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上海微博
财上海24小时热门微博,无需任何专业术语,人人都能读懂的经济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外卖小哥上社保,难在哪儿? ·  昨天  
纯银V  ·  网友在评论区感慨:30 ...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只有一个“哪吒” | 商业头条No.62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上海微博

二十几岁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

财上海微博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1-03-07 08:30

正文

01

真有这么多空置房吗?我猜可能有。


但你不要直接认为要打对折了,捡便宜了。以我周围为例,空置房有不少。


一是度假房。我有两套度假房。一套是山里避暑,一套是海南农村。长期空置,一年有十个月,电费为零。


二是小县城。我家保姆就贡献了几套。小县城房子是儿子婚房,平时不住的。小两口和老两口平时都是在大城市打工。县城房子就直接空关了。


三是地段极差的新区。现在各地造了一些新区,造好了,没有卖出去。例如前两天报道的长江口某洋房别野小区。入住率只有1%。


四是北方的海滨房。基本上十年没人的。你想想,北方的冬天,是多冷啊,你还会去海边?


这些房子实际上是无效需求,只不过卖出去了。但是,大学生需要的不是这些房子,而是大城市,大单位附近的房子。


小结,真正解决问题的是,你要在大城市那个啥。


热门评论:

九眼桥粗大长 :再品京沪永远涨,已是泪两行

闲云水心 :决定房子价值的永远是,地段,地段,还TM的地段

张亿璨 :北京西直门,上海淮海路,广州珠江新城,南京玄武门的房子,绝对不会这么高的空置,统计这个,就好比统计中国人的平均工资

你多喝热水阿 :未来房价如葱,但是房价如葱的地方你一定不想去

资富融 :农村举家外出打工的也算上


02

小城市能不能发展起来?


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也研究过,当年我去欧美考察了一圈,结果是,很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成本。一个城市要发展起来,


首先,要有一个天赋异禀的特点。比较常见的是,交通枢纽。例如瑞士这个小地方,是欧洲的交通枢纽,他们靠做宾馆服务就发达起来了。为什么瑞士会产手表,瑞士君刀?因为瑞士是交通要道,南来北往都方便,你把一些小东西推销给他们这些客商,人家口袋里一放也不占地方,还是比较方便的,如果瑞士发明织布机,就麻烦了。


第二,靠科技。例如硅谷。


第三,有独特的资源。有些地方,是旅游胜地,盛产葡萄酒,水果,打火机,时间长了,就形成集市。


有了源源不断的商业机会,医疗教育自然就起来了,服务业也起来了。


很多二本子一天到晚幻想,我老家靠山屯会不会飞起来?基本不可能。你老家有什么可以支撑几百万非农人口的产业?而且要源源不断几百年。种老玉米吗?


热门评论:

张亿璨 :向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处聚集,长三角珠三角,马太效应,才是城市发展规律

好名字哟 :我家乡十八线小城市宜宾,三江交汇,有高铁有机场,希望能发展起来吧(主要拆迁房在高铁站旁哈哈哈)

石头 :小城市的高铁机场只会加快人口流出的速度,更方便跑路了

挞波2015 :难怪瑞士永久中立,交通要道,站谁都会被打成稀烂

办公用品 :义乌土地贫瘠,交通也不发达,发展起来是不是奇迹

黑德姆斯托夫 :瑞士啊,早前靠当雇佣兵山贼混饭吃,后来开银行洗钱混饭吃。那里山区,坦克开不上,能全民武装当中立国,本来全民山贼雇佣兵的


03

决定房子的是什么?


90%是地段。10%是舒适性。


地段好,意味着上班上学方便,你在路上的时间少,购物方便,换工作方便。老子住在市中心,去哪都可以坐地铁。


但是,如果没有舒适性,地段就是个鸡肋了。你是回家早,但是你住的不舒服。隔壁老头在骂老太婆,你听的清清楚楚。小区里没有停车位,你拉着你家的宝马天天在马路上当流浪猫,早上七点就要挪开,否则呵呵了,这也挺惨的。我的建议是,


年轻时候看地段。你可以节约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考职称,多挣钱。


中老年人看舒适性。路上节约十分钟时间,对你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还不如住的舒服一点。


热门评论:

张亿璨 :地段好,舒适性又佳的房子,是很多年轻刚需买不起的

你为何要努力 :年轻人要看升值空间,广州地段好不升值的房子一大把,买了就是坑全家,先买有升值空间的,然后在上班的附近租房住,对于年轻人,没有什么比赚钱更重要

小招财爱美丽 :说的对,年轻时候要打卡加班,地段很重要,现在有资历了,不用打卡了加班也少了,舒适度就比地段重要了

伊莲娜的世界 :精辟!虽然目前地段好+舒适 但是,真不想离单位这么近&房贷压力&因为地段好,反而老房子拆不动导致城市界面不如新区


04

老年人的嫉妒心。


大家可能以为老头老太都想快退休了,没有嫉妒心了。实际上恰恰相反,老头老太的嫉妒心非常强烈。我给你说个故事。


当年,我进单位,是老王面试的。所以,老王在我面前有极强烈的优越感,我也没办法,只能低三下四。过了若干年,我升职了,碰巧成为了老王的顶头上司。老王顿时受不了了。一天到晚在背后说我坏话。举例,我找某年轻人谈话鼓励,他就说,那是菜菜要找你麻烦了。你赶紧想办法吧!我被他整得头昏脑涨。


热门评论:

张亿璨 :单位里有个现象,老同志如果升不上去,最容易成为三不管人员,对上司不服管,对下属不想管,对单位的事不屑管,为什么人很少追比自己年轻的偶像,这是年龄和资历形成的天然心理优势

挞波2015 :老王还笑眯眯说,我是开玩笑的

柚子rururu :年轻时还装一装,老了就放飞自我了。

Falcon :老年人就是人,攀比虚荣嫉妒情欲啥的,什么都不会落下。

我麻超酷der :他不是老了才有嫉妒心理的…是年轻的时候就不怎么大气,接触的久了才能发现


05

高铁一通,人财两孔?


