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网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官方网站(www.planning.org.cn),是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建设成果展示的窗口,是规划行业信息分享、学术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反向的猫  ·  尽量不要在公共场合做诚挚的自我批评 ·  22 小时前  
砺石商业评论  ·  活出一条轻松快乐的人生之路 | 砺石观点 ·  4 天前  
讲师成长研习社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99%靠千刀万剐 ·  4 天前  
首板战法  ·  博弈激烈,今天有加速! ·  5 天前  
首板战法  ·  博弈激烈,今天有加速!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市规划

大城市的小确幸,“微更新”需要你的声音!

中国城市规划  · 公众号  ·  · 2017-05-17 20:41

正文

编者按


老城区大拆大建容易伤筋动骨,因此改造更要“温柔细心”。如何通过“微更新”,用小而美的改造,为居民带来身边的“微幸福”,是城市治理面临的新课题。


而微更新这一自下而上的全新模式将非常适合未来老城更新的节奏。



旧城社区,承载了多少人的成长记忆。如今,变得斑驳、沧桑、跟不上时代,可它们仍然是许多人的家园。


如何才能破解旧城社区的困境?如何才能找到旧城社区再生之路?如何才能激活社区自主更新密钥?有什么好方法吗?


“微更新”就是一个好对策,不同于大拆大建的组织和设计过程,得出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成果。


1

何为“微更新”


城市是一种文化的容器,历史与未来是共生的。旧城的有机更新,不但能避免大拆大建,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促进建材的循环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且也是保护城市历史街区和历史文脉的基本路径。



而微更新理念继承了有机更新理论,即在整体保护老城城市肌理和风貌的基础上,强调通过自下而上的动员和居民参与,尊重城市内在的秩序和规律,把握地区各系统的核心问题,采用适当的规模、合理的尺度,对局部小地块进行更新以形成老城自主更新的连锁效应,创造出有影响力、归属感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空间形态。


时至今日,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想通过一次性规划面面俱到地去解决变得十分困难,而微更新这一自下而上的全新模式将非常适合未来老城更新的节奏。


2

微更新理念的呈现方式


与传统的城市更新模式相比,微更新模式弱化了开发商与政府的作用,强调自下而上的更新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四种呈现方式:


(1)资金来源


传统城市更新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补贴与开发商投资;而在微更新模式下,除了以上两种方式,还可以联合NGO、NPO等组织,利用小额信贷、社区基金等新型平台,使资金来源更加多元。


(2)开发模式


传统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流程简单(划出开发区—居民获得赔偿后搬迁—区域夷平重建—注入商业,配套住宅办公),但过于“粗暴”;而微更新模式强调尊重开发地区的固有特质,由居民自主选择是否搬迁,仅在节点地区考虑进行大规模开发,注重城市更新在时间上的延续性。


(3)社区培育


传统城市社区是围绕政府相关部门形成的,向心力弱,感知度不高;微更新模式强调自下而上的新型社区培育,围绕居民形成新社区,形成社区自主更新机制。


(4)组织架构


传统城市更新模式是由政府主导、开发商实施、设计师参与的,公众则游离于体系之外;而微更新模式将公众放到核心地位,由设计师配合工作并提供专业建议,政府实施管控以维护公众权利,从而实现多方服务,保障公众利益。


3

“微更新”的成功案例


上海市的“微更新”


上海


在上海,更为常见的是一栋楼、一个院落、一间咖啡馆的小改造。只要给它们动一个“小手术”,就能激活整片区域的活力。这就是微更新。


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对上海未来有这样一段描述:“上海要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着力打造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其中还讲到“人文之城公正包容、更富魅力。中外文化交相辉映,现代和传统文明兼收并蓄,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怎样才能创造有温度的城市?在上海,有一个由政府部门、学者、专业机构、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打造的计划,每年在上海选取11个试点,从小区内的广场,到街角的修车摊、小公园,到整个街区……用充满创意的小修小补,让老旧空间焕发新生机。


“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由上海市规土局下辖的上海城市公共空间促进中心主办和实施两年来,申城刮起“微更新旋风”。比起大拆大建,“细微之处见真章”反而是一种更进步的城市更新模式。


普陀区石泉街道的"蜕变"之路


石泉街道3.53平方公里土地,街道与专业设计团队一寸一寸地进行梳理,形成了上海第一个由街道出台的系统的城市更新导则。


水泵房旧貌


普陀区石泉路49弄小区内有个水泵房,过去是用来抽取污水并泵送到其他地方。如今水泵房已废弃多年,大功率的水泵机已被拆走,留下了三个方形的大“黑洞”。“黑洞”与地下河流连通,地下室有十米深,形成一个密闭的大臭水沟,常年滋生蚊蝇和恶臭,还会产生沼气。咫尺之外生活的居民怨声载道,水泵房变成小区里一个无人敢进的阴森小黑屋。


改造后水泵房


“虽然水泵房存在的问题较多,但我一看这个房子就知道是个改造的宝贝。”设计师吴怀国说,“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告诉我们,必须让它放射出它本身的光彩,重新发挥价值。”


