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官方认证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大学  ·  下一站,“浙大码头”到了! ·  昨天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月台 | 吾心若安 何日非“年”? ·  2 天前  
长江日报  ·  武汉一部属高校,党委书记调整 ·  3 天前  
长江日报  ·  武汉一部属高校,党委书记调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每日毅讯|Diabetes Care:肥胖人士夜跑效果最佳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24-05-08 08:00

正文

每日毅讯

+


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MVPA)被认为是心血管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中的推荐是每周150分钟以上。如果能配合每周2次以上的肌肉训练,则效果更佳。然而,指南中并没有对运动的时间给予推荐。我们到底是应该在清晨运动、下午运动还是晚上运动?近期,Diabetes Care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团队基于UK Biobank数据库的最新分析,探讨了这一话题。


本研究纳入了UK Biobank子研究中的肥胖成人(BMI ≥30 kg/m²)受试者,其中包括一部分2型糖尿病(T2D)患者。将连续3分钟以上的中等至高强度的身体活动(MVPA)定义为有氧MVPA。根据参与者进行大部分有氧MVPA的时间,将其分类为早晨、下午或晚上MVPA。参照组包括平均每日少于一次有氧MVPA活动的人群。分析时对已知和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了调整。


研究结果显示:核心样本包括29,836名肥胖成人,平均年龄为62.2岁(标准差7.7岁)。在平均7.9年(标准差0.8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了1,425例死亡、3,980例心血管疾病(CVD)事件和2,162例主要血管事件(MVD)。与参照组相比,晚上进行MVPA与死亡风险最低相关(风险比[HR] 0.39;95%置信区间[CI] 0.27, 0.55),而下午(HR 0.60;95% CI 0.51, 0.71)和早晨MVPA(HR 0.67;95% CI 0.56, 0.79)也显示出显著但较弱的关联。对于CVD和MVD的发病率,也观察到了类似的模式,晚上MVPA与CVD(HR 0.64;95% CI 0.54, 0.75)和MVD(HR 0.76;95% CI 0.63, 0.92)风险最低相关。在T2D亚组中(n=2,995),发现结果相似。



毅讯点评

本研究是基于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的最新分析结果,探讨了肥胖患者的最佳运动时间,结果发现夜间的有氧运动比其他时间的运动,可以更加显著的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而且,在糖尿病患者中也一样适用。其实关于夜跑这一话题,笔者关注已久,而且也安排了学生进行UKB的分析,可惜还是晚了一步。不过关于夜跑究竟是否优于白天跑步,笔者还是有很多疑问。本文是在一个平均年龄62岁的肥胖人群展开的研究。对于健康的中青年人,到底是夜跑更佳,还是晨跑更佳,其实没有一致性的答案。中国传统观念认为闻鸡起舞、日落而息。从这个角度而言,似乎夜跑会违背自然的规律,不如晨练来的更佳合理。因此,对于健康的中青年人,我们还需要一项观察性研究,甚至是干预研究,来为这个话题给予答案。


参考文献:

https://diabetesjournals.org/care/article/47/5/890/154403/Timing-of-Moderate-to-Vigorous-Physical-Activity


本文技术观点不代表CCI观点


作者简介

张毅 MD, PhD, FACC, FESC,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中心主任,科研处副处长,同济大学科管部副部长(挂职)。

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执行委员,中国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每日毅讯》专栏作者,上海拳击协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Lancet 2020(评论性文章)、Nature Aging 2024、Adv Sci 2020、Cardiovas Diabetol 2019、Eur J Intern Med 2024、Hypertension 2011/2021等杂志发表论文,H-index 23,ESI高被引论文1篇,主要工作被202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引用。曾获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申请2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已转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