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农投资
关注神农投资,关注阳光私募基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2月22-23日,企业出海防骗指南 ... ·  17 小时前  
人生资本论  ·  政府下决心加速取消公摊,没想到变天这么快 ·  昨天  
人生资本论  ·  什么情况?各省的收入数据出来了,果然很炸裂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神农投资

治理创新是共享单车成功的关键

神农投资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7-10 13:58

正文

共享经济如火如荼: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一切与创新毫不沾边的旧物件,搭上“共享”二字之后,忽然间就焕发了生机,一切欣欣向荣起来。


共享经济是否有边界?是不是任何产品的分时租赁都可以冠以“共享”名义就可以枯木逢春?模式创新的背后除去拼补贴、拼价格、拼资本、拼干爹,是否还有其他的竞争战略?


7月1日,2017中国竞争战略峰会在北京举行。与会的800余名代表,深入探讨了共享单车在大竞争时代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在残酷商战中赢得竞争。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受邀并发表主题演讲。

 

高红冰指出:


1. 共享经济的核心是共享了资源的盈余。当可以把盈余提供给更多人使用时,这种资产或价值就变成共享的方式。利用私人资源盈余、开发公共资源盈余、输出准公共资源盈余都可以叫做共享经济。


2. 以Email、BBS为代表的工具,以web为代表的渠道,以交易、支付、物流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正在崛起的人工智能、人机共存、大数据、云计算、IOT,四层基础设施叠加,构成了今天的互联网+。它会沉到经济社会商业底层,深刻变革整个社会经济图景。


3.  共享单车是在线的自行车网络,依靠扫码、移动支付、定位技术等,实现人车分布式、网状匹配。


4. 美国基于信用卡的共享单车创新,使用便利性差、投资成本和使用费用高,注定无法像中国基于二维码扫码、移动支付的共享单车大范围推广。


5. 共享单车目前的种种乱象,应该以平台化的治理方式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治理,因为价值创造是全部人享受的,责任承担也应该是全部人承担的。解决问题应该以商业手段为主。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必须将创新治理纳入其中。


单车:中国式共享运动


在中国,这辆车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人说它就是一场商业运动、社会运动,脱离了简单的商业模式。



2016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16年以前,这辆车是满足通勤需求的,是自购的,但不在线、不联网。


现在,这辆车满足灵活的出行需求,是接力公共交通,末公里的代步工具,共享自行车的盈余资源创造新价值。它是众多单车形成的网络,与过去不在线的车完全不同。


外观上看,这两辆车是完全一样的,但被互联网武装起来的自行车商业价值完全不同,所以才会有互联网单车这样的商业模式。


共享单车和汽车租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商业模式。共享单车借助互联网,实现了分布式的人和车之间的大范围匹配。


它使用定位技术,实现人车之间的动态就近匹配;使用二维码扫码付款;收费以使用次数或者分钟数计算。而租车则需要在固定地点取还车,信用卡付款,租赁时间至少半天起。



我估计,共享单车很有可能会像网约车一样,一统江湖。自行车数量越大,带来的效率越高。尤其在资本驱动下,规模变成价值创造的最大亮点。


我们可以拭目以待,共享单车这种商业模式,要么破产,要么一统江湖。


美国共享单车为何不如中国火?


对比中国和美国的共享单车,我们有一些很有趣的发现。


几周前,我到访普林斯顿大学。这是所全球顶尖的大学,宿舍里竖立着insight的标牌,这栋楼是爱因斯坦上班的地方。普林斯顿大学只有8000个学生,校友贝索斯——亚马逊CEO,一个月前刚刚回校演讲。


自行车都是非常好的变速车,整齐地排列在停车桩上。在车的后座,安装了一个POS机,通过信用卡刷卡取车、计费。

 


纽约麦哈顿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情况很相似。通过通过信用卡付费,POS机安装在停车桩上。停车桩非常结实,估计坦克也撞不倒,制造安装成本应该不低。


纽约自行车使用的流量上百万,固定桩一定是一笔不菲的投资。车身上印有花旗银行的广告,广告收入应该能补贴一部分运营投入;同时,纽约市政府也提供一定的补贴,推动公共自行车的推广。



美国的共享单车起步并不晚。普林斯顿大学的共享单车已经做了12年。


但为什么共享单车在美国,没有像中国一样遍地开花?原因是商业基础设施是不同的。


美国共享单车是基于信用卡+POS机+传统体系建立的,固定停车桩停放,车很高级。收费是24小时12美元,半小时之内归还无限次使用,如果超时每15分钟加4美元,如果车辆损毁或丢失,赔偿1200美元。


于中国基于二维码扫码、移动支付的技术体系相比,使用便捷性、投资成本、使用价格都处于劣势。

    

使用商业手段解决共享单车乱象


在共享单车如火如荼发展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一些问题和隐患。比如,百万自行车围城、沿街停放挤占机动车道等。


这背后隐含的问题是,共享单车商业模式不单单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成本,还要考量外部的社会成本。共享单车已经是一个现象级的互联网应用,是有上亿用户的平台。


我们之前提到的种种混乱,必须让参与共享经济平台的所有人,经过市场的博弈和迭代,形成新的制度体系。新制度的建设必须要纳入公司的财务预算考量,写入财务报表中去。

 


规则形成的过程中,对用户的教育非常重要。例如,对未将自行车归位的用户进行惩罚,对归位的用户进行奖励,对自愿将未归位自行车归位的用户进行奖励。


应该逐渐以平台化的治理方式,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治理,因为价值创造是全部人享受的,责任承担也应该是全部人承担的。


免责声明:神农投资微信公众号除发布原创观点、研究报告以外,亦致力于与广大投资者分享优秀投研类文章、报告。所引用文章、报告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010-8531572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