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熊亮这个名字,你仅有路人感,此文会让你结识他,一个才华多维、不认识会倍感可惜的人。如果你已经很了解熊亮甚至是忠粉,他三年磨一剑的这套《游侠小木客》,绝对能在开学季,成为分分钟捞回心灵放飞孩子们的利器。
这是中国首部奇幻绘本文学作品,同时也令很多业界人士感到,熊亮又将创造一个中国原创童书的巅峰!
对于已经很熟悉、很喜欢熊亮的朋友们,在今天的文字里,他的身份又变了,他是首部“奇幻+绘本”文学作品《游侠小木客》的创作者熊亮。
▲《游侠小木客》内页
尽管我们知道,熊亮是拥有多维度超高才能、自由勇敢几乎不给事业设边界的人,可是每一次他做出新的东西来,我们还是忍不住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倍感惊喜。
前不久,我们推荐过一本熊亮的
《中国童谣》
,很多人由此知道,他是非常非常知名的绘本画家和作者,他是能教大人孩子画出超棒画作的老师。
再之前,在“
识字图书推荐
”
中,熊亮那本《好玩的汉字》,被全职妈妈身份的作者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
《好玩的汉字》内页
1980年,5岁的熊亮第一次拿起画笔,画出了人生第一幅画,彼时,中国的儿童读物是连环画;
1992年,16岁的熊亮完成第一本绘本《鲁迅选集》,彼时,尚未有独立作品出版的概念;
2002年,27岁的熊亮开始画自己的第一个绘本,彼时,中国原创绘本刚刚萌芽;
2014年,39岁的熊亮画出了《二十四节气》,此时,中国的绘本开始走向世界;
2018年,42岁的熊亮进入安徒生插画奖短名单,作为代表中国绘本创作最高水准的艺术家,他离最高大奖的承认越来越近。
熊亮的绘本之路,是中国绘本之路的缩影;熊亮的创作之路,是中国绘本走向成熟之路。
熊亮在当下中国原创绘本领域的成就,真像是一座令人称奇的山巅,他也自然被视为“奇人奇才”一个。
奇在这个自诩没学过一天美术课的“野路子
”
创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的课堂上执起教鞭已经七八年,自己出版的作品已经半截身子高,麾下孩子们的创作成果,也已经结集为一本《中国童谣》,或者被民谣歌手莫西子诗用作唱片封面这种。
▲
民谣歌手莫西子诗带领“小木客”们,弹唱《游侠小木客》中小木客出场时哼的歌。
奇在国内随便哪个搜索工具,“中国原创绘本”关键词敲进去,排除广告,点开第一条读到的内容,几无例外都能看到熊亮和他的作品赫然在列。
奇在除此之外的熊亮,还是散文、诗歌、童诗、童谣等纯文学创作,以及音乐、武术、徒步探险、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推崇者,甚至同样在这些领域身怀绝技、研究颇深。
他在电视访谈时笑言,《楚辞》不难,因为也姓熊嘛。原来从姓氏讲,熊姓原是楚贵族姓氏。《一席》演讲他又透露,执掌《汉声》杂志43年的黄永松是前辈。再看他的作品取材,也知道熊亮在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根基不差。
微博上,
有人
转评了@武术史这条微博:“经典回顾,电影中的十大武术宗师之,嘉纳治五郎,赶上了日本发达的好时代——武术家的成就,也跟国运息息相关。PS,他有两个著名的徒弟,一个叫姿三四郎,一个叫鲁迅。”
并且@熊亮说:“多有意思的电影题材啊”。附带的其他评论是:“ 怪不得鲁迅当年把人喷成狗,愣没人敢上门削他呢”“据说鲁迅已熟练掌握中拂、内服、站力摔、诱摔、擒拿技等多种技法,是当时33人中的佼佼者”。
熊亮接茬说:“鲁迅虽然瘦,为人为文倒是有武者气,可能理解很深,练得不知道”。
这条微博里的熊亮,至少:一、爱武术并有研究——他实实在在兴致勃勃地推广着咏春拳;二、感兴趣电影创作;三、“练得不知道”这表达,绝对是熊亮非常有辨识度的创作语言之一,一如他的画风清晰可辨。
果麦创始人路金波,除了被熊亮的绘画吸引,同样被《游侠小木客》的独特语言风格击中,果断放手让熊亮按他自己的想法呈现作品。
▲
《游侠小木客》内页。睡梦中……这种事情,狗也许不会说,但会一直放在心里。
