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一文讲透关于DeepSeek的7个核心问题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人生建议:先上车,再调整姿势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全年收入804亿,国内“第2”的游戏大厂如何 ... ·  3 天前  
简七读财  ·  过去100年,这类资产更赚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新课 | 病毒来袭,免疫系统能帮我们做什么?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20-02-20 17:32

正文


新冠肺炎疫情是大家目前最关注的事。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有些患者经过治疗已经痊愈离开医院,有些患者能居家自愈,然而有些患者却病情危重,这是什么原因?

同样一个病毒感染的患者,有的是轻型,有的是普通型,还有的是重型, 这与个人的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新冠肺炎病死率比较高的患者主要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老年人抵抗力较差,免疫状态不那么好,而有基础病的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期间可能会加重基础病。

实际上,当病毒入侵时,身体内部的免疫系统是在与它进行一场隐秘的战争。免疫系统是如何与病毒做斗争的?

简单来说,病毒为了繁殖必须进入宿主细胞,利用细胞中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这就迫使细胞放弃原来的功能,成为一个生产病毒的工厂。

细胞(粉色、蓝色)上培养出来的新冠病毒(黄色) 图片来源:美国卫生研究院(NIH)官网
但是病毒的诡计不会轻易得逞, 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病毒,并拉响警报。 身体会释放抗病毒物质,未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会提高警惕,严阵以待 。那些已经感染病毒的细胞则会选择自杀,这种天然的过程叫做细胞程序化死亡,也叫细胞凋亡。

受感染的细胞进行这种有秩序的自我毁灭帮了免疫系统一个大忙,因为猛烈的、爆发式的死亡反而会把病毒颗粒释放出来,而不会消灭它们。

这些细胞是如何进行自我毁灭的?

人体需要依靠细胞之间的信任才能正常运行, 一旦细胞受感染或者受重创无法修复,身体就会“期待”它发出信号 。在大多数细胞表面,都有一种叫作I 类MHC的分子,一旦细胞被病毒感染,I 类MHC 分子就会与特定的多肽结合,告知免疫细胞:“我们被病毒感染了,求助,求助,请马上杀死我。”于是,免疫细胞就会来了却它的心愿。

不过,病毒也很狡猾,它会劫持这套标记系统,避免MHC 分子发出警报,结果,感染性疾病会继续恶化。
新冠病毒。冠状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球状或椭圆形,病毒上有规则排列的突起,形似皇冠而得名冠状病毒。图片来源:美国卫生研究院(NIH)官网
为了进一步确保这些感染了病毒的细胞被彻底消灭,特异性的自然杀伤细胞会攻击并摧毁这些感染细胞。

但战胜病毒不止这么简单,病毒是会大量复制、繁殖的,它会不断地侵染细胞,以上的对战也会不断重复,难分胜负。如果这个仗打得火热,免疫系统就会告诉你一声,向你的身体发出信号。 这个信号,通常就会表现为炎症

炎症是免疫系统的一种正常反应,未必是一件坏事。假如免疫系统不给你“炎症”这个信号,你就不会知道自己体内正在被病毒感染,跟没事人似的,不去干预和治疗,只能导致病毒感染恶化。随着免疫系统的抗争结束,炎症也会慢慢消退。

可是,如果一直不消退怎么办?免疫系统只能和病毒一直对抗。这个时候,某个器官的细胞死亡过多,就会影响器官的正常工作。 在消灭病毒的同时,身体其实也在拖累自己,免疫系统的过度努力会让自身处于崩溃状态 ,最终,患者有可能死于身体无法继续运转。

所以免疫是把双刃剑,它也有缺陷。现在一些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体内出现了“炎症风暴”,它是轻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转换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病毒量大,就会出现比较剧烈的局部斗争,造成局部炎症、细胞损害,这就是炎症因子风暴。主要是人的免疫系统,针对外界的病毒和一些感染的诱因“不分敌我”,过度反应造成对肌体的伤害,这个时候病情可能恶化。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轻症患者会突然病情加重去世的原因。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蔡小川/摄
现在新冠肺炎流行,在疫苗和特效药研发出现转机之前, 在病毒入侵之前,提前预防, 增强免疫力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比如每天加量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证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不节食、不减重,规律作息,充足睡眠,每天累计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以及切记戒烟戒酒。

除此之外,知识也是一种免疫力。 三联中读和重庆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免费音频课程 《免疫系统漫游指南》 ,主讲人 姚颖博士 将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组成,面对病毒和细菌时,它是如何应对的以及抗新冠药物和疫苗的科普等多个方面, 揭开这个人体防卫网络的秘密,为你提供一堂免疫学必修
👆 点击试听小课 《免疫系统漫游指南》

🎙
小课主讲人


姚颖 重庆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曾在多家媒体兼职文化记者, 策划中文版图书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 ,本书在豆瓣评分9.4,它为大众读者精炼地总结了免疫系统的核心特征,内容前沿,是难得的通俗医学佳作。

订阅课程你将收获什么?
1堂必修的免疫学科普课
70分钟人类免疫系统漫游之旅
60分种有关抗新冠药物和疫苗的最新科普
1次了解身体的秘密不可或缺的机会

课程目录

01 发刊词 | 面对病毒,我们最先信赖的是谁?
人类对免疫的认识从何时开始?比起古人,我们的认知进步在哪?
02 功能 | 为何说免疫系统是我们活下来的第一个原因?
免疫系统的管辖范围在哪里? 免疫系统面对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03 遭遇细菌 | 免疫系统是如何层层消灭细菌的?
细菌能从哪里溜进身体?它会遇到身体中的哪些屏障?
04 遭遇病毒 | 险恶的病原体是如何操纵免疫系统的?
“炎症”是免疫系统给你的信号? 为何有些细胞会选择自我毁灭?
05 先天免疫系统 | 它是如何将病原体入侵的信息反馈给身体的?
早期免疫预警系统做了哪些工作?先天免疫系统确认哪两个问题后,会使细胞从四面八方赶来?
06 适应性免疫系统 | 为何它能实现对病原体的精准打击?
为何启动适应性免疫的时间和程序很严格?它与先天免疫系统有何不同?免疫系统为何能记住它的历史遭遇?
07 缺陷 | 身体中“无辜的吃瓜组织”为何会遭到重创?
免疫缺陷疾病、炎症、自身免疫病、过敏症是如何引起的?
08 疫苗 | 谁是发明疫苗接种第一人?
能够抵御天花的“人痘接种”法有何历史?疫苗是如何诞生的?
09 加餐 | 张林琦: “新冠”疫苗何时能上场?
10 加餐 |“新冠疫苗研发永远有必要,人类不能总被病毒追着打”
11 加餐 | 新冠康复者血浆疗法: 新希望
12 加餐 | 抗击新冠,瑞德西韦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