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双十一”好像越来越脱离其本来的含义,而成为我们购物的狂欢节、促销的追逐场。但或许节日的存在,有时指引着我们回到“11·11”的内涵本身。原初含义上,今天命名为“光棍节”,代表着自由青年对恋爱、情感、追求的象征。大学,我们迎来的全新的自由生活, 脱离“早恋”的范式而可以自由地追求爱情。那么我们到底要怎样面对爱情?怎样面对自身?怎样思考爱情中两者的亲密关系?
王小波说,“我觉得爱情里有无限多的喜悦,它使人在生命的道路上步伐坚定”;《恋爱的犀牛》里著名的台词说,“人是可以以二氧化碳为生的,只要他还有爱情的” ;邱妙津又说“没有永恒的爱情”,说“爱是无——可——救——药的姿态”。
爱?不爱?这是一个问题。
“就感觉在确认自己的存在,因为爱而不再漂浮。”
在谈到爱情时,@若木 第一反应是给了一个模糊的表达。
“我谈恋爱刚开始其实没有特别多的感觉,就是好像大家在做什么我们就做。直到有一次晚上从凌晨到清晨,我在他面前哭了三次。其实我本来就是一个有很多眼泪的人,只是没想过会在他面前表现出来。有很多东西我也从没想过会和他说的,只是全部随着眼泪一起讲出来了。他很笨拙地翻出纸巾,感觉心疼又好笑地抱我,我还是在他的臂弯里不停流泪。然后不知道怎么的,他也开始说他的委屈。”
“说了一整晚的话,最后两个人在一起抱头痛哭。感觉很傻啊。但可能谈恋爱的人就是两个傻瓜吧。也不知道算不算什么谈恋爱的原因,就是觉得好像对爱人有时候才敢这么坦诚。才会感觉有个依靠。能遇见他,我很幸运。”
@HeCfZn 说关注到另一个人的感觉很奇妙。
“好像原本有些事情没有什么必要,或者不会关注的。但是因为她的出现就莫名开始关注了。她的出现会让事情变得以她为主角。”
“很多感受都好奇妙。没在一起的时候看到她的身影,远远的,就会很纠结要不要打招呼;上课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想看她。和她在一起了之后,就好像生活里填充了一个人。一起散步,晃晃荡荡好像可以一直从天黑走到天亮。我看着她卷卷的马尾辫,就会突然觉得好像软糖啊。”
是为了让这些感受留住吗?他说他也说不清,只是两个人在一起很开心。
“想要紧紧的拥抱的时候,有一个人抱”,他略带得意地以此作为结尾。
“过程很曲折。有很多争吵、临近分手,但是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在一起。”
@希橙 说起这些不无感慨。
“有一段时间两个人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明明自己都付出很多了,为什么反而越推越远?”
但最后怎么还决定在一起了呢?@希橙 说有很多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她现在回过头来思考到的一句话。
“爱情是用来示弱的。”
她描述有时恋爱时的一方一味的付出,但并不能给对方带来自己以为的快乐,相反还可能造成负担;并且对方给出的反应或许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如此反复,自己疲惫不开心,对方也压抑烦躁。
“其实往往我们向对方付出的,恰恰是我们想得到的呢。从付出转向索取,反而是一种成熟了的表现。”
她描述恋爱是一个“找寻自己的过程”,在“恋爱”这种亲密关系之外很难有机会发现她内心的真正渴求是这些。“爱情可能就是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缺失的一部分”,她感慨。
为什么会想要谈恋爱?谈恋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或许很难形容。
我们每一次对它的“描述”都让它脱离了它本身,而太有自信的了解又会变成不自觉的唐突。我们觉得“爱可以抵抗万难”,爱可以治愈孤独。但是实际上,爱不能抵挡一切,孤独也不是一切,或许“孤独的能力”才是“爱的条件”。爱是克制还是明目张胆?爱是奉献还是索取?悬置在空中的棱体,每面都折射出不同的光亮,折射进不同人的眼睛。爱是这样的物质吗?
