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DT影像百科
CT、MR医学影像前沿介绍,影像诊断/技术交流学习。
51好读  ›  专栏  ›  MDT影像百科

肾盂癌的CT与MRI的影像诊断

MDT影像百科  · 公众号  ·  · 2024-06-11 18: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重要提醒: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 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 关注公众号 ,设置“ 标星 ”,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如果你觉得文章好,请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按钮或者分享至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影像百科】推送 的精彩文章。


来源:医影诊断笔记


肾盂癌的CT与MRI的影像诊断




概述

  • 起源于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肾肿瘤的7-10%。

  • 好发年龄:中老年,多>40岁。

  • 男:女=3:1。

  • 左右发病无明显差异,两侧同时发生者,约占2~4%。

  • 多中心发生。

  • 可发生于肾盂的任何部位。

  • 可同时或先后发生输尿管肿瘤或膀胱肿瘤。

  • 在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癌患者中较为多见,而在平坦的浸润性乳头状癌患者中较为少见。


病因

  • 致癌物:染料、皮革、橡胶、油漆等工业原料中的芳香伯胺类物质如β-萘胺联苯胺等。

  • 色胺酸代谢紊乱、吸烟及长期服用非那西丁类药物者,肾盂癌发病率明显增高。

  • 感染或长期结石刺激可引起鳞癌或腺癌。

  • 囊性肾盂炎、腺性肾盂炎可发展为肾盂癌。

病理

  • 移行细胞癌(占绝大多数),可分为4级:

  • Ⅰ级:乳头状伴正常黏膜;

  • Ⅱ级:乳头状伴少量多形性变和核分裂;

  • Ⅲ级:扁平移行细胞伴显著多形性变和核分裂;

  • Ⅳ级:极度多形性变。 因肾盂壁薄易发生淋巴或血行转移,预后不良。

  • 鳞状细胞癌(约占15%):病变扁平,质硬,迅速浸润达肾脏周围、肾门及区域淋巴结,确诊时多已转移,预后差。

  • 腺癌:极为少见(<1%)。

临床表现


  • 无痛性肉眼血尿:早期最重要的症状(约70~90%)。

  • 腰部不适、隐痛及胀痛:因肿瘤阻塞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后可引起(少数)。

  • 肾绞痛:因凝血块或肿瘤脱落物引起(偶见)。

  • 腰部包块:因肿瘤长大或梗阻引起积水(少见)。

  • 尿路刺激症状(少部分)。

  • 贫血及恶病质:晚期患者可出现。


实验室检查

  • 尿常规检查常可发现红细胞

  • 尿液细胞学检查: 需多次检查,阳性率为35%~55%; 采用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查阳性率可高达80%。


临床分期



影像分型

  • I型:肾盂内肿块型(大部分)。

  • II型:肿块浸润肾实质型。

  • III型:肾盂壁增厚型,肾盂壁不规则增厚或呈扁平肿块状致肾积水(极少数)。


影像表现

肾盂内肿块型:

  • IVP可显示一侧肾盂或肾盏内充盈缺损影,形态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 CT可见肾盂内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或有确定分叶。

  • MRI表现为肾盂内实质性占位,多呈乳头状或菜花状生长,轮廓较规整,T1WI稍低信号(少数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少数等信号),在长T2信号尿液对比下病灶显示更为清楚.肿块较大出血、坏死则信号不均匀。

影像表现

肿块浸润肾实质型:

  • IVP可见肾盂肾盏不规则形充盈缺损,部分肾影轮廓增大。

  • CT扫描示肾盂及肾实质内软组织肿块,较大时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增强扫描见肾盂内不规则充盈缺损,向实质内侵犯,肾周脂肪消失。

  • MR显示肿块以肾盂为中心向周围肾实质浸润生长,信号较不均匀,常表现为T1WI混杂低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

影像表现

肾盂壁增厚型:主要为肾盂壁的不规则增厚,或呈扁平状肿块。
  • 尿路造影检查可无异常发现。

  • CT增强扫描见肾盂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异常强化,部分可呈结节状。

  • MR于T2WI可见肾盂内高信号尿液周围见锯齿状或波浪状等信号增厚肾盂壁。

影像表现

肾盂壁增厚型:主要为肾盂壁的不规则增厚,或呈扁平状肿块。

  • 尿路造影检查可无异常发现。

  • CT增强扫描见肾盂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异常强化,部分可呈结节状。

  • MR于T2WI可见肾盂内高信号尿液周围见锯齿状或波浪状等信号增厚肾盂壁。

影像表现

增强扫描:

  • 皮质期肿块仅轻度强化,有较大囊变坏死者强化可不均匀。

  • 实质期及肾盂期肿瘤增强的信号提高不明显,而相邻肾实质的强化显著,因此肿瘤形成相对的低信号影。

  • 极少数病例延迟后表现为明显增强,是因为Gd-DTPA在细胞外间隙分布且廓清较慢之故。


治疗及预后



  • 以手术为主,辅助防、化疗进行治疗。

  • 除行根治性肾切除外,还应将全部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的膀胱壁一并切除。

  • 肿瘤累及范围广、邻近器官已受累而不能切除时,可行姑息性肾动脉栓塞,辅以放疗和化疗。

  • 与手术方式、细胞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有关。

  • 根治性手术5年生存率84%,非根治性手术51%。

  • 根治术是否应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尚未统一。

  • G1级5年生存率75%,G2级为55%,G3级为27%。

  • 鳞状上皮癌和腺癌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为0。


鉴别诊断-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 肾实质内单发、局限或呈局部外突。

  • 低密度软组织影,平扫密度低于周围肾实质。

  • 不明显或轻度强化 ,明显低于肾实质强化后密度。

  • 肾小盏常被侵犯,变形、边缘毛糙。

  • 相应处肾盂、肾盏受压移位。

  • 肾周炎症,肾窦脂肪间隙模糊。

鉴别诊断-肾癌侵犯肾盂


小结


  • 中老年男性,移行细胞癌多见。

  • 肾盂肾盏内局限性充盈缺损。

  • 常扩展到肾盂输尿管连接处。

  • 保存肾轮廓。

  • 多均匀信号,囊性或坏死、出血少见。

  • 乏血供,均匀轻-中强化。

  • 多中心发生。










商务合作

扫描二维码

版权申明

本微信平台属于个人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所有转载视频只用于基层教学使用,且明确注明授课专家姓名,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扫码关注

医影百科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