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DG资本
不只是VC,还有趣味和陪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铅笔道  ·  香港杀出超级IPO:年入18亿,中国内地第一 ·  5 小时前  
IT桔子  ·  2025 第一家造车公司破产 ·  11 小时前  
IDG资本  ·  i-Weekends | ... ·  昨天  
调研纪要  ·  智驾平权:下一个AI应用风口 ·  2 天前  
调研纪要  ·  智驾平权:下一个AI应用风口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DG资本

“原创者”的思维有哪些惊人特质?

IDG资本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9-12-08 22:02

正文



什么是原创者?原创者是那些有崭新想法的人,他们的理念驱动着全世界的创造与变革。

原创者思维有什么不一样?

大家心中的创业者/原创者画像或许是雷厉风行、无所畏惧的,而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Adam Grant提出了不同观点,他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验得出结论:原创者一定程度上是拖延症患者;原创者跟普通人一样恐惧失败,但他们更恐惧的是不去尝试。


原文:《The suprising habits of original thinkers》-- TED
讲者:Adam Grant



七年前,一个学生找我投资他的公司。


学生 :“我和三个朋友准备在网上卖东西,我们要颠覆整个行业。”

我:“你们打算整个夏天都all in这件事?”
学生:“没有,我们担心不成功,所以我们打算同时做实习。”
我:“好吧,但是你们毕业之后要全职投入在这个项目中。”
学生:“不一定吧,我们都想好了备选的工作。”



六个月过去了,就在他们的公司开张的前一天,网站还不能正常运营。 所以显然我拒绝投资他们。
最后他们把公司命名为“瓦比·帕克(Warby Parker)”。

瓦比·帕克 从在网上销售眼镜起步,最近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有创新力的企业, 估值超过十亿美金。


2010年,Warby Parker的四位创始人还是沃顿商学院的学生
因为我错失了 瓦比·帕克 ,现在我的妻子接管了所有投资项目。为什么我犯了这么大的错误?
为了弄明白这点, 我开始研究一些我称为“原创者”的人 。原创者不墨守成规,他们不仅有崭新的想法,也通过实践去捍卫它们。他们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畅所欲言。原创者驱动着全世界的创造与变革。
你敢于在他们身上下注,因为他们与你的想象完全不同。我想与各位分享我对原创者的了解,以及自己努力成为其中之一的经历。

温和 地拖延
有利于创意的发挥

我拒绝瓦比·帕克的第一个原因是,他们走出第一步的速度实在太慢。我相信各位非常熟悉拖延症患者大脑里的情景。我得向大家承认,我与之相反,是个“提早症”患者。
你们都知道那种恐慌的感受: 最后期限还有几个小时就到了,然而你还什么都没做—— 我只是在几个月之前就体会到了这感觉。
这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我每天早上5点开始打任天堂的游戏,在打通关之前绝不休息。最后我彻底失去了控制,以致于当地的一家报纸找到我,写了篇关于“ 任天堂的阴暗 面”的故事,主角就是我。

但是这样的特质在大学里反倒帮了我,让我在deadline之前的四个月就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我对此非常自豪。
直到几年之前,有人对我的做法提出了质疑——我的学生吉哈说:“我在犯拖延症的时候想到了最有创造力的点子。”

她是我最有创造力的学生之一,现在是威斯康辛大学的教授。 她的质疑我不能忽视,因为作为一位组织心理学家,拖延和创造力的关系正是我需要弄明白的。
我向吉哈提出挑战,让她去找些数据来支撑她的观点。她向多家公司的员工派发了问卷,以便了解他们多久犯一次拖延症,之后再让他们的老板评估每个人的创造力水平。
不出所料, 像我这样的提早症患者,我们总是急匆匆把所有事做完,创造力不如一些中度的拖延症患者 。不过我很想知道重度拖延症患者的创造力是怎样的,吉哈回答我:“我不知道,他们没填我的问卷。”
开个玩笑。这是我们的结论。
提早症和拖延症人群的创造力平平


你可以看到,不到最后一刻不做事的人大部分时间都是混过去的,他们根本没法产生新想法。在另外一侧,那些把事情匆忙做完的人却一直处在狂暴的焦虑状态,他们也没法产生新想法。
在中间似乎有一个恰好的点,这就是原创者聚集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了弄清这点,我们设计了些实验。在实验中,测试者被要求想一些新的商业计划,然后让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力。
一部分人被要求立即着手做这个任务,另外一些人被要求拖延一阵子——让他们玩各自电脑上的扫雷游戏5到10分钟。
不出所料,中度拖延者比完全不拖延、严重拖延的两组受试者的创造力高出16%。这是为什么?跟扫雷有关吗?
扫雷是很棒的游戏,但不是导致这个效应的真正原因。原因是,如果你在了解任务之前就去玩游戏,是没有创造力的。只有在你被告知你要完成某一项任务之后,你开始拖延,可是任务的想法还活跃在你脑海里,这时才会产生新想法。
所以, 拖延行为让你有时间发散性思考。这时你以非线性的模式思考,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突破。
请大家问问你自己是不是这样?
回到话题,完成这个实验后,我决定写一本有关原创者的书。我想:“这是最佳时机了,我要教教自己如何拖延。”
第二天,我早早醒来写了一份待办清单,里面是我要“如何拖延”的详细步骤。
然后我刻苦工作,努力达到我“不取得任何进展”的目标——写了一半之后就放下笔。这样持续了几个月,这简直是煎熬。但当我重新提起笔时,满脑子里都是新想法。
正如《白宫风云》和《史蒂夫·乔布斯》的编剧阿兰·索金所说: “你把它叫做‘拖延’, 我把它叫做‘思考’ ”。
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原创者都是拖延症患者。比如莱昂纳多·达·芬奇,他断断续续用了16年才画出《蒙娜丽莎》,为此他在日记里倾诉了很多心情,比如他觉得自己有多失败...

