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新闻界
新闻传播学科唯一的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aperWeekly  ·  ICLR 2025 | ... ·  4 天前  
募格学术  ·  这所师范高校,力争更名! ·  2 天前  
社会学理论大缸  ·  春节假期返工,但我不想上班当牛马了 ·  3 天前  
募格学术  ·  打破校史!“双一流”,首篇Nature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新闻界

大学生的微信表情使用行为研究

国际新闻界  · 公众号  · 科研  · 2018-02-22 10:08

正文

作者

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新闻自考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为新媒体。

邱水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研究背景和现状


(一)本文研究背景


以微信表情为代表的网络表情符号亚文化现象在社交媒体平台、网页媒体内容中盛行,成为网络用户传情达意、娱乐消费的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集中于微信平台上的用户表情使用行为。 在研究群体的选择上,本文选择了高校大学生群体。


(二)微信表情研究现状


在现有微信表情文献中,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微信表情的发展、功能以及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也有部分文献涉及微信表情的商业前景。


总体而言,当前的微信表情研究文献多数停留于浅层次的思辨说理和基于微信表情符号的“归纳、梳理”式文章,暂未有作者结合当前青年学生群体的表情使用心理、行为特征和使用与满足程度,对基于微信的表情符号进行较为深入的实证调查和分析,相关研究领域存在空白。所以本文在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以问卷法调查了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微信表情使用基本情况;以半结构化访谈研究了当前高校学生群体的表情使用与满足情况、使用心理和行为特征,影响使用与满足的因素等内容。


高校学生群体的微信表情使用

基本情况调查


(一)研究方法与操作流程


本研究采取闭合式问卷的形式,调查大学生群体微信表情使用的基本情况。


(二)问卷的抽样方法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了解高校学生对微信表情的使用与满足程度及使用行为的深度阐释, 在以深度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前提下,本文 拟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即偶遇抽样和立意抽样结合的办法进行 问卷调查 主要目的是了解大学生群体使用微信表情的基本情况。

(三)问卷的设计


在问卷的设计上,采用闭合式问卷,除用户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层次等基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外,还设置了11个与微信表情使用情况统计相关的问题,主要包括微信表情的收藏、下载数量;微信表情的收藏、使用意向;微信表情的使用便利性和满足程度等。


(四)问卷调查的实施


本研究问卷以在线问卷星的形式发放,发放的渠道主要是笔者身边微信表情使用较多的同学和朋友以及在各大活跃的班级微信群中进行发放。问卷发放调研时间为2017年1月25日至2017年2月10日,为期约半个月。(图1)


在地域上主要涵盖北京、天津、福建等省市的高校学生群体。最终回收的有效样本数为302份。


(五)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1.问卷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年龄 主要集中于20-25岁和25-30岁, 样本群体在学历分布上主要是本科和硕士生, 在学科专业领域方面,样本人群主要来自人文社会科学、理工学科和经管学科 。

2.微信及微信表情使用的基本情况

问卷题目主要以微信日均使用时长、商店表情安装数量、自主收藏表情数量、最频繁使用的表情类型及到表情商店下载表情包的频率作为简要的评价标准。在问卷调查的样本分析结果中,关于微信的使用呈现出很高的粘性,样本年龄集中于20-30岁的青年群体,其微信使用时长明显高于微信统计报告中一般用户使用微信的时长。


(图2)本研究样本群体的微信使用粘性明显高于一般的微信用户,也具备更高的微信使用活跃度。


(图3)在问及用户到微信表情商店下载表情包的频率时,有时、偶尔或从不前往表情商店的用户分别为24.5%、41.39%、8.61%,占人群总体的74.5%,表示经常或者总是前往表情商店下载表情的用户为25.5%。初步推断在当前高校学生群体中,还未整体形成微信表情商店使用的习惯,商店表情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



(图4)微信表情使用的成熟度而言,自带表情>自主收藏表情>微信商店表情,而字符表情使用已经成为过去。


3.微信表情使用意愿和使用频率基本情况


在微信表情使用的意愿方面,主要设计了表情使用意愿、主动收藏表情的意愿及实际发送表情的频率等几个问题。



表情使用、收藏意愿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整体较为普遍、强烈。且在实际的表情发送中,样本群体均会使用微信表情,表示经常或总是发送微信表情的用户达到75.17%。(图5)


4.微信表情使用的便利性和使用满足程度基本情况


在微信表情使用便利性和使用满足程度的分析中,主要的问题涉及样本群体微信表情使用的对象、对微信表情整体使用的便捷性和满意度等几个方面。



可以初步推断高校群体对微信表情使用的便捷程度给予了很高的认可。 高校学生群体对微信表情使用的满意度很高,在使用满意度方面也给予了很高的认可。(图6)


5.性别差异对微信表情使用的影响明显


性别因素对微信表情使用的影响较大,女性在微信表情使用数量、类型、使用意向、发送数量、使用满意度等方面都明显高于男性用户。下面将问卷统计中的各类指标的男女实际占比梳理如下(表1):



将表格中的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可以明显看出女性在问卷调查中的各项量化指标中的百分比都高于男性,女性使用微信表情更加积极、活跃。(图7)



