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我刚出道的时候,当时在新加坡刮起的是“考察团””热潮。
1992年,在邓小平提出“我们应当借鉴新加坡的经验“之后,中国大陆许多地方政府纷纷组织考察团,到新加坡考察招商引资、经济规划与工业区建设、城市治理等等,以致后来苏州工业园区应运而生。
后来,苏州工业园和新加坡“软件转移”办公室成立之后,各地政府到新加坡的考察团就相对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级招商团,有省长率团的,有市长率团的,也有县长、区长、小型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率团的,带着各类工业、商业、城市基础建设等项目,到新加坡来招商引资。
30多年后的今天,尽管这类招商团还有不少,但逐渐的,出现得越来越多的是各类研学团——从高校组织的企业家研学团,到企业主、老板们自发组织的研学团,几乎可以用“络绎不绝”来形容,仿佛回到了90年代中期的情景。
就在一个星期前,我刚给长江商学院EMBA同学们的一个研学团讲关于“东南亚的资源、商机与挑战”。
国际产业的五次迁徙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一两年来,不断有新老朋友问我,现在的经济怎么这么糟糕?过去几年还风生水起的行业,到了现在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钱越来越难挣。
我想,这有许多各种因素,包括经济周期的影响,也包括产业转型、更新换代的影响。
先说国际产业的五次迁徙。工业生产肯定寻找生产要素价格更低、生产性价比更高的地方。这是无法规避的大趋势。
第一次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从英国向法国、德国、北美迁徙。
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从美国向日本和联邦德国迁徙。
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从日本、德国向亚洲“四小龙”、部分拉美国家迁徙。
第四次是20世纪90年代,向中国大陆迁徙。
第五次就是现在,正从中国大陆向东南亚、印度、墨西哥等地迁徙。
(60年代的新加坡。图源:NAS)
这些产业的迁徙,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每一次转移,都是一次大洗牌,能够适应并成功转型的,便是完成了一次大升级。比如新加坡,六七十年代,纺织业举足轻重,我家就靠着一台缝纫机,父母两人加上我们三个小屁孩,在家给小工厂缝制婴儿服装,挣点儿碎银养活一家五口。
现在呢?还有可能靠这个在新加坡养家糊口吗?
不可能。
因为生活成本上升了,生活水平也上升了,人们的需求提升了,那些低附加值的生产行业不再能符合人们的需求了。
产业必须升级
产业升级必定带来阵痛
所以,产业必须升级。随着产业的升级,低附加值的产业只能往外迁徙。所以,当新加坡经济从人力密集型转型到资本密集型(如石油化工)、知识密集型(如电子)的时候,纺织业就只能往外迁徙。
这个现象,20年前我在中国大陆沿海就见过。当时,温州的一些低层次的工业企业,已经开始向江西、内蒙等地转移,把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腾出来,留给高附加值的工业行业,如电子、精密机械。
因此,在我看来,现在的“第五次工业迁徙”,从中国大陆往东南亚、南美等地迁徙,十分正常。
关键不在外移,而在两点。一、是否能吸引高附加值的行业迁入,填补空白,并提升当地人的价值和收入;二、产业升级必定带来阵痛,当地是否有能力、有机会、有时间提升劳动力,让劳动者具备驾驭新行业的知识与技能。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难理解,为何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在苏州说,“考虑到劳动人口的潜能和城市化之后的高质生产力,中国经济仍有相当的发展空间”。也不难理解,为何李显龙也说,“新加坡仍对中国的未来具备信心”。(李显龙11月25日访问苏州工业园。图源:李显龙FB)出海东南亚
我们经常说“企业出海”,实际上,“出海”可以分为三类:产品/服务出海、制造出海、模式出海。
产品或服务出海:就是传统的货品贸易、服务贸易。主要产能、人员仍放在中国国内,依托国内供应链的成本优势、成熟生产工艺与技术能力、政策红利等。
(汾酒在新加坡设销售网点,就是典型的产品出海)
