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采铜的创想世界
本公众号用于发布采铜的思考、鸡汤、故事和诗。欢迎购买本人启智新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各大平台有售。也可去“分答”搜索“采铜”,向我付费提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倪一宁  ·  “也许写给你的信早扔掉” ·  3 天前  
国家大剧院  ·  原版伦敦西区音乐剧《猫》来啦!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采铜的创想世界

谢谢你收下我的声音(谈谈缘起与初心)

采铜的创想世界  · 公众号  ·  · 2017-10-02 23:53

正文

今年五月份的一天,张厚给我发微信,说他跳槽到了网易云音乐,想跟我谈谈合作。类似这样的诉求我听过很多,我都不太在意,但是他执意要从北京过来见我,我推脱不掉。没想到正巧我不争气的左脚下楼梯时踩了个空,脚踝肿成个馒头,只得在家养蹄。我想,这下你可以不用来了吧。没想到他说:“没事,我们来您家”。

 

他还带来了一个同事,一个小姑娘,叫李秋璐。

 

我说:“在一个音乐平台上谈读书,总是有点奇怪的,我怕用户接受不了。”

 

张厚说,喜欢听歌的人也有学习的诉求,这并不奇怪。可是这个解释并没那么有说服力。我依然觉得这事怪怪的,但我有一个要死不死的怪癖就是,我偏偏喜欢做些“奇怪”的事情。

 

如果在一个大家预期之内的平台上做这件事情,就不好玩了,不是吗?

 

两个月后我在苍斯基的酒吧里问梁边妖:我如果真做这事,你怎么看?他很直接地跟我说,估计上线以后会有很多人来批你,你要小心了。我相信他的判断力。可这个回答真是耐人寻味。

 

我又问张厚:“在云音乐的平台,一首歌往往是来自于非常专业的音乐人的精心制作,但是在知识付费市场,你也知道,鱼龙混杂,很多南郭先生在里面,算是投机吧,如果云音乐真想入这个坑,我怕会把这个平台变水。”

 

张厚说:那一定不会,对于付费节目,我们一定会用很严苛的标准来做,一开始就上线两个节目,我们想做少而精,不会贪多。

 

所以我和张厚、李秋璐的密室谈话大多是这样进行的,我提问题,提各种担心,他们来接我的刀子。我想把这件事想清楚,它到底值不值得做,最难说服的人总是自己。

 

这到底是件什么事情呢?我一年讲解50本书,每个礼拜讲一本,并且是分几期讲。这些书完全由我挑选,完全由我解读,网易方面协助我录音并进行后期制作,当然他们也会在内容上给出专业的意见,以确保这个节目的品质达到他们想要的水准。

 

我原本以为我是个足够认真的人,但没想到他们比我还认真。我解读的第一本书《离经叛道》,文字稿写了两万多字,他们拿到手挑了很多刺,我又改了几遍才算过关,然后是噩梦一般的录音环节。对于音频节目的制作我是陌生的,所以我的处男秀可谓是屡败屡战。第一次录音在一家茶馆,但是因为离公交站太近,噪音太大,不是很成功,录了三个小时,口干舌燥之后,他们告诉我要重录。然后我又找了一家茶馆,这一家被树木所包围,所以离马路远了,没想到好死不死的蝉鸣连绵不绝,尽管窗户关的很紧,但是在高度灵敏的麦克风前宛如是一场又一场的大合唱。

 

第一次总是有遗憾的。完完整整录了三遍以后,终于算完工。然后我们合计,专业的事情必须按最专业的方式来做,从第二本书开始,都去网易公司的录音棚来做,以达到最理想的音质。

 

光是第一本书的录制就耗去了一个月的时间,我感到身心俱疲,我觉得张厚这厮实在是太挑剔了。乃至有一次他再次发给我修改意见时,我差点就拍了桌子,老子一分钱都还没赚到呢,你们就折腾了我一个月,追求完美是无止境的,这节目到底是做还是不做?!

