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唯一官方公众平台。提供高效课堂最新资讯,解析高效课堂技术操作,让更多学校和教师成功,让更多学生受益。我们是众多名校的课改教练,是“大家”的平台,关注我们,让课改变得简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气象  ·  云南西部、中北部、东部雨(雪)不断 ... ·  昨天  
云南网  ·  🥇×15!中国队这些夺金瞬间请查收 ·  3 天前  
云南新闻广播  ·  2024年云南12315热线为消费者挽回经济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效课堂

这8类“缺点”的孩子最容易有出息,老师家长千万不要埋没了!

高效课堂  · 公众号  ·  · 2018-02-19 20:08

正文

什么样的孩子更受老师和家长们喜欢?无非是那些安安静静的乖孩子,不在家里面闹腾、非常的听话,这些孩子总是家长们非常引以为豪的。然而,大多孩子都有一些让父母头疼的小毛病,爱孩子的优点很容易,爱孩子的缺点却有些费劲。


但是长远来看,听话的乖宝宝长大以后有大成就的不多, 大部分有出息的人,都有一些独特的闪光点。


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几种特点,那么恭喜你,他长大后可能会大有出息!

1

自制力较强的孩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 Walter Mischel 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他招募了600多名四岁的儿童参与这个实验,在实验开始时,他在每个孩子面前的桌上都放了一块棉花糖,并且告诉孩子们:

“他需要离开房间15分钟,等他回来时,如果棉花糖还在桌上,那他就会再给孩子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


结果是,每三位孩子中就有两位吃了棉花糖,有的孩子在房门关上后几秒钟就迫不及待地吃掉了,有的等了一分钟、有的等了五分钟、有的甚至等了十三分钟。


而1/3没有吃的孩子,他们会看着棉花糖,不断往后推,甚至舔上一口,或者通过唱歌、踢桌子、闭眼睛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14年后,他找到了当年参与棉花糖实验的孩子进行了后续调查,他发现当年可以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普遍“更具有竞争力”, 可以进入好的大学,高考(SAT)成绩也比吃了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了210分。


至此,他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发现: 自制力,也就是延迟享乐的能力,是决定孩子今后成就的重要关键。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要为孩子种下一颗自控力的种子。”)

2

“厚脸皮”的孩子

一个自卑、胆小的孩子很难交到好朋友,他们在学习上不敢勇于表现自己,可能连上课回答问题都会很小声,生活上更是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打了退堂鼓,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会取得成功呢?


只有乐观自信的孩子,长大后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 他们会交到更多朋友,更好的展现自己,达成自己的目标。


而孩子的性格大多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长期鼓励和表扬,才能培养出更有出息的孩子。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胆子大,脸皮厚;走遍天下都有万达”)

3

有创新力的孩子

孩子的创新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活动,各位父母,如果你认真观察一下孩子的日常活动,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会有创新能力,只是在于你们是帮他们持续开发还是让它被扼杀在萌芽期。


因此,家长要认识到:

  • 凡是孩子原先不会的而现在会了,就是一种创新;

  • 凡是别人没有想到的而你的孩子想到了,就是一种创新;

  • 凡是孩子在原先或别人基础上做的更好,就是一种创新。


当孩子有了创新你需要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他真棒,而不是主观的认定他们是在捣乱、淘气。这样长此以往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孩子会自发的创新。


头脑灵活、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孩子,总是能够在遇到困难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他们会从众多孩子中脱颖而出,步入社会后也很容易取得成功。

(原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创新决定你是领袖还是跟随者。”)

4

话比较多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平时话比较多,走到哪里都会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讲起话来眉飞色舞的,甚至上课的时候也能悄悄话说个不停。一般这种孩子会让家长和老师很头疼。


虽是一个缺点,但是, 这却恰恰说明孩子天生性格外向,语言表达能力强,有胆识,敢说敢做。


并且,由于爱说话,性格活泼,孩子平时的人际关系肯定不会很差。对此,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过度批评责罚,以免使孩子丧失个性。


其实,若加以正确引导,孩子长大以后,说不定能凭借着这样的语言天赋,在记者、播音主持界有很好的成就。


家长可以告诫孩子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时机,该说的说,不该说的话不要说。或者,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故事,教导他们说话的礼仪。

(著名节目主持人窦文涛:一张嘴的生产力)

5

喜欢当领头羊的孩子

在学校里,总会碰到这样一种类型的孩子:没事在班里组织个小帮派,自己做小头目,然后到了放学后,组团撒欢做一些活动,比如去踢球,或者做一些其他游戏。


孩子爱做组织者,做什么事都能组成一个统一的团体。遇到同学被欺负的事儿,带头的孩子总能第一个站出来为同学两肋插刀,甚至号召其他同学一起帮忙。


当然,这在家长和老师严厉,都是很不好的印象。大家会觉得,这种爱做领导的孩子,不仅爱出风头,而且平时肯定没有好好学习,净整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其实,只要制止他不合适的行为,鼓励他把这种带头作用发挥到学习或者其他好的爱好上面去,这种所谓的“缺点”未必就能把孩子带入歧途。


一般来说, 孩子喜欢发号施令,也是因为他有主见,有胆量,敢于说服别人 。在带头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孩子的组织管理能力。这在将来的工作里,都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阿里巴巴创始人 马云说过:“上世纪80年代挣钱靠勇气,90年代靠关系,现在必须靠知识能力。”)

6

总是问“为什么”的孩子

经常见到一些孩子看见什么都会好奇地问爸爸妈妈:“这是什么呀,那是什么呀,这是为什么呀?”


刚开始,爸爸妈妈还都挺配合,但是问题多了,或者问的比较怪了,爸爸妈妈可能就没耐性了。有时候,干脆甩给孩子一句: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呀!你不懂就不要问!


其实,换个角度看,这些缺点也能成优点。这些孩子虽然有时候很烦人,但是 正是他们的多问能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


小时候说这些话可能是由于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但到了初中阶段还对这个世界刨根问底的孩子,说明他在主动地探索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同时, 他们的好奇心重,善于发现问题,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一支会思考的芦苇”。


遇到这种问题多的孩子,家长还是要保持耐心。能回答上的,就给孩子细心解释,不能回答的不妨带着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人最重要是永无休止的好奇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