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泽鹏啊
创作者,但也分享创业思考与经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州房产  ·  英伟达押注文远知行,广州打响城市保卫第一枪 ·  9 小时前  
君哥说房  ·  我认为这是番禺最好的豪宅 ·  9 小时前  
君哥说房  ·  我认为这是番禺最好的豪宅 ·  9 小时前  
财宝宝  ·  灰姑娘不喜欢浪漫。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泽鹏啊

近期感受(2)

王泽鹏啊  · 公众号  ·  · 2024-09-28 16:51

正文


上次的近期感受,是两周前。

我很少在短期内,忍不住用这样的标题。

这两周,像是过了很久。

我想,大概是因为发生了很多“陌生”的事。

正常来讲,陌生的事情不会这么高频率的发生。

所以今天快7千字,继续慢慢讲。


关于不得不

上周去参加了抖音的创作者大会,结束后立刻回了广州,第二天约了荆棘碰一碰。

没有预想过要聊什么,就是觉得要碰一碰。

我跟骗子说:“就是感觉好久没见了。”

骗子冷笑一声:“首先呢,根本没有很久。”

那天碰面的时候,一开始扯东扯西。

不知道哪一刻突然聊起了工作上的内容。

那不是我们的本意。

我们两个在原地反省,我说:“我认为我们还是有点东西的,对吧?”

荆棘:“对的。”

我:“那为什么我们到现在都没有把抖音的个人ip做起来呢?”

他好像对这件事也在意已久,我们来回讨论了很多。

因为非常吊诡的事情是,我们本身就吃着这碗饭,我们甚至在今年也帮别人吃上、吃香了这碗饭。

怎么到自己的个人ip上,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我们聊的原因有很多,譬如路径依赖,本身在这一行就有收入,于是总不急着去做;譬如太贪玩了,我们这群人,工作日随叫随到,周末反而找不到人(因为周末跑更远的地方去咯)。

都有,哈哈。

但其实还是觉得哪里怪怪的,因为如果说是路径依赖,我们今年明明做成了很多新的项目;如果说是贪玩,我们上两周,又写了快三万字。

最后荆棘提到一个很真实的感受,说:“我觉得我现在的时间太碎片了,想开启一个新的IP,需要更专注。”

我像是抓住了点什么,因为这两周我确实被割得更碎,两周里,我从广州回了趟汕头,又从汕头去了杭州,再去了嘉兴,回到广州后,待没几天,现在又在汕头了。

但重点并不是“奔波”,而是奔波的途中,还会有很多“不得不”的事情。有时候是处理广告的突发情况;有时候是回到老家,人情世故要四处坐坐;难得一个下午有几小时的空档,但总会有很奇怪的琐事,把这个空档切分成更小的空档。

我并不是想批评这些事,相反的,这些都是我主动去做的事,是我认为正确的事。

正因为正确,才会觉得不得不。

我和荆棘同时刷到一个视频,大意是说,一天的时间被切成两半,那每一半的价值都会小于1/2。如果切成10份?100份呢?每份时间的价值就更少了。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创作者才会面临的困境,但创作者会更容易意识到这种碎片化时间的痛苦——因为我们本身启动一次创作时,会需要状态的调整、投入,我们更能理解,做好一件事,不是只依赖做的那件事。

创作的工作量,永远不在于敲下多少次键盘。

那天其实我们没有对如何改变碎片化这件事,有明晰地答案,这也是我们今年一个微妙的变化——有些事,不用立刻就要得出结论。

我们只是感慨,难怪有些人要闭关,一下子理解了闭关这件事的意义和必要性。

不过那天其实有一句话成为了种子——“不过人就是这样,从我的角度看来,你的很多事也不是不得不的。”

那之后发生了一件事。

朋友搞砸了很重要的事情后,过来找我倾诉,其实他没有向我寻求帮忙,只是我知道事情的前后因果时,很叹息,因为我知道,如果他更早来找我帮忙,我可以帮他避免这件事的发生。

但如今我只能安慰他。

而在这个过程里,我看到另一件事情是,他很努力。他不告诉我,是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有风险,说出来会遭到反对,会让他自己犹豫不定。

换句话而言,这是他选择的。

(我希望我所有的朋友都不要代入这句话,因为其实这个他,是好几个人,只是这个逻辑太相通了,所以很容易觉得我在点他)

每个人此刻的处境,都是他选的。

我原本只是在朋友身上看到这句话,我仍然处于叹息的状态。

但当朋友说出一句:“我没办法啊。”

我下意识地想回复:“其实怎么会呢,哪里有那么多的不得不。”

那一刻,我脑子里炸了一下。

那个和荆棘聊天的下午,那句无心的“ 不过人就是这样,从我的角度看来,你的很多事也不是不得不的”,它在此刻有了强烈的联系。

一切串了起来,我脑子里蹦出一句完整的话——“那些不得不,都是你自己选的。”

是自己的选择,堆积成了这些不得不。

是因为人想抓住所有的事情,导致人看不清事情;就像朋友害怕受到阻拦,但其实这种害怕,也让自己失去了被建议,被帮助的机会。

为什么意识到,不得不是自己选的,很重要?

