茶馆的年发电量约为5.5万度,减少约54.8吨CO2排放,
相当于种植3000棵树
。这里不仅是一处静谧的休憩之所,更是现代科技与自然美学的完美融合。
莫比乌斯环不仅寓意着无尽的循环,更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联系,以及对立面之间存在着统一与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在下党乡,这一奇妙的几何形态,将看似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不同于惯常的乡村建设方式,HATCH 构建的零碳茶馆宛如一个“天外来物”,在材料、配色、质地和形态上与周边村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然而,当人们顺着盘桓的山路缓缓步入建筑内部,再沿着螺旋向上的行走动线抵达屋顶时,却会感受到一种令人赞叹的和谐之美。
茶馆分为上下两层,设有茶饮区、茶艺交流区和观景休闲区,每一处皆拥有绝佳的视野。HATCH运用简洁的设计语言、灵动的空间布局和精心布置的照明与软装陈设,营造出雅致舒适的氛围。
优雅的弧线贯穿整个空间,使建筑与室内设计完美融合,确保了整体设计的统一性。
尽管在设计语言和建筑形态上与周边环境形成鲜明对比,零碳茶馆却真实地融入到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令慕名而来的游客流连忘返。
透过全景落地玻璃,村民与游客彼此欣赏,互为风景。
光伏
屋顶下的零碳餐宴空间宛如一处隐秘的世外桃源。
后厨采用绿色电力烹饪,与传统的液化气相比,不仅用电成本降低了25%,加热时间更是缩短了50%,极大地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
置身于群山环抱之中,品尝一顿零碳火锅,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与和谐共生的美好。
自零碳茶馆开业以来,“去下党乡喝红茶”在网络上引发了一股零碳生活的新潮流,下党乡也因此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HATCH创始人卫宏涛说:
“零碳茶馆绝非寻常意义上的网红建筑,它就像一个精妙的链接器,将周遭的村庄、远处的山峦、永续的能源科技、游客的体验以及村民的生活紧密连结在一起,绘就一幅美美与共的永续山居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