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福建省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部署,以实事求是、极端负责的态度,高质量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在紧盯群众“深恶痛绝”坚决惩治“蝇贪蚁腐”的基础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从老百姓关注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民生实事入手,选准“小切口”,与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切实让集中整治与老百姓所想所需所盼同频共振、双向奔赴。
为此,我们开设“集中整治·护民利、惠民生”专栏,讲述各级各部门怎样护好村集体“钱袋子”、如何让孩子吃上“放心餐”、怎么破解“陪护难”“陪护贵”等实践探索,切实让群众看到新变化新气象。
群众利益无小事,倾听民声察民情。今年以来,平潭综合实验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深入开展集中整治,持续用好“组团下沉监督”工作体系,组织力量下沉一线摸排问题线索,通过入户走访、流动接访、蹲点调研等方式,直奔基层、直面问题,全力推动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前不久,实验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工作人员魏剑锋等人再次来到君山片区五星村,沿着村里小路,挨家挨户查看村民们是否用上了放心水。“用水难、吃水贵、水质差,曾是这里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我们这次开展‘回头看’的重点”,魏剑锋一边说着一边走进村民翁玉芳的院子里。看到来人,翁玉芳掩不住一脸笑意,她拧开自家的水龙头,高兴地向前来回访的工作人员说道:“现在可方便了,我一整天都能用上干干净净的自来水,不用再去担心突然停水、上哪儿接水了。”
一线走访倾听“急难愁盼”,此前实验区纪检监察干部在下沉走访的过程中,收到了君山片区原流水镇不少村民关于自来水管网老旧的反映,供水不稳定、水质浑浊、水价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们。是否能推动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用上安全有保障的自来水,成了当地村民的期盼。
实验区纪检监察干部到君山片区五星村,回访村民用水情况。(司红宇 摄)
君山片区原流水镇横跨多个村居,供水问题涉及不同地域之间的需求,需要统筹不同职能部门协同推动。为更好地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实验区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人员组团、力量同频、智慧赋能、全域共治”的“组团下沉监督”模式,整合委机关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及村级纪检委员监督力量,分地域、分类别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并联合职能部门建立一方牵头、多方配合的例会协调和专题研究机制,及时推动解决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相关问题,督促项目建设落地。
据悉,君山片区原流水镇区域重新铺设供水管网207公里,覆盖20个村居,用水价格实现同城同价。同时,实验区纪检监察机关举一反三、靶向纠治,对监管部门和供水公司乱收费的责任人予以严肃问责,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中不担当不作为的有关人员追责,并及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从“无法满足周边村民用水需求”到“有效改善辖区内的饮水条件”,这是实验区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具体实事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常态化监督的一个缩影。
科技赋能,监督加力。在坚持下沉一线的基础上,实验区纪检监察机关还注重把科技手段融入监督之中,将全员下沉“线下”监督和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线上”监督贯通融合,拓宽群众参与监督、表达诉求渠道,通过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让基层群众直接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
实验区纪检监察干部到区急救中心了解医疗急救车辆和设备配备情况。(林庆云 摄)
在平潭主岛以外,有小练、草屿、塘屿、东庠和屿头等5座离岛常住3.3万名岛民,其中以老年人和儿童居多,由于交通不便,离岛群众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在小岛上,如果碰上村卫生院无法接诊,看个病还要坐船往城关折腾,太耽误事儿了。”“寻医看病还是有负担,费时费力的,真不方便。”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在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收到多条离岛群众留言,反映医疗资源、诊疗效率、患者负担、就医体验等方面的诉求。
锚定“便民、利民、惠民”坐标,实验区相关纪检监察室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立即开展实地走访,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将群众呼声反馈到职能部门。同时,把离岛群众就医难问题纳入集中整治内容,持续推进医疗部门整合全区医疗力量,督促医疗机构加速推进远程“大交班”会诊、“千名医师下基层”等工作,架起离岛医疗“连心桥”,打通离岛群众就医“最后一海里”。截至目前,已推动医疗单位向离岛派出医务人员149人次,开展诊疗1087人次,及时缓解离岛群众在就医方面的焦虑。
实验区纪检监察干部在海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
(林庆云 摄)
找准症结解民忧,一枝一叶总关情。集中整治以来,实验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运用“组团下沉监督”工作体系,督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22个,向有关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4份,推动建章立制106项,不断助力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