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心引力工场
覆盖百万新媒体从业者的职场学习社群,每晚9:11,了解行业新动态,get运营新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地心引力工场

微信公众号的下一个 5 年...

地心引力工场  · 公众号  ·  · 2017-08-18 21:5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17 年 8 月 16 日,腾讯发布了 2017 年第二季度财报,其中公布微信和 Wechat 的合并月活越账户数达 9.63 亿 ,比去年同期增长 19.5 %。


而现在,距离 2012 年 8 月 17 日微信公众号开放,也正好 5 周年。


5 年的时间,微信公众号的总数突破 2000 万 ,算是培育和见证了新媒体的成长与繁荣。


之前场妹写过一篇 《公众号简史:内容丛林里的野心与生机》 ,回顾了过去 5 年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和带给大家的变化。


在第 5 个年头, 公众号的生态真正进入稳定期,这个无可替代的平台,我们需要沉下心来,用耐力和创意取胜。


那么接下去,微信公众号和公众平台又将往什么方向发展呢?又会出现什么新的 趋势和机会 呢?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 微互动 的文章,一起看看 影响微信公众号未来发展的 13 大趋势。


————


授权公号:微互动( wihudong

作者:唐三藏 & Rose


今年以来,出现了一批唱衰微信公众号的声音,包括阅读量普遍下跌至 2%-5 %,粉丝新增困难,流量获取成本过高,微信官方封号的动作愈发频繁等。


套用互联网下半场的时髦提法,我们也进入了 新媒体的下半场。


根据目前头部自媒体的探索,加上相关的数据的分析,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在以下三个方面出现了 新的趋势


1、内容输出的趋势

2、运营策略的转变

3、微信改进的猜想


1


内容输出的趋势


1、内容『屏读』化


公众号下的阅读场景,都是用屏来计数的,我们称之为屏读。


即,开篇 1 屏必须进入正题,每一小章节长度控制在 1 屏左右,然后就会进入下一个章节或者插入图片。


文章内容要尽量减少大段的描述,让阅读视线不再走 Z 字型,而是线性直接“扫读”。


如果你的内容在第 1 段就满满当当,或者前 3 屏都没有展示出重点,那么用户是不会保持耐心逐字看完剩下。


或者你的内容太多长段,也极有可能让用户在看到中途就失去了耐心。


阅读量女王 『咪蒙』、『拾遗』 等等越来越多的头部新媒体的文章,不仅文风通俗易读,而且都是在前一屏放出重点,在排版上采取两端缩进,中间穿插金句选择加粗,最后简练的收尾。



启示:


在用户时间和注意力越来越稀缺的现状下,可以尝试屏读这种轻量化的阅读布局,主动为读者省时省力。


2、图文音频化


前面已经提到过,用户的阅读场景正在发生变化。


以前是拿着手机一页一页翻字看,但生活节奏的紧张结合大众的出行场景、碎片化时间完成信息的接受(比如早上洗漱、上厕所的时间)。


“听” 信息,越来越被用户喜爱,音频化的图文正在普及。


像半年涨粉 1000 多万的 『夜听』 、每天 8 条图文全部音频化的 『十点读书』 、音频配文字稿的 『局座召忠』 ,还有 『青音』『一个人听』 等等,这些大号无不选择将内容音频化,得到用户广泛的认可。


另外,以 『得到 App 』『喜马拉雅 FM 』『分答』『知乎 LIVE 』 为代表的知识付费平台最主要的呈现形式也是音频。



启示:


对于大部分公众号来说,如果团队人员和精力允许,且内容以快资讯、轻阅读为主,不妨尝着在图文中配合音频推送,说不定还会让读者产生文字之余的意外惊喜。


3、内容互动化


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看长篇幅的纯文字内容和硬广。


如果, 给内容加上动画效果,不仅增添不少趣味、提高可读性,还可以让读者参与进来、传播出去,让品牌和广告变得更好玩。


以排版为例,好的版式不仅是内容的外衣,更是能够最大限度呈现出内容的特色,提升文字的阅读享受,引起读者的互动,甚至完成参与、传播和加粉转化。


最近各大品牌均在尝试玩花式排版,像滴滴系的 『滴滴出行』『滴滴顺风车』『滴滴快车』 、以及 『京东金融』『携程』『支付宝』 等等,靠着文章的互动样式,收获了用户的互动与口碑,带来高阅读量和快速涨粉。




启示: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能吸引用户注意力的,除了内容本身,还有内容的展现形式,因而,千万不要忽视排版和互动参与的重要性。


