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贝壳社
贝壳社是国内最大的医疗健康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集聚创业资源,解决创业痛点,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将创业产业化,从而使更多的人能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贝壳社

阿里巴巴领投,基因检测公司Prenetics 融资4000万美元; 重磅糖尿病新药有望近期上市丨贝壳日报

贝壳社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10-19 16: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大政策


01

浙江推行按病种付费支付方式 应对"过度医疗"难题



浙江省人社厅、医改办等: 为更好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充分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医改办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规定,从今年起,浙江省全面推行以按病种(病组)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有条件的设区市开展按病种(病组)结合点数法的支付方式改革试点,鼓励完善按人头、按床日等多种付费方式。


02

海南推进医学检查结果互认 简化就医环节



海南省卫计委: 海南省卫计委日前制定并印发了《海南省医学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海南省医疗资源整合,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医学检查结果互认,降低患者就医费用,简化患者就医环节。


根据方案,全省同级医疗机构之间、下级医疗机构对上级医疗机构的医学检查结果,在疾病周期性变化规律时间范围内的,能提供规范完整的检查、检验报告和相应影像资料的检查项目,原则上应予以认可,不再进行重复检查。互认项目包括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主要选取结果相对稳定、费用较高的项目。


海南省卫计委表示,根据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可对医学检查互认项目进行调整,并向社会公布。到2019年底前,基本覆盖已开展的检查项目。



新技术


01

接受有怀孕史的女性血液后

男性死亡风险增加了……



生物探索: 近日,发表于JAMA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男性输血者接受有怀孕史的女性血液,死亡风险增加。


在这项新研究中,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005年至2015年间在荷兰接受59,320次输血的31,118名患者的信息。献血者有三种类型:男性、从未怀孕的女性和怀过孕的女性。他们分别占了献血总人数的88%、6%和6%。患者死亡率为13%,共计3939人。统计发现,死亡患者中占比最大的是那些接受有怀孕史的女性血液的男性。

研究人员表示:“在接受过红细胞输血的患者中,与男性献血者相比,接受怀过孕的女性供者的血液与男性接受者的全因死亡率升高有关,而女性接受者却没有受到影响。此外,从未怀孕的女性献血者的血液与男性或女性接受者死亡率的增加无关。”


02

科学家通过基因敲除发现了听力损伤

的关键基因



生物谷: 最近,来自Harwell医学研究委员会(MRC Harwell)的科学家在对超过3000个小鼠基因进行试验后,发现了52个之前未被鉴定的对听力至关重要的基因。通过国际小鼠表型联盟(IMPC)领导了这一研究的科学家表示,这些新发现的基因将为人类听力损失的原因提供见解。


这项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上的研究测试了3006种不同基因"敲除"小鼠的听力损失表现。每种"敲除"小鼠的基因组里有一个基因失活,这将帮助研究者发现这一基因的功能。IMPC旨在为小鼠基因组中的每个基因产生"敲除" 小鼠。


03

从咖啡因“提神”

说到睡眠与饮食习惯的关系



生物谷: 最近,来自Scripps研究所佛罗里达分所的研究者们发现了睡眠与饥饿之间的关系,以及将两者串联起来进行研究的优越性。相关文章为研究者们提供了进一步研究果蝇的行为的有效方法。


虽然许多人每天都享受于使用咖啡因提神,但科学家们则发现咖啡因对果蝇的负面作用。科学家们认为植物产生咖啡因分子适用于抵抗类似于果蝇的生物的捕食。


不管咖啡因引发果蝇产生不适反应的机制是什么,但咖啡因本身确实能够对它们的睡眠质量产生负面的效应,类似于对人体产生"提神"的效果。


04

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自体皮肤治疗在辽宁获得成功



中国生物技术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8日发布消息称,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自体皮肤治疗大面积撕脱获得成功。


