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退休专栏之后,我最近又开始关注一类新专栏,各种家庭中关于钱的扎心故事。
以前我觉得这些专栏有点絮叨,东家长、西家短和投资也没啥直接关系。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因为感情谈不好会伤钱的,有时候真就是辛辛苦苦投资存了好几年的钱,一个吵架、冲动,啪嚓都没了。
比如像“老婆要给妹妹出 20 万置办婚礼,可是他们就明明过得比我们好,这合理吗?”,或者“朋友们一起出去玩总是我买单,我应该怎么改变这些呢?”。
放下吃瓜心态,这些真实故事背后有些反复出现的坑还挺值得参考的。芒格不是也说了吗,优先吃别人的亏来反思、然后再是自己去踩。
我这里很多小伙伴们都是成家的年纪,或者将来要走上这条路的,跟大伙聊聊我的几个想法吧。
婚姻其实挺麻烦的,因为谈恋爱只是两个人的事儿,但婚姻会参杂进很多其他因素。但如果能避开一些常见的坑,还是划算的,这方面有统计数据,两个人一起生活的成本大约只有一个人的 1.5 倍,相当于凭空多出 50%。
我总结了一下,发现婚姻里面很多矛盾其实是从两个坑来的。一个是优先级问题,一个是沟通模式。
……
这个问题我之前
和大伙提过
,
在我看来,奔着结婚成家去的最佳优先级是,另一半(家) ➡️ 娃 ➡️ 父母 ➡️ 兄弟姐妹,这是一层递进关系。和另一半的关系出了问题,很难有精力照顾子女,更难有精力陪伴父母,再去帮助其他人更是免谈。
这跟给别人借钱不应该影响自己的财务计划很相似。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才可能更好地帮助到身边的人,才可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正向循环。
有的小伙伴不理解,觉得是不是太利己主义了。
其实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你凡事都只想着自己,不顾及他人。优先级本质不是钱的问题。
当你遇到一个问题想不明白的时候,你会优先和谁商量、向谁求助。当你有意见非常开心的事想要第一时间和人分享,你会告诉谁。这个人往往就是你心中的第一优先级。
很多矛盾其实是决策顺序错了,而不是钱本身的问题。
举个平时经常被吐槽的几个例子,比如老公把钱借给朋友,朋友没还;背着家人偷偷炒股亏钱之类的。
很多时候另一半气的不是亏钱这件事儿本身,而是为什么你没有先和 ta 商量
,或者当 ta 的反对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肯再沟通或者作出让步。
优先级不仅仅是资源的优先级,更重要的是意见的优先级。
……
还有一个解决矛盾的思路我觉得很有帮助,分享一下给大家参考看看。
当与父母意见和我们不同的时候,尽可能自家解决自家问题。
不要让男生去和岳父岳母沟通问题,也不要让女生和公公婆婆去解决分歧。
因为沟通双方地位不公平,会给以后埋下很多雷。
举个职场上的例子,有个观点叫「老板不要随便问问题」。
有的时候老板可能就是随口一说“我们这个程序为什么运行不够快?”,他可能自己其实没想太多,就是好奇问问,希望了解一些背后的原理。
但员工就可能理解成,老板在批评我们的程序运行速度不够,赶紧加班加点优化调试,累得够呛。
不平等的对话关系中,建议总会被过度执行,包括错误的建议。
可能双方都不是这个意思,但是说来说去反而变成了大家都不希望的样子。
不过这个沟通模式也是以前面提到的优先级为前提,两个人得先双方之间绝对信任。
用不好有的时候可能看起来会像是推卸责任
,大家理性参考吧。
这就是看了这么多扎心故事以后,我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给大伙整理出的两个想法。
虽然和钱没啥直接关系,但有些隐藏的雷提早排除有时候真的是 Big Win,值得回好几年辛苦定投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