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激烈,工作内卷,打工人在各种缝隙中艰难生存。不少应届生,6月份毕业至今,还未找到满意的工作。
我最近在帮团队招人,发现求职市场上的人很多,但是令人比较满意的很少。或许优秀的人都在岗位上战斗,市场竞争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促进作用,留在求职市场上的,大部分是还没想清楚,或者刚毕业的新手。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生物科研服务公司,招聘的岗位是技术销售,要求硕士学历。求职难,找到合适的人也很难。在此,我梳理下一些求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供那些还未想清楚的朋友们作为参考。
都说现在工作难找,其实工作机会还是挺多的,只是自己满意的工作可能不多。有一些工作可能就是个坑,要避开,也有一些工作其实还不错,只是自己没想好要不要做。如果不知道什么工作好,那就简单判断,对方是不是大公司,能进大公司就进大公司。
1、先工作,再调整
第一份工作优先考虑大公司,进去见见世面。其次考虑创始人比较牛的中小公司,博个未来成长的机会。接着考虑学习机会比较多的公司,为未来铺路。最后考虑只要是份工作,收入够养活自己就行。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人的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不同公司,能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自己可以先往能满足自己高需层次求的公司投简历,如果试了几次都不成功,再逐渐降低要求。
如果你想要一个薪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都满意的工作,根据经济学供需平衡原理,自己得具备相应的能力作为交换。
所以大可以把感兴趣的岗位,设一个梯度,从高往低投,面成功了,就先进去工作。在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当能力超出所在岗位,有机会到更好的平台,再考虑跳槽。
2、保持乐观
面试的过程,就像销售的过程,只不过销售推销的是产品,面试推销的是自己。有推销,就有拒绝,新手销售容易因为被拒绝而失去信心,面试者同样如此。
我遇到一位硕士,去年毕业到现在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兼职送起了外卖,他说他是食用菌专业的,很多工作都没他的机会。他原本想待在东北,现在把眼光放往全国,哪个城市,只要有合适的岗位,他都愿意去。我在他身上感受到的不是积极进取,勇于尝试,而是一股浓浓的消极悲观情绪。他认为自己的专业不好,好的岗位看不上他,所以现在他什么都能接受,销售工作也愿意干(暴露出销售并不是他的首选,可能内心也不喜欢)。
当面试者不能正确看到自己优势,陷入悲观的时候,面试官是不喜欢的,没有公司喜欢把悲观的氛围引入内部。何况,销售岗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来做的。
有些人会去找一些面试技巧,掩盖自己某方面的不足,比如通过话术技巧,掩盖自己专业能力上的不足。这样的操作,往往弄巧成拙,入职了才暴露工作上的不足,那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用人单位的时间。有不足不可怕,用人单位也未必在意,有些岗位是来了就必须能上手,也有一些岗位,用人单位愿意花时间去培养人才。真诚是必杀技,只有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才能找到互相都能接受的工作。
1、人际交往能力
说话是否利索,为人处世是否做得好是加分项。
面试者在考察这方面能力时,一般不会直接问你社交能力怎么样,而是会问:
①你有没有当过班干部或者学生会负责人。
②你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有加过相关的社团或者组织吗?
③你有没有参加过同学会,自己喜欢这种形式的聚会吗?
④你有没有对象?如果她问:“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救谁?”你怎么回答?
⑤你有没有参加过演讲比赛,或者在公众面前发言过,能否具体说一下?
⑥你有没有销售经历?
销售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当你意识到面试官在考察你交际能力时,可以主动引出话题,如果有过销售经验,或者类似的与人打交道的成功经验,在面试中都可以说出来。要避免因为话太少,让面试官误以为你不善言辞。
2、是否具备专业技术
在科研服务领域当销售,客户基本都是硕士、博士、教授等高学历人群,如果不懂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识,跟他们很难交流。特别是卖高通量测序、分子实验、细胞实验等服务产品的销售,对技术的要求就更高,你如果不懂一些技术,客户基本不愿意搭理你。
在简历上,面试官就会做出筛选,找到专业相关的。当然,不代表市场营销、生态学、环境工程等就不考虑,当缺人或者销售所负责的产品线(如吸头等耗材类)不太需要技术知识时,也会考虑。
面试官一般会问的问题:
①介绍一下你做过的研究课题。
②介绍一下你掌握的实验技术。
3、学习能力如何
专业知识不够,也没关系,如果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方面的缺点是可以弥补的。通常面试的时候,问题都不会太直接,不会问:“你学习能力怎么样?”而是会拐着弯地问:
①你四六级分别考了多少分?
②你有发过sci吗?是自己写的吗?
③有没有什么通过学习获得的技能?
4、稳定性
销售是一个需要积累的工作,需要时间去学习产品知识,积累技巧,积累客户,最终才能游刃有余地把工作做好。考察一个人的稳定性,要看他是否对这个工作感兴趣。如果他不感兴趣,他的真实目的是想随便找个班上,赚点钱,同时准备考研或者考公,那这份工作是不会干得长久的。
面试官通常会问:
①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②为什么不去考博或者找技术岗?
③你是哪里人,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城市工作?
④对象是不是也在这里?
⑤你家里人对你找销售的工作是支持还是反对的态度?
