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君
清华人的视角,剖析人间万象,我是水木君。关注免费领取14天VIP读书俱乐部会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三峡集团启动党组第四轮巡视工作 ·  6 小时前  
笔吧评测室  ·  聊一款「性能堪比游戏本」的平板电脑 ·  18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TGPMS:三峡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基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君

大连理工研究生自杀,遗言曝光:这世界一直教我们成功,却没人教我们接受平庸

水木君  · 公众号  ·  · 2020-10-17 21:45

正文


文/ 苏善书

来源/ 十点读书 (ID: duhaoshu



一条麻绳,一副铁架,一句再见。


10月13日,大连理工研三的一位男生,在实验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上吊自杀前,他在微博发了一封长篇遗书。


热搜第一,评论12万,网友们的关心涌向这个并不认识的陌生人。

但太晚了,男孩的时间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10月13日,凌晨2点。



遗书中,离开的原因没有明说,他只是琐碎地记录一些不太开心的研究生生活。

总结起来就是:


老师上课的质量不高;


实验设备经常出问题,心态经常崩溃;


实验结果被否定,普罗米修斯式得一遍遍重来;


无法完成课题,担心无法毕业的绝望。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这些压力让他困惑,甚至痛苦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不对啦,肯定是你自己的问题。”

“你少玩点游戏,少刷点视频还会这样吗?”


通篇的文字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


我很没用。

这些自我要求的压力,最后一根一根,都变成了压垮骆驼的稻草。

有时候摧毁一个人的,根本不是突然的厄运,而是日子如钝刀割肉般日复一日琐碎的无望,直到再也支撑不住。



有人翻到他以前网上的帖子,来校报到前,身为南方人的他还会好奇地询问:


“北方的雪大吗?”

曾经他也是阳光朝气,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啊。

就是这样朝气的年轻人,因为担心无法满足世俗的期待,最后却被惨烈的现实压垮。

很遗憾一直以来,这个世界都是教我们如何成功,却没人教我们如何接受失败和平庸。

看了这位年轻人的遗言,特别想对他说一句:

无法毕业,就暂时放一放;考不上公务员,也没有关系。

比起做一个成功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平安健康,才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事。


这个世界一直

教我们成功

你是不是也曾带着别人的期待颠簸前行?

北大才女李雪琴最开始火起来的时候,同样受到了很多非议。

她扮丑,染着非主流的头发,站在清华的门口,对着当红的男明星喊话:


“吴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来到了清华大学,你看这是清华大学的校门,多白。”


就是这样平平无奇的喊话,李雪琴却火了。

当人们得知李雪琴来自北大的时候,质疑的声音接踵而至。

他们说,北大是什么地方,镇国重器。


名校培养你,是让你改变世界的,不是让你当一个网红的。


你个北大的高材生,毕业了就当网红,挣快钱?

就因为没有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李雪琴一度被网上的骂声,逼到崩溃抑郁。

好在李雪琴思路清晰,也不太按常理出牌:


“我北大毕业,就想当废物。”


是谁规定,我们必须成功,一定要成为一个超级英雄,危难时候拯救他人,拯救 地球

我们难道就不能找一个沙滩,过着每天日出打渔,日落收网的废材生活吗?

《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家庭美满,众人艳羡的股票经理人,有一天突然抛妻弃子,丢掉薪金丰厚的工作出走。


因为这一切完美,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他流落异国他乡,去为了完成心中画家的梦想,尽管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他却内心富有、快乐得像个国王。

小时候为了争当别人家的小孩,为了考上名牌大学,为了找个光鲜工作,为了家人安稳生活……后来发现满足别人的期待活着,是那么的不快乐。

可是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原本有不成功的权利。

朱德庸说:


“我们碰上的,刚好是一个物质最丰硕而精神最贫瘠的时代,每个人长大以后,肩膀上都背负庞大的未来,都在为不可预见的“幸福”拼斗着。

但所谓的幸福,却早被商业稀释单一化了。这是一个只有人教我们如何成功,却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保有自我的世界。”


你本不必活成别人的期许,如果成功太难,那就索性做自己。



没人教我们

如何接受失败

很久以来,这个世界都在告诉你要如何成功,却没人告诉我们如何接受失败。


印度导演涅提·蒂瓦里曾经拍过一个电影——《最初的梦想》。


电影的主题,便是告诉人们如何接受人生中的失败。

影片的主角拉加夫出生于一个优渥富裕的家庭,父亲是印度有名的天才,事业有成,他们住在富人区,出入有豪车接送。

就是这样一个天之骄子,从小被寄予了巨大的厚望。

但是很遗憾,拉加夫没有继承到父亲的天才,尽管他用尽全力备考,去申请理想的学校,但老天爱跟他开玩笑,他失败了。


因为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拉加夫从楼顶一跃而下。

即使被拉到医院抢救,医生很为难地对父亲说,别的孩子都能够活下来,但是这个孩子却有着惊人的求死欲。

父亲开始意识到自己教育的缺陷:

我们总是为他计划,成功以后怎么庆祝。但是万一他失败了呢?我们从来没有为他提供战胜失意的武装。


为了鼓励孩子振作起来,他给孩子讲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原来父亲帕塔克的大学生活并没有金光闪闪,他曾是学校“失败者联盟”的一员,为了备战奥运会,击败对手,他们众志成诚地一起努力。

当你以为这是一个逆袭故事的时候,他们却出乎意料的,输了。

躺在床上的拉加夫问:“尽管这么努力,但还是输了,你肯定觉得比死了更难受吧。”

但是帕塔克却说,并没有。



相比那些一开始就放弃的人,那些迎难而上,绝不退缩的人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成功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它是追求路上顺带的奖赏,更宝贵的是一路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帕塔克最后收获了很多真诚的朋友,这是什么都媲美不了的宝藏。


这或许是面对失败的最好方式。

成年人的真相是,成功只是少数人的嘉奖,大部分人费尽全力可能都过着平凡的人生。

与其在乎输赢,与其害怕失败,我们更应该避免的是没有尝试的放弃,失败后的自毁。

与其执着胜者,保持一个玩家思维,来世间一场,我们本就是来体验人生这场大型游戏。

尽情享受,开心地活着,才是不虚此行的目的。


如果人生太难

请跟自己和解

曾听过很多人说过:

“成年人的世界,快乐是真的不快乐,痛苦是真的痛苦。”

即使是再厉害的大人物,都会经历人生中凝满冰霜、灌尽风雪的时刻。

曾经呼朋唤友的高晓松,酒驾出狱之后门庭若清,除了韩寒昔日好友都没到场。

有人问他:“心寒吗。”

他却笑着说:“本来觉得他们是‘贱人’,可到了49岁的年纪,骂不动了,也不会骂了。”

如果世事险恶,人事艰难,那就放过自己,不跟自己过不去。


林清玄评价《人间世2》中的世间的苦,说过一句话:


“确实,大多时候,我们仍然无能为力。当人生都这么艰难时,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在路过的时候温柔一点。 ”


细心网友发现,自杀的大连男孩写遗书的时间是凌晨12点50分,但发微博的时间是2点整。


也许期间,他犹豫过整整一个小时。


微博发出后,哪怕他再多停留一会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