据盛京医院手足踝显微外科病房主任田立杰教授18日介绍,一位女性患者在1个多月前因车祸碾压造成左下腹及大腿损伤,导致皮肤大面积撕脱。


医疗机构以往面对此类患者,一般会采取取皮植皮或原位缝合。取皮回植成活率约60%,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原位缝合会在数日后因皮瓣缺血导致此处皮肤大部分坏死,造成皮肤浪费。


在国际上,有医生曾采取最低至-80℃的冰箱保存皮肤用于植皮,但保存液或设备昂贵,且保存时间短,过程复杂。


田立杰表示,在-196℃液氮中保存皮肤已应用了几十年,技术成熟,但此前都是应用在异体皮上,理论上可以通过完善技术尝试自体皮肤保存。他为此带领科研小组查找了大量文献,准备了相关器械和药品,创造性地将患者自体皮肤保存在液氮中,以最大限度保证细胞活性。


05

日本北海道大学成功对大豆

进行基因编辑



中国生物技术网: 由日本北海道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日本国内首席成功通过基因编辑改变了大豆的性质。利用编辑基因将使大豆颗粒变大。


此前日本国内尚未出现成功案例,以这次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将加快相关领域的研究进程。这是北海道大学与横滨市立大学、农业研究机构等共同创造出的成果。


据悉,大豆的基因编辑在世界上也仅有几例成功案例。


大豆的基因编辑是一种在大豆的基因序列中加入类似“剪刀”的编辑基因,来改变大豆性质的技术。实验中将大豆在子实体阶段进行编辑基因插入,得到了更大的大豆颗粒。但是大豆的大小参差不齐。但将收获的大豆种子再次培植,就能够得到数十株性质较稳定的大豆。

此次实验仅改变了与植物大小相关的基因。但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讲师山田哲也认为:“今后对大豆中的致敏物质的改良也许能够实现。”


06

科研人员发现人参皂苷的人类靶点为人参防癌抗癌作用研究提供新思路



新华社: 近日,记者从吉林大学获悉,该校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金英花教授课题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对人源肝癌细胞cDNA文库进行系统筛选,获得47种人参皂苷Rh2的作用靶点,这将为人参防癌抗癌作用研究提供新思路。

金英花说,这项研究旨在通过现代生物学手段证明人参的功效。研究成果阐明了人参皂苷Rh2(20S—G—Rh2)通过靶向结合等方式抑制肿瘤生长和解除肿瘤耐药性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于《自然》旗下子刊《科学报告》。


07

科学家鉴别出会诱发伤口

愈合不良的细菌


生物谷: 最近,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特殊细菌,正常情况下这种细菌存在于皮肤表面,在某些情况下其会诱发伤口愈合不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上。


研究者表示,铜绿假单胞菌和其突变体常常和机体伤口愈合减缓直接相关;促进机体识别这种细菌的受体一旦被损伤就会导致皮肤表面菌群平衡的改变,这种菌群平衡的改变常常会对机体伤口愈合的能力产生巨大影响。此前研究人员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和伤口感染直接相关,而且诸如这样的感染常常是皮肤伤口的主要并发症,并不容易愈合,至少十分之一的人群都会出现这种伤口愈合不良的情况。


08

科学家或找到白血病全新疗法!



奇点网: 近日,来自加拿大McMaster大学干细胞与癌症研究所Mickie Bhatia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的骨髓,后面简称骨髓,虽然人体内也有富含脂肪细胞的黄骨髓,但是这里面的脂肪细胞不乐意帮红骨髓)中的脂肪细胞是人类骨髓中健康血细胞发育成熟所必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引发的机体造血功能障碍,就是通过抑制骨髓脂肪细胞生成实现的。

同时,Bhatia教授还筛选除了一种促进骨髓脂肪细胞生成的药物,可以显著增加白血病小鼠骨髓中脂肪细胞的数量,使其骨髓造血功能增强40%,同时还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这一发现发表在《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上