但其实在这些时间里,他对光学的研究大大改变了他塑造光效的方式,让他画出了流传千古的作品。

马丁·路德·金又如何呢? 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演讲的前一晚,凌晨三点仍在完善讲稿。直到上台前,他还坐在观众席里奋笔疾书。当他走上台时并没按照准备的内容来讲,但却念出了改变历史进程的几个字:“我有一个梦想。”
这不是写在稿子里的。通过尽可能推迟演讲稿直至最终的那一刻,他可以随时向其中添加任何的想法。
事实上,拖延症会导致生产力的下降,但也可能会是产生新创造的摇篮。在原创者身上我看到的特质就是,他们开头做得很快,最终完成却要很久。
这就是我错过瓦比·帕克的原因之一。 当他们拖拖拉拉六个月之后,我觉得他们 失去了先 发者优势 我对他们说:“你们要知道,其他公司已经开始在线销售眼镜了”。
但是我没有意识到,他们在那段时间里都在研究如何提高顾客在线购买眼镜的便捷度。后来我才发现, 先发者优势其实只是个误区

有一个很经典的研究:在调查了超过50个类别的商品,将开辟市场的先发者与后进入市场的改变者相比较后,你可以看到, 先发者的失败率是47%,与之相比,改变者失败率只有8%


让我们看看Facebook,它在Myspace和Friendster之后打造了一个新的社交网络。再看看谷歌,它等待了很多年,才在AltaVista和雅虎之后问世。
改进其他人的想法,比从零开始创造想法要更简单。我从中学到的就是: 想做原创者,你不必最先行动。你只需要做得不同、做得更好。
但这不是我拒绝瓦比·帕克的唯一理由。还因为他们自己也充满困惑,并准备了一系列后备方案,这让我十分怀疑他们是否具有原创者的勇气。


自我疑虑使你思维冻结
从表面上看,很多原创者看上去很自信, 但是在背后他们也像所有人一样,感受到恐惧和疑虑。
不过,他们只是以不同方式来面对。下面是一张流程图,描述了大部分人的创造过程。


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两种不同的疑虑: 自我疑虑,以及想法疑虑 。自我疑虑会使人麻痹,它让你思维冻结。但是想法疑虑是激励性的,它促使你去测试、实验、改进, 就像马丁·路德·金一样。
所以说做原创者的关键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避免从第三步走到第四步。你不要说“我超烂”,而是说“最初的想法都是超烂的,我只是还没做完而已。”

所以该怎样继续做呢?
其实我发现一个小事,我们可以预测你在工作中的表现或是责任担当——只需要了解你用哪款浏览器。


我们找到了确凿证据,说明火狐和谷歌Chrome用户表现显著好于IE浏览器和Safari用户。
顺便提一句,用火狐和谷歌的用户也比使用IE的用户在职时间也平均要长15%。为什么?使用这两款浏览器并不代表这部分用户有着技术性的优势,实际上,用这四种浏览器的人平均打字速度差不多,而且他们都对电脑有相同程度的了解。

原因是,如果你用IE或者Safari那些已经预装在电脑上的,就意味着你自然接受了厂商提供的选择。如果你想换火狐或Chrome,你得要质疑默认选项,问问自己是否有其他选择。
这与你是什么样的人有关。你是否主动地去质疑默认选项,然后寻找一个更好的选择。
这种感觉就好比当你再次面对一个无比熟悉的事物,但是突然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待。
有个电影剧本作家,某天她收到一份剧本,这份剧本超过半个世纪都没获准拍摄。在之前的每一个版本里,故事主角都是个邪恶的女王。但只有这位詹妮弗·李开始思考这个想法是否合理。她重写了第一幕,把那个恶棍塑造成一位受尽苦难的英雄,于是《冰雪奇缘》成为了历史上最卖座的动画电影之一。


这个故事传递了一个简单的信息。当你感到困惑,抓住这个瞬间,切勿“随它去吧”。("Let it go"是电影主题曲名)
恐惧又如何?原创者也会感到恐惧。他们害怕失败,但与我们所不同的是,他们更害怕不去尝试 他们知道创业公司的倒闭是一种失败,但在他们意识里,不尝试才最失败。
他们知道, 从长远来看,人们最大的悔恨不是自己做了什么,而是自己没做什么。
最近埃隆·马斯克告诉我,他并不指望特斯拉会成功。而且他非常确信,SpaceX公司的前几次发射一定不会进入预定轨道,更不会重新回收,但是不去尝试才是最失败的。
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当我们有一个重大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往往害怕尝试。但是你要知道,他人衡量你的标准不是你想出了一个主意,但最终被证实是坏的——尽管很多人都这样以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