如今,水泵房已经变成石泉路街道的网格化中心。走进中心内部,带落地窗的办公室简洁明亮,两层变三层的复式结构布局精巧,木质的楼梯错落有致。网格化中心的大屏幕闪动,显示着街道各个街区的监控画面,工作人员实时监控并处理12345投诉。


二楼露台延伸到香樟树的林荫下,雨季的时候会出现落英缤纷的景象。置身其中,让人很难将过去阴森的水泵房与眼前这个充满现代感的建筑联系在一起。


看似小修小补的微更新,相比起大拆大建是更先进的一种城市改造模式。


广州市的“微改造”


广州


去年,中共广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指出,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必须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着力强化规划战略引领,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规划实施的强制性、规划管理的系统性,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他特别强调,老旧街区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居住着世代相传的老广州人,要把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作为民生大事,实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行动计划。


白云区的实践


白云区“国际单位”创意产业园区


几个杂乱分布的老旧皮鞋厂、油漆厂、玩具厂,经过升级改造后,变身成了博物馆、创意产业园、总部产业基地。在广州市白云区范围内的106国道以东,鹤泰路以南,黄园路以北,一片占地约60公顷的地块,在纳入“三旧”改造之后,山鸡变凤凰,成为了白云创意产业集聚区。如今,该区域筑巢引凤的结果日益显现,大量拥有高科技含量、具备现代化管理体系的优质企业代替了原有的低效益企业。


这个集聚区主要以国有旧厂房和集体工业区为主共有25宗面积约37.6公顷土地纳入了“三旧”宗地标图建库范围,其中国有旧厂房10宗,面积约19公顷。集聚区内现有已建成和在建的园区4个,分别是广州城市印记公园(农民工博物馆)、白云科技创意产业园(国际单位项目)、正华空港产学研总部产业基地(8立方项目)和白云区创意产业园(原镇泰玩具厂项目)。


该项目利用“三旧”改造政策,完善园区内项目历史用地手续,积极推进区域内部分国有旧厂“退二进三”,升级改造,“三旧”改造项目的用地主体采取合作合资等方式,根据城乡规划、经济产业布局等要求实施改造,提高园区内土地节约集约化水平,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建筑风格、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新兴创意产业群。


4

对于“微更新”,他们这么说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庄少勤:

我们强调的是有机更新,所谓有机更新,它就对历史要有一种传承,不能说把原来历史全断掉,同时也考虑到更新与周边的关系,它是一种协调的更新,还考虑更新当中市民的参与,所以它不是传统的大拆大建这样的更新。”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

从大拆大建到微空间更新,是城市治理风向的转变。大拆大建带来了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但在增量土地不再供应、只能盘活存量资源的当下,“微空间”更新势在必然。“微”就是渐进,需多方参与。


“微空间”更新的主体是社区居民,内容也很丰富,包括改造环境,恢复公共性;美化环境,创造共同利益;营造环境,活化邻里关系等等。比如收获季节举行户外美食烹饪节,共同分享彼此的美食等。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南京城市治理委员会委员王兴平:

微更新是城市建设走向精细化、品质化的必然选择,包括移动售卖点布点、自行车停车区优化、人行道栏杆等设施的优化以及户外临时构筑物设置,都是微更新的重要内容。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徐毅松:

希望市民能在日常的行走过程中,发现城市的美,也感受到城市的痛,积极谏言献策,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氛围。


亲身参与过“微更新”的人有着更直接的感受:



上海四平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杜娟:

微更新花钱不多,但正是这些小改变,让老旧小区变得有色彩、有活力、有设计感,深受社区群众欢迎。”


设计师吴怀国:

“改造前,没有人能想象出以后的样子;改造后,看着社区焕然一新,这种感觉让人沉醉。


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镇居民施金花:

“从来没有这样深度参与过,从来没有那么合阿拉心意过。”


去年,塘桥镇的广场改造时,街道把广场方案贴在小区橱窗里时,施金花都会仔细阅览,随后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些细节意见,大多都被项目团队采纳。



5

南京“微更新、微幸福”方案征集



如果你想深入接触基层

如果你想参与社会治理

如果你希望作品有实施机会


那么,你可以来这里探索,

尝试新的空间营建机制

欢迎积极参加:

南京市公共空间“微更新、微幸福”方案征集


项目简介



11个试点项目

涉及空间改造、景观提升、艺术宣传等板块


时间安排



报名信息


报名方式发送“姓名+职业(学校)+手机+试点项目序号”[email protected]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5月26日(星期五)


项目文件:共有11个试点项目选点。


具体信息的下载方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百度云分享)


*综合中新社、《规划师杂志》等消息。


“微更新”,大势所趋

你的城市有没有这种“小确幸”?



想要参与南京城市“微更新”的小伙伴们

时间不多了,赶快报名吧! 



论文征集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征文,5月31日截止

“中规院杯”第9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论文奖(第十五届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征文,6月30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