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黄埔观察
黄埔最具影响力资讯平台,给你一个360度黄埔,而不只是A面,或B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台今日关注  ·  国内首例确诊!女子去菜市场后感染! ·  昨天  
开平广播电视台  ·  退钱了!退钱了!开平人注意! ·  昨天  
广东公共DV现场  ·  东莞一小区月保停车费2800元?业主:以为看错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黄埔观察

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成功试跑,运行速度比公交车快!

黄埔观察  · 公众号  · 广东  · 2019-09-30 22:00

正文



就在今天,9月30日,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迎来重要里程碑,完成了 国庆前局部不载客试运行的小目标


据中铁二十二局消息, 有轨电车1号线永顺大道段在9月30日进行空载试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添活力,成功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有轨1号线首次试跑顺利,运行平稳,速度比公交快。


有轨电车1号线成功试跑,是项目方一个多月几乎不眠不休的辛苦付出!



挑战施工“不可能”


“9月30日车辆进行空载试验”,当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摆在眼前的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怀疑过“到底能不能完成”。


据了解,当时征地拆迁和管线迁改没有完成、市政配套和轨行区只有小部分进行施工、车站和天桥没有开始施工、甚至连施工永顺大道时留下来的疑难树木都没有迁移。


一切都没有头绪,似乎万事都不具备,其中永顺特大桥、贤江下穿隧道和7公里的轨行区施工这三只“拦路虎”最为难缠。



“怎么办,怎么才能完成任务? ”这个问题困扰着整个项目。 集团公司领导,华南区域指挥部领导多次来到项目指导施工、帮助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项目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项目指挥长通过详细研判,当机立断,决定实施“同步进行、先易后难、逐个击破、全力冲刺”十六字方针,迅速进行四步走战略,“决战”一触即发。



施工高峰期人员达760多人


第一步率先开展了坚持以施工生产为中心,不断强化现场施工管理。

第二步优化资源配置。项目公司、集团公司指挥部三位分管领导实行施工下沉管理,9月30日前常驻现场施工,全面负责分管区域的现场组织、管理与协调等工作;


其他管理人员实行夜间值班制度,对现场实际资源配置、施工内容、进度、安全、质量等情况进行巡查;同时,增加作业人员投入,施工高峰期全线作业人员达到760余人,机械及车辆达到200余台。


第三步齐抓共管安全文明施工。各参建项目部成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重点保证沿线围蔽完好干净、路面清洁;完善了永顺大道段喷淋系统,并结合天气情况保证洒水车出勤,对沿线洒水降尘。




第四步加大考核细化节点工期。 根据项目工期短、专业多、沿线长的特点及难点,对每一个工序,每一个部位,进行工期倒排,坚持落实推进,对滞后施工的及时补救。




三只“拦路虎”逐个击破

永顺大道特大桥14号至17号墩为三跨一联连续梁,16号至17号墩上跨永顺大道(连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永和镇的主要交通干道)、地下有高压电缆线和燃气管道,15号至16号墩上跨南岗河,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进一步压缩时间,一次性投入三跨的支架、模板、贝雷梁和螺旋钢管桩等周转材料,增加作业班组,对连续梁进行24小时作业,做到人歇机不歇。

场地狭小是导致16号至17号墩之间连续梁的施工难度增大的重要因素。既要保证永顺大道车辆通行,又要保证作业空间,所以采取贝雷梁跨越作为通车门洞的方案进行施工,由于在拆除连续梁模板的时候作业空间过于狭小,工人们只能钻到支撑与梁体之间进行作业。




在广州炎热的天气下,汗流浃背再不过平常。同时,为保证施工安全及永顺大道的畅通,上跨永顺大道的相关施工派专人指挥吊装作业,并在交警部门聘请了专业的交通疏解员指挥交通。



7公里,9个施工单位同步施工


要想按期进行空载试验,7公里轨行区施工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10个车站、3个人行天桥、3公里市政配套、7公里综合管线迁改、6个箱变及总高压室、4个平交道口、5.5公里轨行区绿化、7公里整体道床及铺轨、1公里临时增设的中华灯,这些施工任务都是9月30日需要完成的工作量。




在有效工期只有一个半月的情况下,涉及到电力、绿化、综合管线、路基、车站、天桥、钢结构、轨道、桩基、管线迁改、人行道、车行道、运营等13个专业的施工,内部施工队伍协调、外部单位协调、工作面狭小、交叉作业施工等都是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进行分区域、分专业包保施工,做到责任明确、任务明确、区域明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