但能真正享受爱情的人都只不过是相信这样的真理:不是“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而是——“爱可以改变面临问题的你”。
@越明 一听到问题发出一声哀嚎“我也想谈啊,但哪里有时间呢?“
在他的形容里,一周都是冲刺战场。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写专业课的作业、复习、预习……为了早点修完学分,他在大一就选了很多门通识课,一周有好几天几乎满课。学期过半,他这星期刚考完几门期中考,下周又有几门。他还说如果想要保研的话,每学期绩点必须都得很高才行。除此之外,还要卷二课积分、学生活动……
“而且在谈之前,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也是一件很费心力的事情。与其说我花不出去这些时间,有时候也是我不想花。”他说。
诚然,在日常生活,学业、课业的压力之中,我们生活在过于紧张的环境里,体验爱、经历爱、感受爱,有时也变成了一种奢侈。
@安全带 自认为是一个勇敢的人。
“但是我勇敢了很多次,他们却都只说我是个好人。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呢?我到底还该不该保持自己的勇敢和大胆。”
“爱情太精疲力竭了”
@CH1629 把上一段关系形容成“最后悔的经历”。
“不知道为什么到了最后只剩下无止尽的争吵、纠缠,他听不进去我的话,我也听不进他的话,现在想起来很挺后悔的,分手得那么狼狈。可能就是两个人不太合适吧。“
“我还是很想再进入下一段关系的,只是感觉现在的自己变得谨慎多了,遇到一些事情就开始往回缩。我也很害怕争吵,觉得一有观点不合,就不太合适了。这是某种应激反应吗?还是对于恋爱这件大事本来就应该这么谨慎呢?”
说到最后,她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此外,还有许多人说,“遇到对的人太难了”,说“怎样才能遇到爱呢”。
爱在哪里?
爱有时候像是形容词——这一段爱过,曲曲折折、岁月陆离;这一段没有爱过,且走且寻、碌碌庸庸。当我们有了“给予”的想法,哪里寻得“允许”、“被允许”的对象?爱或许是名词,我们乘在想象中的船舱,靠岸、抛锚,却不知道要去往何方。
与@CH629 不同,也刚刚结束了一段关系的 @余河 展现出了截然相反的态度。
“通过这段关系我明白了我需要的是什么。确实在过程中也有一些两个人才能有的快乐,但是我可能还是更喜欢掌控我自己的生活。对对方在乎的少了,他会不开心,我有时候也不开心,我不喜欢这种情绪被人控制的感觉。“
对于现在关于爱情的想法,她说:“其实爱情这个事情,我觉得暂时还不那么重要。一个人挺好的。以后,且走且看嘛。”
@ 嗚 说:“看到情侣在一起的时候,会想象他们已经度过了很多个昨天,在度过许多今天,会度过许多明天,会觉得见证了一种能够确认存在的关系,自己的灵魂也在此刻安定了。”
@水上赋 说:“可能我们需要爱情,去完成一个只有两个人的副本,以抵抗着偌大的世界和来来往往的人群带来的荒芜。”
但是在问到会怎么去尝试的时候,他们反而给出了不约而同的答案:一个人也挺好。
“虽然谈恋爱是挺好的。但是现在一个人呆着也不错啊。没必要刻意打破这种安宁。”
“可能是我比较幸运吧。家人、朋友都很爱我,我感觉这已经填补了我空缺的部分了。谈恋爱反而更像是一个生涯任务。”
“两个人”并非生活的唯一答案,或许“一个人”也自有其中的美丽。
自观内心,或者,拥抱更多爱情以外的感情。
人生是我们找寻自己的旅程,或许恋爱可以成为我们的助力,但或许我们也并不需要这个助力。
爱?还是不爱?这不是先置,不是计划也并非预谋,是时间的洗刷、岁月的静候。保持清醒,听从内心的声音。自由追寻,我爱万物,万物爱我。
你是否也有关于“爱?不爱?”的
想法或者经历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