如果我们能知道,是我们的选择让我们来到了今天的地步,我们就更容易明白,不是环境和运气决定了一切——我自己 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做的努力,也推动我来到了这个地步。

再换句话来讲, 所有的不得不,都是本可以不如此 。因为总有和我相同处境的人,他们最后没有过和我一样的人生。

这是个很极限的思维,我有点难确保大家能在文字里听得懂。

但听不懂也没关系,记住你的处境是你选出来的;记住永远有人做比你更好的选择,过更好的人生;于是你要记住, 你的不得不是“有解”的

只有意识到自己没有做出最好的解,自己的不得不有解,才会去寻找新的解。

我想,我离做出自己的抖音个人ip,不是太远了。


关于求助

有了以上感悟时,我发了条朋友圈,说突然悟了。

真的很突然,不是么。

然后好多人叫我开直播聊聊,那时我正在吃宵夜,大脑的快速运转消耗了我大量的能量,以至于我有点低血糖。

但我还是开播了,想着11点,估计也就是一些老熟人,聊几句,分享下,别等会自己忘了。

没想到那天的直播,是最近平均在线人最多的一次,也是我最激动的一次。

我因为朋友的事情,感到惋惜,然后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今天,你绞尽脑汁,足够努力,但你对你的生活还是很不满意,你该怎么办,你该做点什么?

大家说了很多。

好一点的,受我影响多的,会说改变环境,会说不去做不满意的事。

更多人的回答是,动起来,学习,改变自己。

问题是,怎么动?怎么学?怎么改变自己?

在那段对话里,没有人提到一件事,叫做—— 求助

有人说了很多求助上的难题,比如求助多了,怕朋友会烦;比如不知道向谁求助。

我在大家提到这些的时候,其实愣了很久。

不是觉得大家太离谱,而是我看到了我自己,哈哈。

在今年之前,我是个相当不爱寻求帮助的人,有老朋友看我最近的直播,说我变了,和以前不一样。

他是这么形容以前的我:“无所不能的天才黑客少年。”

其实这句话的潜意识里透出来的形象,是独来独往,是自己能解决一切。

我常说,最死的就是那群有点小聪明的人。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也是在骂我自己。

我后面有想明白一点,为什么我那么气愤我朋友不求助,为什么当我看到大家跟我一样不擅长求助时,会那么生气——

我看到了自己,我其实是对自己发火。

所以讲回来,求助这件事,是需要练习的。

不知道向谁求助,不知道如何求助,害怕朋友烦自己,这些都是因为“陌生”,都是因为没有练过。

每个人有每个人实操上的难题,性格上的难点,但我想告诉大家,求助很重要。

你不是天才。

你那么努力地跳出自己的烂生活,但你始终不满意,为什么还不找人帮你呢?

讲几件跟求助有关的趣事。

一个是小骗子,那天直播她听完后,去翻了我和她的聊天记录,然后发现第一年刚认识的时候,小骗子每次找我,总是在问问题。

她跟我聊天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问题。

我往下翻了好几段,全是她在提问。

我是在她无数个问题中变得更了解这个人。(当然还有偶尔几场麻将与德州)

那天直播里,其实我也提到一句话——如果“贵人”不了解你,怎么帮你?

小骗子如今成为我们很重要的合作伙伴,如今更多是我去听她的意见,这些都是她自己一步步挣来的。

我仍然记得,22年年中的时候,我对骗子说,你以后穷不了,大概率会比我有钱,苟富贵,勿相忘。(再次提醒她)

(23年9月的时候她开始自称富贵命了)

当然,一个人不穷,除了善于求助以外,还需要许多的因素,这个日后再讲了。

但对于很多人而言,还是那句话,自己一步步选出了如今的不满意的人生,难道更不应该去死皮赖脸地向那些, 已经过上你想要的生活的人 ,获取经验么?。

第二个好笑的是我自己。

我真的很不会求助,比各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想求助的一方面是,大家也会像我一样觉得,没人理解自己的处境。

但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一个人不理解你,也可以帮到你。

今年8月份的时候,我和荆棘、骗子有一场对话。对话结束后,我跟荆棘说:“你不是说,如果别人不说出帮我,你不会帮吗?为什么你还是帮我了。”

荆棘愣住了,说:“你说了呀,你让我帮你的啊。”

我愣住了,我说没有啊。

骗子也愣住了,说:“你有啊,你有说。”

