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姚尧股市前瞻读者情绪指数投票结果为:
前瞻指数为0.42,标准差为1.69,投票率为21.09%。
在对于
4
月
1
日的股市投票时,有高达58.75%的读者选择看涨,而只有33.50%的读者选择看跌,看涨者的比例可谓碾压看跌者,而最终上证指数今天上涨了36.21点。这一次,大多数投资者猜对了,恭喜大家!
4月1日,上证指数上涨36.21点,收盘报3077.38点,成交量为4209亿元,如下图所示:
在
《
4
月
1
日股市前瞻
》
中,姚尧谈到,上证指数来到了关键的转折点上,未来的趋势就取决于
4
月
1
日的涨跌。
文章推送后,读者“
Lake_Saint
”留言说:“破旗翻概率较大,能有七成。”
恭喜他,答对了。
实事求是地说,当我在周六推送
《
4
月
1
日股市前瞻》
时,确实没有把握认为今天的股市会向上突破。不过,到了周日,我心里是有预感的,因为周日统计局公布的
3
月份
PMI
数据非常强劲,所以临时在盗天平台上加更了一篇文章:
果然,今天的金价再创新高,铜价亦出现明显上涨,只是有些相关个股在股价创出新高后出现了回调,但我们对其中线走势依然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
前阵子,我读了一本山东潍坊市的地方智库出的书:
书里有这样一段话:“距离沿海大港口的远近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城市发展能级的高低,到沿海大港口的距离这一个变量,对中国城市之间GDP规模的解释力超过其他因素的总和。青岛港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青岛港对于黄河流域,相当于上海港、宁波港对于长江流域。”
对于作者所说的要借力青岛,我是没有意见的。我有意见的,是作者说青岛港对于黄河流域,相当于上海港、宁波港对于长江流域。
下面这张图是
2022
年
12
月的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水路货物运输量的统计信息:
其中,第一列统计数据是自年初以来的累计货运量。对于
2022
年
12
月来说,这就是
2022
年全年的货运量。图中红色矩形所标示的是华东六省一市,为了能看得更加清晰,我们用条形图展现如下:
可以看到,上海
2022
年的水路货运量为
9.6
亿吨,江苏和浙江的水运货运量都在
11
亿吨左右,安徽更是高达
14
亿吨,而山东则只有
2.1
亿吨。在
2023
年的全国各省
GDP
排名中,江苏、山东和浙江分居第二、三、四位。
可是,同样是作为大河的入海省份,
GDP
总量位于江浙之间的山东,水路货运量却不到江浙的五分之一,这岂非就说明了长江和黄河在当代的经济价值上存在天壤之别吗?又岂能简单地因为地理位置的类似,而武断地臆想“青岛港对于黄河流域,相当于上海港、宁波港对于长江流域”呢?
不仅如此,在山东省内那少得可怜的、与其自身经济地位极不相称的
2.1
亿吨水路货运量中,还有相当一大部分是与黄河关系不大的。
2022
年
7
月,我去宁德时代演讲时,正好山东济宁市的领导来访,于是大家就一起吃饭。席间,济宁市的林红玉书记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去济宁游玩,跟我介绍济宁的各种不同凡响之处。他说的第一条,是济宁是孔孟的故乡。第二条,是济宁是运河的枢纽。至于黄河,则绝口不提。
那么,黄河是否与济宁一点关系也没有呢?其实,济宁下辖的梁山县就位于黄河沿岸。所以,就地理的角度而言,济宁也算得上是黄河沿岸城市。但是,就经济的角度而言,黄河对于济宁的价值是微乎其微的。
2022
年,济宁的水路货运量是
4491.67
万吨,占到山东全省的五分之一以上。而这部分水路货运量,与黄河的关系不大,基本上都是要走运河,甚至是要入长江的。如果将走运河的水路货运量剔除,那么作为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的水路货运量就更少了。
这些年来,许多人在热议南北城市的经济差距正在拉大。
2023
年,全国
GDP
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