09

科学家发现血管“主基因”ERG新功能

——可防止肝纤维化



测序中国: 近日,伦敦帝国学院和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血管中一个称为ERG基因的“主基因”在保持肝脏健康、有效防止肝纤维化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该研究确定了肝病进展的潜在机制,为开辟靶向治疗新途径提供试验依据,可能对肝损伤患者和潜在的心脏病患者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在人体组织中进行了相似的实验,实验结果支持动物实验的结论,证实ERG基因确实对内皮细胞有重要的保护作用。ERG基因不仅可以保护血管,还惠及周围组织,可有效防止肝组织纤维化和功能障碍。


10

瑞典科学家新发现最强抗生素耐药基因



测序中国: 来自瑞典查默斯理工学院和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分析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环境细菌的DNA序列,运用新算法找到了与细菌酶——金属β-内酰胺酶有关的基因。这类细菌酶成员众多,能降解抗生素分子,使其失去活性。研究人员新发现了76个新基因,并用大肠杆菌对其中21个基因进行实验,确认其中18个基因能够使细菌具备对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能力,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用来治疗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细菌的最强大的抗生素。这些基因是细菌抵抗抗生素的最后防线。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这个月的Microbiome。


细菌新耐药基因的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新药。他们表示也许可以研制一种能够关闭细菌耐药基因的药物,使人类在与细菌耐药性的斗争中取得先机。



大公司



01

重磅糖尿病新药有望近期上市



药明康德: 今日,由独立外部专家组成的一个FDA小组对诺和诺德(Novo Nordisk)糖尿病新药semaglutide进行评估,并几乎一致支持它的上市。这意味着这款潜在的重磅新药,有望于近期与患者见面。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了大量人群的慢性疾病。据估计,全球的糖尿病患者超过4.15亿,其中有约四分之一的成人患者在中国!到2040年,全世界范围糖尿病患者人数将上升到6.42亿人,有着巨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

诺和诺德的semaglutide是一种新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每周服用一次,就有望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在安全性上,它出现低血糖的风险较低。在一项3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时,0.5mg和1.0mg的semaglutide能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达1.5%和1.8%,均显著优于对照药物。此外,使用semaglutide的患者也有更高的比例达到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的“HbA1c低于7.0%”的治疗标准。


02

肺癌新药2期数据成大会亮点

有望成同类最优



药明康德: 专注于肿瘤精准医疗的生物技术公司Ignyta今日公布了临床试验STARTRK-2的中期分析结果。该试验是评估在研新药entrectinib针对具有NTRK融合或ROS1融合的肿瘤的疗效。这一结果在近期举行的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第18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公布,并成为当日亮点。

Entrectinib是一款在研、具有中枢神经系统(CNS)活性的选择性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针对TRK家族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和ROS1蛋白。目前有一项2期临床试验和两项1期临床研究在评估它治疗成人实体瘤的效果,另有一项1/1b期临床试验是在晚期实体瘤儿童患者中进行的。

此次公布的STARTRK-2是一项2期公开标签、多中心、全球“篮子”研究,评估entrectinib治疗具有NTRK1/2/3、ROS1或ALK基因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

03

肺癌患者总生存期翻倍!

Keytruda展现积极疗效



药明康德: 默沙东公司(MSD)今天公布了3期临床试验KEYNOTE-024总生存期(OS)的次要终点数据。这项研究旨在评估Keytruda(pembrolizumab)作为一线单独疗法,治疗表达高水平PD-L1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肿瘤的比例分数(TPS)大于等于50%)。两年随访研究发现,与标准含铂化疗药物相比, Keytruda延长NSCLC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超过一倍。这项研究的后续结果将在日本横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主办的第18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公开。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总数比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病人加起来还要多。肺癌的两种主要类型是非小细胞和小细胞。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85%。那些患有高度晚期、转移性(IV期)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估计低达2%。