4、众筹内容,提高用户参与和 UGC 的利用


时常有一些爆款文章,吸引人的更多是底下的评论区,或者文章只是精选了用户的精彩留言而大火。


高度激活 UGC 的目的就是: 让用户“反客为主”,打造文章的评论区,从而提高用户的参与感。


这样,用户粘性提高了,阅读量也就上涨了,一旦有了口碑,涨粉也就不是问题。


比如 支付宝 的留言区和 新华社 的刚刚体。新华社这一篇文章收获了超 800 万次阅读,带来了超 130 万的新增关注。




启示:


“众人拾柴火焰高”,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引导式文章,激发大家讨论的欲望;大家注意做好用户留言的筛选与回复,从而引导更多读者的参与。


5、技术算法更新,推动选题和内容的创新


微信公众号里的内容同质化严重,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阅读量低至 2%-5% 的现状,迫切的需要内容创作者们从选题上创新。


从选题上吸引到读者真正想看的内容,那么 『今日头条』 一定是值得借鉴的。


大家都知道它的成功归功于先进的算法,优秀的运营者其实也要善于捕捉数据,嗅到趋势,把握方向。


公众号的下半场,内容创作者们也需要依靠数据和技术算法,来选定更符合用户口味的题材进行创作输出。


『槽边往事』的和菜头,对传统的创作流程点评道:内容的创作与发展也要依靠数据。


你不能把文科生孤零零地投放在人群里,希望他靠一张嘴一支笔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这个互联网的环境下,在依靠着互联网的公众号世界里,需要理科生。尤其是技术人员的加入,需要他们提供新的生产工具,需要他们提供新的创作方式。


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每次指望变阵就能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


启示:


公众号运营者,是该数据化包装自己的思维了,要善用微信指数,或者其它订阅工具,甚至开发数据抓取,为自己的选题、内容优化做服务,从而更快、更准确地为用户提供内容。


2


运营策略的转变


1、整合自媒体,机构化运作


现在的形势是:公众号数量破 2000 万、用户注意力稀缺、头部媒体的底子更强,这会导致微信公众号上的自媒体单枪匹马的作战,越来越难突围了。


考虑到微信最近一连串发力——封号、账号迁移、账号改名、扶持小程序等等。越来越多的账号选择机构化运作。


比如短视频领域内的一姐 『 papi 酱』 、时尚界的一线自媒体 『 gogoboi 』 、军事界的头牌 『局座召忠』 、消费领域的高端玩家 『大玩家张磊』 等等无不从个人账号转为机构号。



启示:


或许未来公众号零散的个体将被整合,越来越像娱乐业的经济公司,对自媒体采取签约制、系统化培训零散的自媒体,效果应该更专业、更好。


2、自媒体品牌化


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上,大号也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标签,吸引认可你标签的群体,进而过渡到品牌化上。


『同道大叔』 依靠自己的星座标签,成功套现 1.78 亿; 『黎贝卡』 在自己的公众号上 5 分钟卖光 100 辆车; 和菜头在公众号 『槽边往事』 上卖松茸,39 分钟售罄; 『 Spenser 』 的写作课,3 天卖了 200 万。


他们能在公众号唱衰期依然保持强号召力与变现能力,也是由于粉丝的喜爱与信任而形成的自媒体品牌效应。


广告教父 David Ogilvy 曾说:


Themore people trust you, the more they buy from you.

用户越信赖你,就越买的你账。


启示:


将自己的公众号设立一个鲜明的标签,努力经营好这个标签,形成一个品牌形象,并将这个形象感染到粉丝。


3、内容矩阵化运作


做垂直细分的内容会收获精准粉丝,但也会带来粉丝量不够大的后果。所以将多方面的内容连接起来,形成内容矩阵,组合出力,也是一个大的趋势。


主要分为平台内的矩阵化,与平台外的矩阵化。


比如『十点读书』旗下就有 『十点电影』、『十点电台』、『她读』、『十点好物』、『十点课堂』 等等,不同的公众号有不同的侧重面,组合起来,布局多层次的粉丝群体。




同时除了公众号以外,『十点读书』还在 『喜马拉雅 FM 』、『荔枝 FM 』、『网易云音乐』、『今日头条』、『秒拍』、『美拍』 等平台均有布局。


又比如估值 3000 万的自媒体工作室 ”辛里有束“,旗下有 『胡辛束』、『胡炮儿』 ,以及个人号 『山口三姨太』 ,3 个账号别有 3 种不同的相互补充,辅助发展。并孵化了一些相关的子品牌账号。