 

确实我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想了很多次我是不是被网易的人忽悠了。我拒绝了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合作请求,我凭啥要跟网易合作?!但在理论上我对话术是很敏感的,我对所有的阿谀奉承都不感冒,张厚这家伙到底说了啥把我给忽悠了?!

 

可能是那句:“这个节目由我来和你深度合作,你是主导的,但由我来把控质量。”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即便我们想请你来录节目,但是对你的质量,我们不是百分百放心的,所以我们是一起干,网易不是仅仅提供平台和流量,还提供专业的合作。

 

这似乎正是我需要的。可能是因为个性上的某种怪癖,我现在并没有一个团队,我没有像别的知识IP一样建一个工作室,一起来捣鼓内容。我一直是单兵作战,我对我的内容有一种偏执的自负。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有人为我的公众号文章搜几张好看的图配一配,也是好的,毕竟现在大家都喜欢看图了,然而并没有这样的人。

 

所以,通过张厚、秋璐,我可以听听不同的意见。有时候我很感谢他们直言不讳的方式。但最终的原因,其实跟他们无关。

 

我知道网易涉水知识付费,有他们的战略考虑,这种考虑纯粹是从商业出发的。而我则不是,一整年的投入,在一个不确定性很大的平台,我做了,一定是有更大的缘由。我深深知道这件事情,我的机会成本非常地大,光文字稿,这五十本书下来,可能就要接近一百万字,更不用提每周一天例行去网易的录音棚把脸部肌肉说到酸痛。我完全可以选择把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和体力的投入,去做别的事情,其回报可能会大得多。

 

我想到的是,在一个相对靠谱团队的协助下,做一个产品出来,这个产品是在这个国度里,在今时今日,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尽管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不少的讲书类产品,但是,我自信我的内容质量是无可匹敌的。一个讲书产品的质量无非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书目的选择,一个是对书中内容归纳和解读的精准度和深度。

 

就书目的选择来讲,我以一种近乎苛刻的方式来做,我选择的每一本书都需要是在某一个方面对今天的年轻人有切实的帮助的,我希望给他们提供在大学课堂和公司里没有接触到的新鲜且可信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启迪新的思考角度。

 

制定一个书目,就像设计一个菜单一样,需要从整体上去考虑,营养需要相互搭配,要有一个脉络,不是一本一本相互独立,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方式。到现在为止,我的书单都没有列完,在书海中仔细甄选的过程丝毫都不比讲书更容易。

 

而讲书当然也不轻松。我不希望我的讲书节目只是在提升知识获取的效率。我也不希望你们把我当一个书僮,你们在接受我的知识服务。我是一个思考者,我通过我的声带传达出来的是我对书本身的洞察以及超出书以外的思考。这是一个读者与一群读者之间的交流。你仍旧可以亲自看这些书,只不过你不再是孤独的,你听到了我的声音,这个声音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帮你解锁打开这本书更深层世界的姿势。

 

现在这个时代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而社会的变革越来越快。知识在日夜不歇地快速分化、交叉、重组。一个人知识能力的高下不再仅仅是其在某一个专业的程度,也取决于他的视野是否足够广阔,取决于他是否能够更敏锐地洞察时代的变化,能否远距连接不同的知识,并创造出新的组合。在这个诉求之下,一年听五十本书并不是一个全部的解决方案,但它一定是这个解决方案中特别值得信赖以及超值的一部分。

 

原本这个节目的定价是199元,张厚后来问我,能不能降到99,让更多人能够得到她。我爽快地同意了,确实与这个节目的含金量相比,99是一个适合勤俭持家人士的过于实惠的价格,但是价格本身对我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

 

固然我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赚上一大笔钱(当然我知道有句话叫“富贵在天”),但是,最最关键的是,一想到当我真正录完这50本书之时,它们能对听众带来多大的思想收益和精神震撼,这个画面是如此地振奋人心,有这一点我就已经足够了。

 

所有人都会回归尘土,但至少我可以留下这永不消逝的思想电波。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