Keytruda通过增加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来帮助检测和对抗肿瘤细胞。其为一款人源化的PD-1抗体,Keytruda能阻断T细胞表面PD-1受体与其配体的结合,起到激活T细胞,让其对肿瘤展开攻击的作用。


04

首度治疗乳腺癌,PARP抑制剂获优先审评



药明康德: 美国FDA近日宣布,授予阿斯利康(AstraZeneca)乳腺癌新药Lynparza(olaparib,奥拉帕尼片)优先审评资格。这是在卵巢癌之外的首次PARP抑制剂新药申请。

Lynparza有潜力为具有种系BRCA突变,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用于在先前接受化学疗法但疾病继续出现进展的患者。这次的补充新药申请(是NDA)是基于最近发表于《NEJM》的3期试验OlympiAD的积极结果。


05

20亿美元大手笔!湾区新锐欲消灭乙肝等传染病



生物探索: 今日,位于旧金山的Vir Biotechnology(下称Vir)宣布的一系列新闻让它迅速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这家由知名投资人Robert Nelsen先生共同创立,前百健(Biogen)首席执行官George Scangos博士掌舵的新锐公司收购了位于瑞士的抗体公司Humabs BioMed,并和Alnylam Pharmaceuticals与Visterra各自达成了10亿美元的研发协议。此外,它还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等知名科研机构达成合作。这些大动作让Vir离它“建立没有传染病的世界”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在Vir宣布的诸多合作中,与Alnylam的合作非常吸引眼球。Alnylam最近的一款RNAi疗法取得了出色的3期临床成果,这也是RNAi这一诺奖发现离人类临床应用最近的时刻。在本次合作中,Vir将获得Alnylam其RNAi研发平台的独家许可,用于5款抗传染病疗法的研发。其中,ALN-HBV02将针对影响广泛的乙肝感染。Alnylam有望从本次合作中获得10亿美元的经费。

06

突破性抗癌药acalabrutinib试验数据涉造假


新浪医药: 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承认,有关该公司所收购药品acalabrutinib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疗效的早期数据存在造假。


Acalabrutinib由Acerta Pharma开发,阿斯利康于2015年12月出资40亿美金收购了Acerta 55%股权。目前,阿斯利康正在评估acalabrutinib治疗多种类型肿瘤的潜力,该药临床开发项目涉及超过25个临床试验,入组的患者超过2000例。


2015年8月,也就是阿斯利康收购Acerta股权前的4个月,Acerta公司发布了一份摘要,详细介绍了acalabrutinib在小鼠中有效治疗实体瘤的疗效。而在上个月,Acerta撤回了这份摘要,阿斯利康证实,此次撤回事件是因为该摘要中的疗效证据是伪造的。尽管阿斯利康很快指出,疗效证据伪造是在阿斯利康收购该公司股份之前发生。


经过调查,一位Acerta前员工单独行动,纂改了通过外部合作提供的临床前数据集,是导致此次丑闻的原因。


07

康恩贝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34.86%



新浪医药: 17日晚间,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恩贝”)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康恩贝实现营收37.83亿元,同比下降16.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7亿元,同比增长34.86%;扣非后净利润5.91亿元,同比增长40.23%。



投融资


01

阿里巴巴领投

基因检测公司Prenetics 融资4000万美元



新浪医药: 据外媒报道,基因检测初创公司Prenetics近期完成了4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亿元的新一轮融资。该轮融资的领投方有两家机构,分别是香港的Beyond Ventures,以及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


Prenetics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香港的基因检测初创公司。公司致力于利用基因技术为用户提供健康支持,通过让用户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从而调节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只需要简单的唾液样本,能够为用户提供药物反应、疾病及癌症风险,让用户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从而调节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




整理|贝壳社

商务合作

丰小姐 133-3571-3260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人类细胞图谱计划”公布首批38个项目,将为人体40万亿细胞绘制“地图”;强生终止两个潜在重磅药物开发丨贝壳日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