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招商引资内参
原:招商引资内参(ID:zsyznc)。招商引资首席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否科技  ·  轻薄是未来?腰线十几块?N4 去哪了?AI ... ·  2 天前  
爱否科技  ·  【爱否】OPPO Find N5 ... ·  2 天前  
爱否科技  ·  荣耀 Magic V4 ... ·  3 天前  
爱否科技  ·  4499 元起,iPhone 16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招商引资内参

中央党报严正呼吁:坚决遏制内卷式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内参  · 公众号  ·  · 2024-08-13 07:00

正文

【重要通知】招商引资正发生重大转向!取消税收返还优惠政策,怎么看?怎么办?有哪些新思路新模式?我们将于8 月27-31日(周二-周六)在大连市举办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新政解析研讨会,将邀请有关政策和体改方面专家及研究者亲临授课, 了解 课程安排请联系王老师150-1092-1500(手机同微信号)! 招商引资内参导言

日前,以经济报道为主的中央党报经济日报观点评论发表金观平署名文章《坚决遏制内卷式招商引资》,这再次给招商引资释放重磅信号, 传统的互相“挖墙脚”;给予“超常规优惠”,人为制造“政策洼地”;不顾发展实际,产业规划同质化等内卷式招商都将彻底终结,为此, 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 zsyznc )第一时间选取相关信息供参考。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01 金观平:坚决遏制内卷式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作出部署,要求“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 8 1 日正式施行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也明确规定,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要素获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优惠。一系列举措,旨在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各类要素合理顺畅有序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一段时间内,各地“拼经济”,上演抢人大战、抢企大战,招商引资新花样层出不穷。但随着竞争加剧,“内卷”愈演愈烈, 招商变抢商,互相“挖墙脚”;给予“超常规优惠”,人为制造“政策洼地”;不顾发展实际,产业规划同质化…… 种种招商引资乱象,既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引进企业“水土不服”、“候鸟式企业”套利,又加大了地方财政压力,更难以得到真正且持久的经济增长预期,制约了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势的有效发挥。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亟需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破制约因素,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招商引资,求的是“引得来、落得下、留得住”。看似简单的几个字,背后是实打实的理念优化、职能转变、环境友好。一味盲目“拼政策”不可行,地方招商引资还是要聚焦于练好“内功”。

立足自身实际、明确发展方向,研究产业潮流趋势、明确适宜项目,在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同时,不断提高招商引资专业性水平,将地方所能和企业所需精准结合起来,才能把企业吸引过来。要看到,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在经济实力、产业基础、科技创新等方面相对较弱,招商引资时尤其需要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找准自身定位,立足自身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重点等情况实现差异化竞争。

丰富招商“工具箱”。产业链招商、订单招商、园区招商等,都可以成为吸引优质项目落地的方式。要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的制度环境,优化全要素保障支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愿意扎根生长。

对于如何平衡好清理违规政策优惠与地方招商引资、相关企业平稳发展的问题,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讲明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企业留出缓冲期,避免对生产经营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说到底,还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要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02 各地苦“内卷式”、“内耗式”招商久矣

招商引资是地方抓经济、强产业的有效手段。各地政府部门通过对政策、项目、人才等资源的充分竞争,市场效率得以释放,经济发展因此提速。

不过在越发激烈的招商压力之下,部分地方政府为争夺项目,加码招商政策,互挖存量企业,甚至内耗成了地方“互害”。其中滋生出的政策无效耗损、“超常规优惠”等问题,不仅加剧了地方负担,更助长部分企业“短期套利”心态,不利于高质量发展。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基层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 2017 年,一大批“霍尔果斯”开头的影视公司忽然大批涌出,“承包”了几乎所有电影电视剧的片头片尾。这个和达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陲小城,短短时间内迅速为人所知,成为当时最火的城市。

那一年,霍尔果斯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 14472 户、注册资本(金) 201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高达 341.6% 288% 。这其中,影视类、文化类企业增长迅速。 2017 4 月,霍尔果斯有 600 余家影视公司,到 2018 4 月,已经增长至 1600 多家,一年间增长了 1000 多家。

吸引众多影视公司“落户”的,正是力度罕见的税收优惠政策。然而,霍尔果斯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没有对当地起到拉动经济的效果,反而借由优惠政策转移大量盈利,使得税收流失严重。

根据《国务院关于 2022 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署重点审计了 2022 年度 18 省、 36 个市县共 54 个地区的财政收支管理情况,并就共性问题延伸了其他地区),发现 55 个地区违规或变相返还税收或土地出让金等 225.08 亿元。

这样的招商引资,只有短期刺激增长之效,既扰乱了市场秩序,最终自身也未必能得到真正而持久的经济增长预期。

同时,由于各地给的各种“好处多多”,还有一些”聪明“的企业就专门干起了“捡漏”的勾当。

它们被称为“候鸟企业”。这类企业就像候鸟一样在各地间短暂迁徙,不做实业,只为补助。这些企业既无法为当地带动就业,也无法带来真正的税收,一旦搬迁,甚至还造成地方的损失。

此外,不少地方为了抢抓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热门赛道的“风口”,在招商引资时不顾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宁可开出过度优惠、不符合当地实际的条件,也要上马新兴产业,结果造成产业之间重复建设、产业同构等。

有专家对南方一些城市调研发现,各城市招商重点均集中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重合度甚至达到 80% 以上。这导致企业间越来越“内卷”。地方保护“土政策”也是“内卷”原因,一些地方人为设置市场壁垒,甚至导致“在海外都有竞争力的企业,竟在某县没有投标资格”。市场分割和产业小规模化,既会导致效率损失和隐性浪费,也会加剧产业同构和价格“内卷”程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