我懵逼了,因为我的脑海里,完全不记得几个小时前说过这句话。我那一刻猜,好像身体里有某个我,真的快撑不住了,他短暂地支配了我的主人格,跳出来说了一句:“帮帮我吧。”

而我真的完全不记得。

各位,你们很难比我更离谱了不是么。

而在7月份的时候,我做过一次mbti,我的i值去到了92%,这周我又做了一次,i值回落到了52%。

我在这个月开启了不会穷计划,开启的方式跟过往完全不同,我拉上荆棘骗子板栗,只说了一句话:“我想做这事,你们帮我看看怎么做会更好。”

然后在一周里,我们做到了十几万的流水,这个速度远超我自己的预期多得多得多得多。

我不是一下子变得这么好的,过程里经历了很多的曲折,但好起来确实就是一瞬间的事。

而我也会想,我这么独自拼命的人生当中,有没有过另一次的主动求助?

其实有的,但是很隐晦。

那是我刚进杂乱的时候,我杀疯了一般,狂写,狂要荆棘的反馈,那是一种很隐秘的求助,我想获取他在创作上对我的帮助。

那是一种不顾脸面,死皮赖脸,近乎疯狂地执着地索取,从他的角度看,或许一切都是刚好。

但只有我知道,我确信那是我当时能抓到的,最粗的稻草,而回过头才发现,那是一艘巨轮。

所以那天在直播里我说了句我从来不说的话。

我说没钱就应该报名不会穷计划。(真实的话比这句粗鲁一些,改了改)

落到文字上,我又会不自觉地补上很多的前因后果,以及让它更精准——

如果你对当下的收入、生活很不满意,你应该去寻求帮助。报名不会穷计划,属于寻求帮助的方式之一。

(如果你对我那天的直播回放感兴趣,加我文末的企业微信,讲得挺好,我自己也不自觉看了进去)


关于不会穷

我本来想说别滑走,这部分体验同样很棒。

但想了想,觉得还是只让合适的人留下来吧。

求助是我唯一一场公开放出回放的直播。

因为那天晚上,我就看到了大家的变化。

有不少人来找我,要我的意见和看法。

这里面很多是不会穷计划的人,我想一部分是他们本身就决定改变,于是更容易动起来;一部分是他们给了钱,请教我的阻力会更小一些。

有个报名的老朋友,本来找我时,想问的是合伙人的沟通问题,但问着问着,我发现了一些不对的地方——他们今年年流水快过千万,但目前一分不挣。

我看到了他们商业模式上很危险的一个点,给了个建议,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打正整个营收。

只是在我的角度里,他们挣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这次主动的求助,帮他们看到了一颗很大的雷——这颗雷炸响的时候,他们几年的努力会功亏一篑,离不会穷就远了。

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向我聊了他们当下的状态,到底要不要辞职?到底我此刻的这个副业合不合理?怎么做?

这些问题,我没有很急着去回复他们,虽然大家写了很多(真的超级多,而且写得不错,可能都是几千字),但人生不是一个问题。

人生是一系列的问题,它是系统性的内容,所以我告诉他们不急,这些问题,在上完课之后,会得到解答。

其实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写下这些内容的时候,自己会告诉我:“我好像在劝退我自己,我好像已经知道哪里有问题了。”

是的。

昨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说“人们总是急着寻找答案,不愿意花多点时间确定问题。”

真的,事实上我们很擅长解决问题。还是那句话,走到今天的地步,一路这样选出来的人生,不是因为各位不努力和不聪明。

而是因为大家没看清问题是什么。

有多少刻我们愿意停下来看看自己,“看见”,比大家想象中的重要,也被大家想象中的忽略更多。

所以很多时候,聊着聊着,大家会有自己的答案。是因为本来就有答案吗?

是的。

但大家忘记原来这件事,有这个问题,它还可以这样被问,有这个角度的问题。

如果你的问题总是很笼统,是“我怎么过成这样啊”、“我怎么赚钱啊”、“生活怎么这么难啊”,那你“看见”的频率就会很低。

当然,看见之后,不一定有勇气改变。

所以呢?

所以需要环境。

求助这场直播之后,有个会员写了这么一段话——



今天鼓起勇气去求助一个合作过的大佬一些项目的问题以及合伙的意向。
我是一个超级不主动的人,这些问题和想法我可能大概憋了好几个月不敢聊和不敢问。我甚至在和对方聊天时,发送信息我能纠结接近快 1 个小时。
因为项目各种不确定性,所以大佬也没拒绝我,也没答应我,就是让我先把可以准备的东西先准备了,但也不保证之后就会一起做。我就打算走一步看一步了。
我刷新的经验是,原来求助和求合作不一定是只有答应和拒绝两个选择,依然存在第三项选择。
且我也意识到「主动」不是一次性的事,也不是这次主动了后面就一切顺利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