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缠论炒股
市场就是围猎场,我们在其中打猎,也有可能成为猎物,缠论就是我们最有利的武器,用技术分析、基本面、比价三个系统结合的正宗缠论来剖析市场,缠中狩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网  ·  云南玉昆中超首秀0:2不敌北京国安 ·  3 小时前  
春城晚报  ·  病情恶化!39岁男歌手突然去世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缠论炒股

【宝宝学缠】 第74课 如何躲避政策性风险

缠论炒股  · 公众号  ·  · 2018-12-26 22:13

正文

政策性 风险,属于 非系统风险 ,本质上是 不可准确预测 的,只能进行 有效的相应防范

【狩猎解读】 政策的出台一定有其目的性,政策出台方出台之前应该会对可能造成的影响有所估计,政策的解读和市场的反应可能会有过度表现,但是总体应该是可控的,因此不算系统性风险。随着规范性不断加强,政策的出台保密性会越来越高,对于非政策制定实施方的交易者,是不可能提前预测政策的,但是可以根据当时的走势结构以及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出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政策风险带来的损失。

首先,中国 政策性风险 将在 长时间内存在 ,这是由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 现实环境所决定 的。一个 成熟的资本市场 ,应该是 重监管、轻调控 ,而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至少将在 很长时间内 监管和调控 都至少是 同等重的 ,甚至,在一些 特定的时期 调控 将成为 最重要的方向 。这是 客观现实 ,是由中国经济目前的 发展阶段所决定 的,其实并 不是任何人故意 要这样的,所以,任何 对这的指责 ,其实 都是有毛病 的。

【狩猎解读】 缠师是比较客观理想来看待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不能拔苗助长,急功近利。有人说美国资本市场多么完善,然而美国股票资本市场已经有将近200年的历史,相较而言,中国股市历史不足30年,如同一个学前小孩。市场不断完善,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方不断的磨合,最终形成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资本市场体系。调控和监管,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之前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在市场不成熟的时候,计划、调控还是相当重要的,而且调控可以站在全局更高的层面上去考虑。相较而言,中国资本市场也会越来越完善。缠师站在一个高度去审视它,指出它的问题,并没有求全责备,而是宽容的去看待它,给它时间,让它去完善,成长。这是一个理性人应有的素质,而不是到处泼妇骂街一样抨击。

调控,有 硬调控 软调控 两种。像发 社论、讲话、严查 之类的,就是 明显的硬调控 ,这种调控方式是否永远不再发生,这 谁都不敢保证 ;至于 软调控 ,就是调控中 不直接以资本价格 为最直接的目的,而是 结合着更多大的 方面考虑,政策上有 着温和和连续的特征

【狩猎解读】 硬调控就是喊话,抓人这种直接的干预,市场的事情可以在市场外解决,就是这个道理。在缠师写文的十几年后,我们还是能经常见到这种硬调控,比如之前的“妖精轮”,这种硬调控太直接了,没有缓冲,它立竿见影,但是往往矫枉过正,市场就会有过激的反应,也可以理解为非常时刻下的非常之举。当然,市场会越来越倾向于运用软调控,通过利弊引导,比如通过利率调节,货币政策等来调节资金流向。这种软调控传导缓慢,润物于无声,对市场不会引起过激的反应。

当然,站在 调控的角度 ,如果 软调控不得力 ,那么 硬调控 成为 唯一选择 的时候,这其实不是调控者的悲哀,而是 市场的悲哀 ,当市场的 疯狂足以毁掉 市场时, 硬调控 也是 不得以为之 。这方面,也要对调控者有 足够的理解

【狩猎解读】 高超的管理者应该尽量的运用软调控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但是遭遇非常问题,硬调控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旦市场处于非理性的狂热状态,容易走向极端,这时候要及时尽早的扭转,软调控就显得有些单薄和缓慢,硬调控就更直接和立竿见影,好比杀手锏武器,见血封喉。 市场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多方参与,不可能周全所有。 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市场,有时候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需要站在调控的出发点去理解。

有一种 很错误的 说法,就是中国的调控 只调控上涨 不调控下跌 ,其实,站在 历史实证 的角度,这种说法是 没有事实根据 的。因为,实际上, 调控下跌 的情况一点都不少, 最著名的 ,就是1994年的325点,那 三大政策的缺口 ,现在还在那里,这难道不是 对过分下跌 的调控吗?只不过,那是一次 最成功的调控 ,而对 下跌的调控 ,或者说是 救市 ,经常都 很失败 ,这只能说明 调控的水平 需要在实践中 不断提高

【狩猎解读】 既然是调控,那么调控者只有在非常规状态下才会进行调控,调控政策,一般是疯牛或者极熊的情况。人们常说的政策顶或者政策底,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在超跌或者疯涨这种市场处于极端非理性状态下时,就需要格外注意政策性因素。政策打压是常见的,但是政策救市也不少,我们2015年经历的几次股灾以及最近11月中旬经历的,都有很强的政策向上调控。缠师举的这个例子更典型,1993年底到1994年7月份,短短半年多时间,指数从1000多点跌到325点,跌幅接近70%,现在看来是不是都觉得不可思议:

关于当年的三大政策和相关背景,可以自己网上查阅来了解:


必须 旗帜鲜明地反对 这样的观点,就是 调控者都是坏蛋 散户都是受害者 ,机构都是串在一起 和调控者一起算计散户 的。这不过是一些 市场的失败者 别有用心者的无耻谰言 ,根本 没有任何事实 的根据,纯粹出于 自我想象

【狩猎解读】 不排除监管层中有一些败类,监守自盗,做出一些苟且之事,这种害群之马是可能有的。但是,绝对部分金融工作者,管理者,调控政策的制定者,他们都是希望把市场搞好一些的,这一点还是要相信的,只是市场系统复杂,有些事情做的可能不够好,需要改进。那些把调控者和散户对立起来的,要么是阴谋论者,要么就是臆想症。

一个 政策的出台 决不是 任何一个人 拍脑袋 就可以决定的。任何一个体制下,只要是一个 体制 ,就有 均衡 ,那种个人 任意超越体制 的事情,已经 越来越没有 发生的可能。而且,散户、机构都 不是一个抽象的 名词,企图用抽象的名词掩盖一个个 现实的实体 而达到 互相斗 的结果,不过是某些 运动逻辑 的僵尸版。

【狩猎解读】 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都是统一的复杂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同的角色,参与者,决策者,管理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考虑,而规则的制定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简简单单的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有些东西是需要经过系统推演,各种影响折中,最终得到一个对系统最有利的政策出来,甚至有些策略是为了顾全大局,暂时牺牲局部利益,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其次,必须要明确, 政策只是一个分力 ,政策 不可能单 独去改变 一个 长期 性的 走势 。例如,就算现在有一个 硬调控 使得 中短期走势 出现 大的转折 ,但最终也 改变不了大牛市 的最终方向。政策只有 中短期的力量 ,而 没有长期的 力量,这点,即使对 经济也是一样 的。经济的发展,由经济的 历史趋势所决定 。中国经济之所以有如此表现, 归根结底 ,就是因为中国经济处于这样的 历史发展阶段 ,任何国家在这样的阶段,都会有 类似的发展 。但并不是说政策一无所用,一个 好的政策 ,是 促进、延长 相应的 历史发展进程 ,是一个 好的分力

【狩猎解读】 政策说白了就是一个催化剂或者导火索,短期内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但是不可能本质上改变趋势的运行,除非内在已经具备了某些条件,政策可能是临门一脚的助攻作用。所以,更需要关注在临界点附近出台的相关政策,比如一个大牛市,疯狂到尽头,大级别背驰处,一个反向硬调控,就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相反,在行情冰点的低谷,一个相关正向激励政策的出台,可能引发波澜壮阔的超级大反弹,就像前面提过的325行情。

所以,政策是 一个分力 ,是 作用时间和能量 不是无限的,而且,政策也是 根据现实情况 而来的,任何政策,都 有其边界 ,一旦 超越 其边界, 新的政策 就要产生,就会有 新的分力产生 。而且政策分力,即使在 同一政策维持 中,也有着 实际作用 的变化。一个政策,5000点和1000点, 效果 显示 不可能一样

【狩猎解读】 政策的效力发挥是建立一定的现实基础上的,就好像我们个人一样,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个人所能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个将军在乱世之中可以统帅千军万马,建立不朽功勋;在太平盛世也可能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同样,政策的出台,在不同的时期,不同都市场走势结构下,发挥的作用和效果也有很大差别。 在走势结构完整背驰处出台的配套政策,威力可以倍增,事半功倍。

明白了 政策的特点 ,对政策,就没必要如 洪水猛兽 ,以下几点是 可以注意的

一、一个最终结果决定于 价格与价值 的相关关系。当市场进入 低估阶段 ,就要更注意 向多政策 的影响,反之,在市场的 泡沫阶段 ,就要更注意 向空调控 的影响。

【狩猎解读】 政策都具有明显的意图指向性,有明显的出台背景,把这些搞清楚,把可能造成的影响考虑清楚,就没有比较担惊受怕,大家其实面临的情况都一样,就看谁后面应对处置得当了。有句话大家一定很熟悉: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影响价格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供求关系,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最经典的论述。在股票市场中也是如此,需要注意围绕价值波动上下的不同阶段,相反的跳空更有利于促进其价值的回归。

二、最终的 赢利 ,都在于 个股 ,一个具有 长线价值 的个股,是抵御一切 中短分力 最终基础 ,因此,个股对应企业的 好坏与成长性 等,是一个 基本的底线 ,只要这 底线能不被破坏 ,那么,一切都不过是 过眼云烟 ,而且, 中短的波动 ,反而提供了 长期介入的买点