平台外的矩阵化就是目前成为趋势的多平台运营——对内容进行多平台分发。


头条号、大鱼号、百家号、企业号、网易号、京东号 等等增长步伐迅猛,它们除了培养一部分自己平台上的自媒体人,也吸纳了不少微信公众号上的自媒体入驻。



而以秒拍、美拍、快手、火山短视频、梨视频为主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 2017 年各大巨头布局的重点,去年红极一时的直播虽然略显颓势,但依然杀出了一直播、映客、花椒、陌陌等玩家。


启示:


毕竟人都是多元化的个体,不止一面。


如果能够联合多元素的内容,将内容矩阵化运营,使多个垂直细分的内容相互接触与关联,尽可能将内容分发到多个平台,运营效果一定更好。


4、社群化运营粉丝


社群运营又是最近来发展的重点,社群运营的好处是彼此间兴趣的强关联,让用户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因而运营的转化率会更高。


这一方法,就是激活了粉丝的粘性,还实现了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增加了用户的归属感。


像是会员人数超 200 万,年营收破 7 亿的 『樊登读书会』 ,以及今年上半年融资 1.6 亿多,估值 20 亿的 『吴晓波频道』书友会


还有用户超过 1000 万,付费用户超过 200 万,多个专栏超 10 万+人数的订阅的 『得到 App 』 ,它们都引领着知识付费和社群化的方向——


为用户们搭建了平台,建立多个学习社群,用户自主发展,实现自治,并且还能参与生产内容。




启示:


有效的粉丝量远胜于粉丝数。 社群运营只会越来越成为趋势,并且在社群内,用户也能成为潜在的内容生产者。


适时地将用户引导至群体内,配以有效的用户运营,一定会收获不俗的转化率。



3


微信改进的猜想


1、『看一看』推荐机制升级,SEO 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就目前大家的反馈来说,微信『看一看』功能的利用率很低,主要是因为里面的文章太水,提不起大家的阅读兴趣。


本来指望能比肩『今日头条』的商业模式,给微信用户带来精准匹配的推荐阅读,『看一看』的高开低走着实淋湿了大家的热情。


看来,微信方需要进一步升级机器推荐的算法,好给优秀的内容更多的展示机会,这也会成为微信自身非常好的商业化模式。


启示:


在『看一看』改进之前,内容创作者们还是要注意做好 SEO,一篇优秀的文章能被推上首页,一定会给创作者带来莫大的好处。


2、公众号付费阅读的来临


之前有传闻说 iOS 版或将拥抱打赏功能的回归,且功能早已完成,至于何时推出,大家可以随时做好准备了。


而第三方,像 『小密圈』 (已更名“知识星球”)、 『小鹅通』 均在为公众平台的功能短板做补充。



启示:


付费阅读的来临,会带来内容变现的又一轮升级,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是利好也是压力。


一方面自己的辛苦耕耘能得到回报,另一方面,真金白银的内容战场也来不得懈怠与敷衍,提高自身知识储备与输出能力是永远的核心。


3、小程序红利期已经到来


小程序最近迭代的速度大家有目共睹 (虽然违规被封的也是毫不留情面)


新增加的『群小程序』、『公众号绑定』、『搜索入口直达』、『图文插入』、『图文广告』、『公众号菜单』等,让小程序的入口变得无限大,不少自媒体都接入了小程序。


用完即走的小程序,能否持续发力赢得自己的一片天,还请大家持续关注。


启示:


毕竟是被”大神“张小龙看好的,最近的迭代速度也很快。对新的事物保持敏感,能抢占先机也不失一种稳妥的策略。


4、短视频的趋势不容逆转


秒拍、美拍、小影、快手、火山短视频、梨视频 为主的短视频平台,成为了 2017 年各大巨头布局的重点,发展趋势迅猛。


这样的势头也倒逼了微信在新版本更新中新增了视频编辑的功能。


使用后的反应都还不错,上手简单,使用场景也不少。在短视频持续火爆的当下,不知微信是否给自己留有了一席短视频的发展空间。


启示:


短视频的表现力和趣味性是图文所达不到的,有短视频方向优势的自媒体人,可以试着从轻量化的短视频切入来做尝试,或许当风口来临的时候,你就是最先入场者!



总结:


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去,这也象征着微信公众号在迈向成熟。


在一个趋向成熟的生态下,唯有卸下浮躁的心态,找准自己的定位,踏实做内容,升级技术使用,用心对待用户,才能收获用户的肯定。


回到微信公众号的 slogan :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这句话 5 年未变,也愿在做新媒体的路上,你我都不忘初心。




没看够? 点击【 阅读原文 】看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