《游侠小木客》确实有不少“练得不知道”风格的语言,自带“四两拨千斤”“意味深长”“含义隽永”的语言力量。
熊亮的影视缘,可能多年前就结下。犹记得接受电视媒体采访,熊亮称绘本创作为“纸上戏剧”。后来,《小石狮》等被成功制作成动画片。如今,他这样定义绘本文学:
身兼小亮人的CEO,在盛行大IP的时代,才华出众、不为事业设限的他,《游侠小木客》自然不会为某一种形式局限。
这也让无数人期待,未来两三年里,当12本陆续出全,《游侠小木客》极
可能
将是下一个《哈利波特》或《哪吒》横空出世。
有人称:如果说《中国童谣》里的熊亮,更像一位鼓励多元创作的前辈;到了《游侠小木客》,熊亮变回了一个无所畏惧的“新人”,“新人”带来的,是一种在中国还很新鲜的文体:绘本文学。
这和熊亮自己对《游侠小木客》的定义如出一辙。被给予各种赞誉的这份新作,也确实堪称东方“哈利波特”、《山海经》版《爱丽丝漫游奇境》。
严格说来,它是首部“
中国
原创+奇幻+绘本文学
”
作品。比“绘本文学
”
四个字还要难得的,是奇幻的、中国的特色。
这套书真是画面美得结结实实、传统文化底蕴充足、图文想象力飞扬、语言文气隽永、故事古老又新奇。
它如同绘本一样,有连贯的配图,但又不像绘本那样,由图画引领阅读主线,而是以文字构筑一个完整、有体系的故事,而且充满浓郁的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气息。
很多古籍都记录有《游侠小木客》里形象,
像《山海经》《酉阳杂俎》《太平广记》还有《管子》的《水地篇》,
但都是碎片的、单个的。是熊亮把他们汇聚在一起,并美美地画出来了。
▲
《游侠小木客》内页。“云收雾卷,迷人知返”。
它像桥梁书,面向7岁以上可以独立阅读文字的孩子,但又比桥梁书更有美感,甚至每一幅画,都超有镜头感,还是IMAX级的画面质感。
画面里的人物形象,都在古籍中有据可查,画面里的建筑造型,甚至经过实际建模,在现实中完全可实现。
▲
《游侠小木客》的建模&绘画
《游侠小木客》中的“木客”,取材于古典文学《桃花源记》《太平广记》《庄子》等。他们是桃花源的古居民,久居神地,经过上千年的演化变成了“木客”。
他们身形矮小,和人类孩子差不多高,从头到脚都穿着植物纤维编织的连帽套衫,手指粗长。精于手艺,退耕还林,将房屋建造在树上。保持着春秋战国前的神巫文化,崇拜山鬼女神,信奉自然主义。
《游侠小木客》书写的是一系列发生在桃花源的冒险故事。主人公小木客喜欢四处冒险、行侠仗义,生活在令人类向往的桃花源。有一天,善良又充满好奇心的人类女孩小羽误入森林,可木客家族有规定,禁止与外界人类有来往。
经历重重难关的小羽,最终得到小木客的帮助,幸运地来到传说中的桃花源。小木客也在小羽的陪伴下,打破束缚,增加了森林族群之间的友谊,成为一名真正的“游侠”。
▲
熊亮如此定义“游侠”:崇尚自然主义,爱自由,好奇心足,充满爱,最重要的是
永葆
童心。
▲
绿色字体的歌词,正是莫西子
诗带着“小木客
”
们演唱的《
小木客之歌
》。
熊亮有意将这个夏天的童话故事,选择在世外桃源里展开,开篇承接的正是《桃花源记》全文。
就像爱丽丝漫游的奇境、《纳尼亚传奇》里的衣柜、《哈利波特》里的9¾站台、《彼得潘》里的永无岛,在熊亮的创作里,世外桃源通向的,也是一个永恒的童话世界。
书中的山神、精灵、森林土著、世外仙境,共同完成了一场精彩冒险。
个个形象鲜明、生动饱满。
▲
《游侠小木客》中世外桃源全貌。
▲
石生人是一个巨大的山体精灵;靖人来自于《山海经》,靖就是最小最小的意思;另外是各种植物精灵。
▲
太岁来自于《列先仙传》;林生人是森林中的原住民;屠龙族来自于庄子,比单本《屠龙族》构建的世界更能完整;梅雨怪来自于《堕雨儿》。
这些画和故事,大人读来也是心生欢喜。还有不少时候,“一滴,湖渊之深;一尘,山岳之构”“上树观日月、择高而望”这样的故事语言,让成人读来也是掩卷沉思。
所以,很多大读者说:“这是像《哈利波特》《安徒生童话》一样,大人孩子都适合阅读的童话”。
熊亮和团队也深感如此,于是,新书发布会那天的大屏幕上,有了“《游侠小木客》献给永远也不想长大的人”。
它同时也是熊亮闭关良久,在加拿大森林里憋出灵感,揉进许多童年记忆、文学和文化积累,想要对得起“有生之年”这四个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