【狩猎解读】 短期的题材炒作是不可持续的,经常是怎么上来怎么下去,而且是几天时间完成,一不小心就会站岗。一个可持续性的盈利空间,都是建立在内在价值的预期和兑现上,公司市场大小和盈利能力,是绝对股价的最根本因素,只要不出现重大基本面变化,对于那种基本面良好的品种,一个短期的杀跌,正好是介入的好机会。低估的洼地也必将被市场发现而填平甚至抬高。

三、注意 仓位的控制 。现在透支已经不流行,但 借贷炒股 还是不少见。这是 绝对不允许 的,把资本市场当 赌场 的,永远也入不了 资本市场的门 。在进入 泡沫化 阶段后,应该坚持只 战略性持有 不再战略性买入 的根本原则,这样,任何的 中短波动 ,都有足够的区间去反应。

【狩猎解读】 仓位控制是市场中生存的必备技能,也是控制风险的良方。借贷炒股,高杠杆操作,都是尖刀上负重杂耍,稍有不慎,就可能粉身碎骨,市场上不确定的东西太多,随时都有归零的可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万一踩到累,碰上黑天鹅,ALL IN就一下子OVER了。在顶部,在不确定的时候,降低仓位;在底部,在确定性强的时候,重仓持有,这样可能做到小亏大赚,亏得有限,赚得更多,在操作熟练度不够拿不准的情况,仓位配比和调控是应对风险的最佳选择。

四、养成 好的操作习惯 。本ID反复说了,只有 成本为0的 ,才是 安全 的,这大概是 彻底逃避 市场风险的 唯一办法

【狩猎解读】 好的操作习惯,就是缠师常说的,在股票翻倍的时候卖出一半,把成本降低为零,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挣筹码,筹码越来越多而成本是0,这样就能逃避市场风险,即便股市关门了,你也不会在股市上亏钱。

五、 贪婪与恐惧 ,同样都是制造 失败的祸首 ,如果你 保持好的仓位 ,有足够的 应对资金以及低成本 ,那么,就让市场的风把你送到 足够远的地方 。你可以对政策 保持警觉 ,但没必要对政策如 惊弓之鸟 ,天天 自己吓自己

【狩猎解读】 合理的仓位控制能够保持好的心态,这点很重要,重仓扛着下跌,刚开始可能还不以为然,后面深套就会有些背后发凉,再往后就变得恐惧,心理失衡,最后在解放前叛变,割肉割到最低点。试想,如果仓位不重,即便深套也能轻松面对,下来再稍微补点仓,一个反弹就解套了。只要保持合理的仓位和较低的成本,面对任何风险都能轻松自如。

六、不要企望所有人都能在硬调控出台前 提早一天跑掉 。可以明确地说,现在政策的出台的 保密程度 已经和一切 大为不同 ,很多政策的出台,都是十分 高效保密 的,当然, 一定范围内 的预先,那肯定是有的,但这种范围已经 越来越小 ,而且,经常能够反应的 时间也越来越小 ,对于大资金来说,那点时间, 基本无效 。本ID可以 开诚布公地说 ,现在政策的 公平性已经越来越高 ,有能力 预先知道 的, 资金量 小不了,因而也 没足够的时间 去全部兑现,这在以前,有长长的时间去组织 大规模撤退 ,那决 不是一回事 了。

【狩猎解读】 随着制度越来越完善,操作越来越规范,保密性越来到位,政策的出台,很难被人事先知道了,或者说留给人反应的时间越来越短,大资金神通广大的也只能提前那么一点知道消息,资金量大根本没足够的时间提前应对,市场变得愈加公平,甚至对小散某些时候是有利的,因为小散资金少,可以一秒钟建仓,一秒钟出清,这也是资金小灵活的优势。

七、 必要的对冲 准备,例如 权证 等,最近,认沽热销,也和一些资金的 对冲预期 有关。

【狩猎解读】 对冲可以有效的抵消风险,但是现在在A股对冲的手段很少,大资金现在可以通过股指期货来对冲,对散户就是没什么途径了,但是可以选择一些对冲板块,比如风险大的时候,市场大幅下跌时候,由于避险情绪加大,往往黄金个股会逆势而起,这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对冲手段。

八、一旦政策 硬调控出现 ,则要在 一切可能的机会 出逃,在历史上,任何硬调控的出现,后面即使 调整空间 不大, 时间也少不了

【狩猎解读】 政策出台向下的硬调控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逃跑,可能当天大幅低开,后面往往会有一个1分钟的反弹线段,这个时候不要侥幸,不用想着没所谓,市场会挺过来的,事实上这往往是最佳的逃生时机,多看看530当天的走势,今年贸易战时也出现了同样的走势,何其相似。

九、关键还是要在 上涨时 赚到 足够的利润 ,如果你已经 N的平方倍 了,即使用一个1 0-20%地去留给 这飘忽不定、神经叨叨的 非系统风险 ,那还不是 天经地义 的事情?成为市场的 最终赢家 ,和是否提前一天逃掉 毫无关系 ,资本市场,不是光靠这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