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菩提预测市场
功能介绍 :菩提(Bodhi)预测市场官方平台,推送菩提(Bodhi)的开发进度和应用情况,分享准确的预测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提醒】今天起,可以查分了→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最新】故意杀人案,警方悬赏缉凶!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迎春花开了!附近很多地方都有,你看过了吗? ·  2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2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菩提预测市场

1024,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画风清奇、走位风骚的程序员

菩提预测市场  · 公众号  ·  · 2017-10-26 09:34

正文


热点分析 / 独家采访 / 精品编译 / 插科 打诨


小本聪自认也和一些大牛谈笑风生过,但硅谷今天是 1024 程序员节,所以今天,小本聪要去采访一个画风清奇、走位风骚的程序员。


这么一位 技术大牛+区块链大神,交大学霸、网红、Twitter 早期员工、edmodo 资深员工、出过书、创业者 …  今天聪哥要介绍的这位,就是林吓洪 —— 江湖人称: 吓神


程序员节,先来欣赏一首程序员之歌《一人我编程累》:




不过我们今天,重点挖 掘的是 程序员的另一面!


论网红的养成


有些吓神的粉丝最开始是从他发布的视频认识他的。2011 年来到美国读博时,从上海的熙熙攘攘到美国的安静小镇,吓神感到十分寂寞,于是有了下面这个视频:


《一个人的时候》视频截图


这个视频点击率远远超乎想象,学霸宅男就这么不小心迎来了作为网红的春天。


后来随着这位程序员的音乐造诣日渐成熟,吓神又凭借一己之力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流派: 硅谷•真•乡土民谣


《伤景城》视频截图


吓神说他每年至少录一首歌,用这种方式像一个图腾一样记录自己的生活。几年后回头看当时的视频,马上就能回忆起当时的心境。现在这位程序员的音乐作品点击量已经破百万了...


什么?你是吓神的忠实粉丝,这些歌都听过?好,那今天哥就跟你聊聊你不知道的吓神。


比如你大概不知道,他裸奔过...


风一般的男子


旧金山有个历史悠久的跑步活动叫 Bay To Breakers,从旧金山最西边横穿城市跑到最东边,一共跑 12 公里。和波士顿马拉松这种久负盛名的国际赛事,Bay To Breakers 就轻松很多,它的气氛是这样的:


图自 SFgate


除了穿得五颜六色花里胡哨,你也可以什么都不穿。吓神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穿什么最能展现真实的自己,干脆就不穿了!毕竟人生难得几回裸..


裸奔到底什么感觉?相信很多人和聪哥一样,对这个问题很好奇,但实在没勇气去尝试。


吓神说,其实裸奔压力最大的是在起跑和把衣服脱掉的那一瞬间。当时他为了适应裸奔,已经做了很多准备,穿衣服也尽量轻装上阵,就穿了一件短裤,带了一个袋子,在快起跑前 “找个角落就脱了”。脱光后反倒轻松了下来,别人看他也就是一个风景,没人盯着看。


“脱光了什么感觉?”


“冷!”



创业还是留学?这是个问题


吓神除了不被类似于“穿衣服”这种凡人俗世的东西羁绊,也毫无偶像包袱──尽管他的经历足够牛。


早在 07 年,吓神就有个在当时看来很超前的理论: Web 1.0是公司提供内容公司赚钱的时代,比如雅虎等门户网站,发布内容+广告盈利;Web 2.0 是用户提供内容、公司赚钱,比如 Facebook;Web 3.0 是用户提供内容+用户也能赚钱。


当时,吓神模模糊糊感到 Web 2.0 时代即将到来,于是他决定离开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回交大创业。他有个很超前的想法:要做让用户提供内容,用户也能赚钱的 Web 3.0


他做了个公司叫 “嗲客网”。这么嗲的名字,其实是 do it all-together(一起做)的首字母缩写。预想的商业模式是“设计+团购”:设计师在网上提供设计,用户投票这个设计好不好,如果反响够好就把设计做成 T 恤。不过由于他初次创业缺乏经验,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这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不过也正是在那时,他认识了另一位同在创业的交大学弟叶峰,叶峰把吓神介绍给了“饿了么”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张旭豪。当时的 “饿了么” 还只是个两、三人的小团队。在吓神快毕业的时候,虽然饿了么盛情邀请他加入,由于实在放不下留学梦,吓神还是踏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


当时张旭豪他们邀请吓神一起创业时,他对吓神说了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 “你现在出国是留学,如果你加入我们,过几年创业成功,你再出国就是游学了。”


转瞬十年过去,当时出国留学和创业两条路,哪条更好?这个问题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个明确的答案。不过吓神说,张旭豪当年说的留学游学那句话,他现在还经常会想起。


国内在加速追赶硅谷


从六年前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到今天,吓神也一直在观察、对比中美两边的工程师。比如,国内的工程师从六年前跟现在比就有个很明显的趋势:不断进步、追上来甚至赶超美国。


刚来硅谷时,吓神觉得硅谷就是天堂啊!的确,硅谷在当时“技术驱动”下的氛围,程序员像会变魔术一样,很神奇,很受尊重,和国内的“堆人战术” 很不一样。


吓神在 2012 年加入 Twitter 时,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差异:从理念、到人数、到公司管理,Twitter 都走 “小而精” 路线。


图片来自网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硅谷对工程师的崇拜渐渐不再那么疯狂。随着国内外技术交流变得更方便,中美两边工程师的水平差距也越来越小。国内技术跟上了,又能堆人,慢慢地效率反而比硅谷高。


不过即便如此,硅谷的工程师也有优势:他们有更多机会做最前沿的东西,这也和硅谷一直追求技术前沿的精神相符。硅谷这种对技术上不断追求的文化,也反过来深深影响了吓神。


“像突然一台电脑连上网线,有无限可能”


2011 年还没太多人关注区块链的时候,吓神就开始研究这个领域,之后也一直做这方面的投资,而他也因对于早期以太坊的支持而知名:当时以太坊一出来,吓神就觉得 “像突然一台电脑连上网线,有无限可能”。


当然他也提到, 一个技术从诞生到广为运用,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九十年代中就有了互联网,但十几年后才出现今天的订餐网站。想象一下:在互联网之初,假设你要做个外卖网站,大家都会觉得奇怪,打电话订餐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命令行、输入启动一个浏览器、输入地址这些东西呢?更何况餐厅也没有接单系统。所以,当时有些人就会说:建个网上订餐网站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的区块链就像互联网的早期。吓神说,区块链现阶段能做的东西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 现在最需要做的,其实是基于区块链平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范围缩小到做基础设施的建设后,吓神决定做预测市场。这个决定是由现阶段区块链的一些限制决定的: 现阶段区块链出块时间非常慢,一无法接受大数据,二不能做高性能计算,三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在区块链上跑。预测市场刚好能容忍这三个缺点。



哥给你举个例子:下届奥运会哪个国家会是金牌榜榜首呢?这个事件几年后才有结果,因此创建事件时延迟个几分钟也无所谓;结果出来后 “大家投票仲裁” 这一步,也不需要系统非常及时地响应,所以出块时间慢也不是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