⑤你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
5、抗压能力
销售面对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客户的拒绝,还有收入不稳定等带来的压力。
面试官通常会问:
①试用期**月,试用期期间没有奖金,是否能够接受?
②平时会不会运动身体?(运动可以减压)
③有没有什么坚持下来的兴趣爱好?(有余闲的人,通常做事效率高,抗压能力也强)
6、是否能吃苦
一些销售岗是比较辛苦的,要加班加点回复客户信息,解决客户问题。
一般具有韧性的人,也比较能吃苦。
面试官通常会问:
①令你印象最深的挫折是?你是怎么克服的?
7、态度端正
我让公司人事帮忙发布了销售岗位的招聘需求,邮箱收到许多邮件,打开一看,对方是要找技术岗。我改用招聘软件,直接找一些面试者聊,有些人一听销售岗,先问工资,然后问是不是正常双休,还有的回:可以考虑一下。
当一个人内心嫌弃一份工作,他是不可能做好这份工作的,即使给再高的薪水,也做不好。
我和同事一起面试了A硕士,问了高通量技术,他说不了解,二面的时候,又问了同样的问题,他还是不了解,都不去查一下,甚至二面的时候都没打开过我们公司的官网,对我们公司知之甚少。他说自己的优势是做事情之前会充分准备,态度比较认真。我问他:“你说的和做的好像不一样。”他说同时在面很多家公司,这次没准备好,试图搪塞过去。
现在网络都很方便,查什么都很快,而且面试的时候也没有说不允许带笔记本,可以把查到的记录到笔记本,然后翻开来念,让面试官知道,你至少是有备而来,至少态度端正。
有位四川的小女生,就很专业,她投递过来简历后,另外发文字描述了自己的优势,表露出很强的求职欲望,面试下来,大家对她的评价都很高。我们招的是硕士,而她是本科,她用自己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上的优势以及端正的态度,有效弥补了学历上的弱势。
1、讲与目标岗位相关的内容
面试的是科研服务的技术销售岗,那就聊相关的内容。不要去讲研发岗,更不要询问公司有没有招研发人员。不同岗位,有不同的人负责招聘。销售负责人招聘销售,研发负责人招聘研发。
2、清晰自己的选择
面试了一位女生,她导师原先是复旦的教授,后来去其它学校任职了。面试的时候,同事问她为什么毕业到现在,3个月了,还没找到工作,她说尝试考博,也投了研发岗,目前还没成功。同事感觉她目标很不清晰。
我之前在复旦读博的时候,和她导师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候学院请他来和博士一对一见面交流,我和他聊了很久。我想帮他学生解决一下就业问题,作为回报。于是给她争取了二面的机会,让她做个PPT,好好梳理下,内容包括:自我介绍、课题介绍、对我们公司的认识、所面试工作能给她带来的意义、职业规划、工作稳定性情况说明。
这相当于是泄题了!
她二面的时候也讲得很好,顺利通过了。
可是当我让人事给她发offer,并且限制当天回复(极限施压),她回答跟做技术支持的师姐交流了,感觉还没准备好,还没做好高强度工作的准备,对未来继续读博还是工作,也还不清晰。
只能说我自作多情了。当一个人自己没想清楚的时候,他没法说服自己,更没法说服别人。而我却试图让她拿着讲稿骗过自己和别人。
3、多讲事实,少提观点
在面试一位小伙子时,我让他总结自己在销售、专业技术上的优势,并说一下自己能否稳定地做好这份工作。
小伙说:我觉得自己能在销售上做得好……我在专业上肯定会好好学习……我已经在这里租了房子,签了两年。
很多人面试的时候喜欢讲观点,事实上在面试官眼里,你无非就是把他的问句改造成了肯定句,信息非常有限,非常地虚。吹牛是不用打草稿的,只要胆子大,你可以说出各种观点,各种“我可以”。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最好摆事实,举例子,多讲讲自己做过什么。像小伙第三点就说的还可以,他讲的事实是自己已经在这租了房子,至少待2年。他女朋友已经在这里找到工作,这个事实其实也可以用来回答关于稳定的问题。
我向小伙介绍,
要讲事实而非观点,这样才更有说服力,也更专业。
小伙重新组织语言,讲了他当过兼职销售的经历,讲他做过很多实验。
4、讲自己能力圈的事,不讲太远的可能
我经常遇到面试者,一聊到规划,就说自己3-5年要当上总监或者主管。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事,也不是面试者自己能决定的事,这是超出他自己当下能力圈的事。聊这个,只能当是一种口嗨。
每个人都有两个圈,一个是自己的能力圈,一个是自己的关注圈。能力圈是自己即刻就能够得着的,比如找份工作,比如点份外卖。关注圈是自己了解到,但是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比如3年当上总监,比如我现在想让其他部门全力支持我们。
聚焦自己的能力圈,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这样自己的能力圈才会扩大,才可能使原本在关注圈内的事进入能力圈。
5、既展示实力,又保持谦虚
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谦虚,不要觉得你的学历比面试官高,就一副挑东挑西的样子。当然,也不宜太过于示弱,如果没把自己的实力展示出来,面试者怎知道你能否做好这份工作。
6、不要讲前东家的坏话
有些人是离职了,找新工作。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讲前东家的坏话。随便吐槽说坏话,只会暴露自己不知足,难相处,谁知道你入职后能干多久,离职了又会不会四处说这家公司的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