制造出海:由于受关税、运费、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将产能转移至人工、水电、土地、所得税等综合成本较低的区域,目的是打破贸易壁垒、优化供应链效率和提升成本管控能力,同时缩短订单交付周期,扩大海外市场覆盖面。一个例子就是中国的申洲国际。网上关于申洲国际的资料很多,大家不妨自己找来阅读。
模式出海:将品牌、产品、管理模式复制到海外,在各区域搭建销售网络,载叠加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发展战略,以规模化和体系化实现本地化建设,降低出海业务对国内业务的依赖度。一个例子就是海底捞。这个大家想必很熟悉了,本文不再赘述。
东南亚的人口红利
许多中国企业出海,首选东南亚。这也是这么多研学团选择到新加坡探讨出海的原因。
东南亚的一个特点是,人口年富力强,而且在增长中,不但能够提供大量劳动力,而且,东南亚中产人口每年平均增长5%,到了2030年,预计65%人口进入中产阶层,形成重要的消费市场。
继中国大陆之后出现人口红利的,一个是东南亚,一个是印度。这个时机不能错过。
中国这几年在讲“内循环、外循环”兼顾,在目前微妙艰巨的国际形势下,东南亚无疑提供了个“外循环”的好市场。
东南亚的后发优势
同时,中国人很熟悉的一句话“新中国用70余年时间成功实现西方300年的工业化”,很有可能也在东南亚重现。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目前有点像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可以利用世界上已有的技术、资本、管理经验、市场组织,免去前期成本,包括时间成本,来带动经济发展,并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再从工业国向科技国的升级。
中国企业出海选择东南亚的另一原因,是东南亚国家各有不同特点,能与中国企业形成不同的互补。
为何考虑落户新加坡
我们来看看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一组数据。
过去几年,全球吸引外资总体是下降的,包括美国。但东南亚地区是上升的。
而且,以人均吸引外资金额来看,新加坡高达2.6万美元,是美国的近30倍,东南亚的81倍!
如果把东南亚其他国家和新加坡细分,就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
2023年,新加坡吸引外资增长13%,而东南亚其他国家则是萎缩19%。
换句话说,新加坡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东南亚招商引资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
同样的一组数据,我们看到,新加坡2023年吸引的外资,仅仅比中国大陆略低一些。
为什么新加坡能做到?
简单说,几个关键词——自由,开放,讲究契约精神,与国际互联互通程度高,劳动力素质高,亲商与法治环境等等。
这些例子很多,我就举两个例子——第一个,“劳动力素质高”。
可能有些人不以为然,你这不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吗?
还真不是。我说的“劳动力”,指的是总体的劳动力,包括占新加坡常住人口五分之一的客工。
本地人就不说了,仅仅以客工为例,在新加坡的客工肯定是全东南亚素质最高的客工。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在新加坡的中国客工、菲律宾女佣、印尼女佣,也是经过挑选的,有不少是选不上的,根本进不来新加坡打工。
如果连客工都是本区域最高素质的,你说,“劳动力素质高”这六个字,你还认为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吗?
第二个例子,“讲究契约精神”。
2020年3月,全球口罩紧俏,有些国家和地区于是禁止口罩、防护服等物的出口,包括印度、台湾地区。新加坡有一家3M口罩生产工厂,但是,政府并没有禁止3M继续出口口罩,也没有征用它的生产线。为什么?
李显龙夫人、时任淡马锡控股总裁何晶说:“作为贸易国和全球制造业中心,新加坡坚持原则,不干预、不封锁、不征用外商的货源。这是对契约精神的尊重——契约是商业的命脉,尊重契约是新加坡受世人信任的根本。”
商贸与投资的一大基础是契约精神。有契约精神,有可预见性,才有投资。全球富豪们之所以选择出海新加坡,讲究契约精神,是个十分重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