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生健康
输了健康,赢了世界又如何?关注养生,关注健康,关爱自己和身边的人,我是你的养生健康好帮手,关注@养生健康,简单生活,简单养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INNO  ·  打破日本垄断!Dongjin ... ·  19 小时前  
爱否科技  ·  小米 16 Pro 迎超前爆料,或搭载顶级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养生健康

7大信号预示湿气重,你中招了几个?教你2招,一周快速除湿

养生健康  · 公众号  ·  · 2020-03-24 18:03

正文


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中医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的说法。人如果夏秋淋雨涉水或在潮湿的环境中,湿气就会通过呼吸道、皮肤毛孔等入侵体内,在各个脏腑组织之中“安营扎寨”,并“长期居住”。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脾湿呢?中医教你7招自我鉴定一下吧!

1.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中医认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大便不成形就是中医所说的便溏,说明大肠有湿热。除了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产生湿热最重要的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吃得太饱或过于油腻、嗜酒、饮食不规律等,这些都容易损伤脾胃。脾胃主管食物的消化和体内水液代谢。脾胃受伤,运化功能就打折扣,此时再大鱼大肉地胡吃海塞,只会生湿助热,日久形成瘀滞,化而成热。祛除体内湿热,要注重日常的调理。

2. 舌苔

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

3.小肚子大

脾湿比较常见的就是“胖子”,肥胖本身就是脾气亏虚、痰湿壅盛的表现,所以在胖人身上很容易看到脾虚和湿盛的症状,比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汗出、肢体沉重等,这是“当下的胖子”。

还有几种是“未来的胖子”。一是贪吃寒凉、频繁进出冷饮店的人,二是贪吃油腻、频繁光顾快餐店的人,三是贪吃甜食、频繁现身甜品店的人,四是贪杯酗酒、频繁出入酒吧的人。这都是生湿伤脾的“最佳”途径,这几类人加入肥胖的队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4.爱出油

正常的头发是光泽、干爽的。体内湿起太重,头发就爱出油;而且无论冬天还是夏天脸上都喜欢出油,摸上去能感觉到腻腻的。这就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5.睡觉留口水

成年人流口水是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常见于脾胃运动功能减弱、水湿停留、脾胃湿热或胃里存食下降、胃热上蒸,即所谓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6.耳内湿

耳内湿也就是俗称的油耳朵。耳朵里面总是湿湿的,用小指触碰,感觉有油。

7.口臭

中医讲:“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使饮食物及 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如果脾胃湿热的话,就会湿邪困脾、脾阳不升。另外,还会导致“胃气不降、浊气上升”。而这种 “浊气上升”就会顺着食道上行到口腔,进而在口腔中形成类似于食物腐熟的味道,产生口臭。

祛湿健脾,老中医教你2招

1、祛湿健脾——赤豆薏米魔芋粉

配方:赤小豆30g、薏米30g、魔芋20g、山药15g、茯苓10g、糯米5g

做法:将上述食材洗净,放入锅中炒熟或烘熟,然后用破壁机研磨成粉制成赤豆薏米魔芋粉,用热水冲调饮用,可代餐,空腹食用,每日2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