这个现象确实存在。你家在一个普通小镇子,以前大家也没什么,过日子呗。有一天,高铁开通了。你总会想去大城市看看,也就一天时间,不耽误锄地,一天来回还有富裕。


到了大城市,你开眼界了。我靠,这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多好吃好玩的地方,还有迪士尼游乐场,还有这么大的书店,里面的复习资料,比学校老师还多。这时候,你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我要考大学。


巧了,现在读大学比去省城旅游还方便。很多人十八岁之前,没有去过杭州苏州,但是轻轻松松就上大学了。大学毕业后,优秀的你再也看不上那个小地方了。找到工作,一个月五千多,三年后就是八千,年入十万,旱涝保收,比镇子上开店的小老板还阔气。


走到这一步,小地方的青年才俊,例如靠山屯那几个小破市,就会把老爸老妈的存折搬到大城市了。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不管去哪,都是为社会做贡献,劳动光荣。那么,小地方怎么办?就等你衣锦还乡了。


热门评论:

Fi去旅行 :“也就一天时间,不耽误锄地” 语言菜又回来了

装有所谓 :心态问题,在家乡也能赚钱,省城买房收租,没必要为了好吃好喝好玩的搬进城里,大多数人还挣扎在沙县小吃,对于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实现阶级跨越,让后代吃好喝好玩好,那么其实就是侬房子买好了伐?

黑机不黑 :300公里半径是虹吸有效距离

野生心理学家 :以前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以后会有高铁拉走的城市。


06

二十几岁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


你将来成为什么样子,就看这几年了。你将来的财富,地位,老婆,子女,基本上就是这几年决定的。很多人说,老子没办法了,学历二本,老婆村花,儿子没有,财富是花贝,地位是借贝。我和你说几句。


一是单位里好好干。不要怕吃亏。很多人斤斤计较,生怕多干一点也没有奖金,亏了。不要这样想问题,你就当做善事了,年轻人多干一点也没什么,万一被大头头看到了,岂不是很愉快。如果大单位的你,能够在单位里脱颖而出,考个副高,搞个副长,是最完美的结局。当然,概率极低,千分之一吧。总比买彩票好一点!


二是增加本领。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在单位里实现人生逆袭的,这是逻辑结构决定的。一个千人大厂,真正有面子的人也就四五个。其他人怎么办呢?


1,多学一点你不懂的知识。特别是经济金融货币财务。学习这些知识不是让你去当会计,而是看明白社会经济的变化。逆袭靠的是意外机会。


2,放下成见。你到了一定年龄,会形成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些观念是不是对的?还真不一定。有个很简单的检测办法,你看看你的房子是多少平米,你就知道了。


3,适当认识一些人。你已经是成年人,不需要到处巴结人,巴结别人是很痛苦的,效果也不好,你可以看看,周围哪些人和你对脾气,又有一定才华,就和这些人玩。


4,不要故意为难人。你在工作上,肯定可以为难一些人,当然,你也不是故意的,可能是怕麻烦,怕这个怕那个,然后你就把麻烦推给别人,别人就恨死你了。我的意思是,你在不担责任的情况下,尽可能与人为善。你帮了一百个人,或多或少有些回报的。


人生没有包发财的,尽力吧!


热门评论:

孑張 :人生没有包发财的,尽力为之。

推杯 :终极问题。攒人品,攒面积。

来点任性看看 :最后一条,有的人为难别人才显得他的存在感,这个人列入终身黑名单,就是他要落难,会哈哈大笑他的那种。

莫挨我瓜皮 :对外与人结善,对内提升自己。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吼的

_三姨太_ :这几条,还真不是二十几岁就能做到的。。。


07

我在海南遇老乡。


n年前,那天是在一个农家乐餐厅里吃饭,听到旁边一个老头说阿拉乡音。于是简单聊了几句天气好不好?没想到聊出故事了。


这个老汉今年63岁,已经在海南住了七年了,是长期住的,不是候鸟。他说,海南什么都好,天气好,空气好,不冷,特别是冬天,简直是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我以为他准备继续住下去了,没想到,他话锋一转,说自己马上到65岁,要准备回内环线了,原因是医疗。他这个年纪,如果没有配套医疗,幸福指数不高了。由此引出一个话题,大城市周边,能不能建设养老产业?现在的老年人有钱有时间,观念也比较新。如果他们把内环线的小破房卖出来,那该解决多少难题啊。


现在大城市老年人已经接近三成了。实际上,他们在市中心耗时间,占空间,你还不能说什么,原因无非就是上医院方便。如果,我们把这些需求对接到环沪新城,那该创造多大的产业啊!


热门评论:

Lucky飘飘酱 :建个医院不是问题,问题是内环线的医生

品尝s警醒 :难度跟建一个雄安差不多了

_三姨太_ :可医生是年轻人呀,他们并不愿意去环沪上班,老婆/老公上班怎么办,小孩子读书怎么办

要加油啊呀 :说句不爱听的老人长寿不利于社保,国家前几天还说65岁退休呢

白兔小米糊 :养老房最重要的就是离大医院近。硬道理。住过乡镇大别野的我,深深的感触.....


0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