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技术天地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当地时间周二,欧盟成员国批准了世界上第一部监管人工智能(AI)的重要法律,该部法律于6月开始生效。欧盟理事会表示批准《人工智能法》(the AI Act)是开创性监管法律,制定AI相关的全面规则。
欧盟理事会由成员国部长级官员等人组成。日本等许多国家正探寻制定人工智能规则,欧盟新规则今后可能成为“世界标准”。
据悉,《人工智能法》定义了一个框架来理解人工智能相关的风险,并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及利用该数据采取的决定或行动。据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网站显示,法案对人工智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类:
-
一是禁止不可接受的风险(例如社交评分系统和操纵性人工智能)。
-
-
三是较小的部分负责处理风险有限的人工智能系统,但透明度义务较轻:开发人员和部署人员必须确保最终用户意识到他们正在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和深度伪造)进行交互。
-
四是最小的风险不受监管(包括目前在欧盟单一市场上提供的大多数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例如人工智能视频游戏和垃圾邮件过滤器;但该内容正在随着生成人工智能而改变)。
法案中明确了大部分义务由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的提供商(开发商)承担,其中包括打算在欧盟投放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或投入使用的企业,无论其总部位于欧盟还是第三国。此外,还有在欧盟使用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输出的第三国提供商。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这些规则将对欧盟境内开发、创造、使用或转售人工智能的任何个人或实体产生重大影响。
路透社称,几个月来,随着微软所支持的Open AI推出的ChatGPT、谷歌等生成式AI系统的日益普及,国际社会对AI造成错误信息、虚假新闻和版权保护的担忧也日益加剧。美国科技巨头也密切关注这项法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正在投入面向大众的生成式AI系统和应用中。
有业内人士预期,这些要求需要一段时间才会生效,对通用AI的限制要到《人工智能法案》生效12个月后才会开始。至于OpenAI的ChatGPT、Google的Gemini和微软的Copilot这些商用的生成式AI系统有过渡期,从法案生效之日起,有36个月让自家技术符合立法规定。
针对欧盟议会出台的历史性法案,美国科技公司反应不一。
亚马逊方面表示:“我们致力于与欧盟和业界合作,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可靠和负责任的发展。”该公司正在推出AI聊天机器人助手。
Meta公司则警告不要采取任何可能扼杀创新的措施。Meta欧盟事务主管Marco Pancini表示:“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忽视人工智能在促进欧洲创新和促进竞争方面的巨大潜力,而开放是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不代表小编的观点和立场,
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任何疑问或异议,请留言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