微信表情的用户使用

满足及使用行为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操作流程


本文认为半结构式访谈适用于分析了解抽象、复杂的问题。针对用户的表情使用行为和心理特征,对受访者进行45-60分钟左右的半开放式访谈,在与受访者就研究主题的深度交流中,探究用户表情的使用心理、使用动机及其满足程度。


(二)研究假设模型的构建


本研究在参考以往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需求研究-满足研究-问题研究-解决对策”为主要的研究分析思路,本文认为微信表情的用户使用行为和使用心理,符合使用与满足理论模型。在微信表情的使用态度测量上,则以国际上新媒体用户研究中常用的理论模型之一的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提出本文研究假设:微信表情的用户使用发展符合技术接受模型。此外,还引入同伴压力、互动话题、互动对象三个变量,探寻媒介接触的个人特性、社会条件、同伴压力、态度、互动对象、互动话题与网络表情符号使用与满足间的关系。


依据以上的的理论和研究,本文初步构建了研究假设模型图(图8):



(三)本文研究假设


用户个人特征中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等因素会对用户使用微信表情产生基础性影响,并影响微信表情使用类型、数量;其中青年群体的亚文化偏好会影响用户微信表情类型的选择,并促使用户使用微信表情符号;在社会外部条件中,微 信的使用频率越高,对社交工具的熟悉程度也越高,使用微信表情及其使用频率也会呈正向关系;同时外部条件的同伴压力也会促使用户更多地使用微信表情,尝试更多类型的表情符号。


在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假设中,感知有用性包括:情感表达、语意加强、缓和气氛、节省打字时间等;感知易用性包括:免费、下载更新方便、表情自主收藏制作等;在感知娱乐性方面做出的假设是:趣味性、自嘲讽刺、情绪宣泄等。有用性、易用性和娱乐性三者促成了用户微信表情的使用意向;互动话题与互动对象也是影响用户使用与满足的因素。在制约微信表情使用的因素中,则包括表情的歧义性、表情使用过多造成信息冗余等因素。


(四)微信表情的使用与满足访谈结果分析


访谈与问卷调查初步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在人口统计学的基本特征中,高校学生的年龄、专业领域和性别等三方面的因素均会影响到表情符号的使用,但性别因素对表情符号使用的影响较为明显,此处以性别差异作为分析重点。


1.性别及社会外部条件对表情使用的影响


本次访谈的结果与之前的问卷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女性普遍有自己的网络亚文化偏好, 女性在微信表情的使用数量、类型上比男性更加丰富;在使用意向和实际发送数量上也比男性更加强烈、频繁。因此而带来的使用感受中,女性的微信表情使用满意度明显高于男性群体。


2.微信表情使用动机分析


(1)亚文化偏好促使用户收藏相关表情


在所访谈的高校学生群体微信用户中普遍存在着亚文化偏好,包括阿狸、暴走 漫画、宋民国、乖巧宝宝、Emoji等网络亚文化形象受到不少受访者的喜爱。而且 女性比男性更加明显和强烈。既有的网络亚文化形象偏好会促使用户收藏、下载并 使用与其亚文化偏好相关的表情符号,但很少主动搜索相关的表情。


(2)同伴压力促使用户使用、更新表情


同伴压力是促使用户使用微信表情的重要原因,包括影响用户主动使用表情、 主动收藏、下载更新现有表情,拓宽表情使用类型。


3.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表情使用动机分析

在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用户表情使用态度访谈过程中,微信表情的有用性、易 用性和娱乐性均促使用户积极地使用微信表情符号。


(1)微信表情的有用性分析


微信表情的有用性体现在:能够软化聊天的语气;形象、生动地表达当下的情绪、情感;活跃聊天的氛围,使对话更有意思,这三者为表情使用的主要心理动机。其他原因还包括:增强语气、作为语境化线索(开始或结束对话)、传达自身的幽默感和机智、节省打字时间等。在对长辈的使用表情时的原因主要是表示认同、示好和尊重。


(2)微信表情的易用性分析


微信表情感知易用性 主要体现在免费、自主收藏制作、表情多样化细分等三个主要方面。其他还包括下载更新方便、表情预览等。


(3)微信表情的娱乐性分析


在感知娱乐性方面,受访者均表示会收集并发送好玩、有趣的表情;多数受访者表示会使用表情传达自身的幽默感和机智; 斗图的乐趣在于共享表情、活跃群聊的氛围等。部分受访者表示,会收藏并使用比较“污”的表情,这些表情涉及性暗示、引诱、恶搞等因素。


(五)微信表情使用满足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互动话题对微信表情使用的影响


在互动对象和互动话题对表情使用的影响中,互动对象的影响明显高于互动话 题。高校学生微信交流的话题主要涉及学业、情感、工作、社会问题和生活琐事等几个方面,他们在讨论情感、生活琐事等话题时,具有较高的表情使用意向,在讨论工作、社会问题时表情使用意向较低,但实际的表情发送数量区分较小。


2.互动对象对微信表情使用的影响


互动对象因素对用户表情使用的影响较大。受访者表情使用的主要对象依次是在校同学和校外朋友,受访者会因为“亲疏远近”的关系区分使用表情的类型、数量、“尺度”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