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静塾文化
中国最大最权威的NLP实用心理学培训机构,华人世界国际NLP大师,中国NLP导师之父,开创了NLP第三排序——系统动力派。畅销书籍《重塑心灵》、《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上、下)、《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爱上双人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志红  ·  人格面具的背后,藏着真实的自己 ·  22 小时前  
武志红  ·  自己没被爱过,就给不了别人爱? ·  昨天  
陈忻儿童心理  ·  成功案例背后有什么秘诀? ·  3 天前  
顶尖管理哲学  ·  为什么你不主动,就没人会联系你? ·  3 天前  
顶尖管理哲学  ·  为什么你不主动,就没人会联系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静塾文化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很难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静塾文化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5-22 17:42

正文



照片诉说着时光中爱的故事。


  • 孩子的幼儿园毕业典礼、夫妻间的结婚纪念日、家人的生日.....这些重要日子的庆祝仪式,看似无用的形式,却恰恰是家庭幸福的秘籍。这种“仪式”将家中所有的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家人平常难以言说的情感表达出来,彼此接纳、认可,并从中获得力量。



仪式感是什么?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

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培养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

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

比如开学时,新课本发下来,

有的同学直接就开始用,

有的同学却在家长的指导下

细心的给书包上封皮,

有些家长还会为孩子设计封皮。

包书皮既能防止课本被磨损,

也是新学期开始前的小仪式,

让孩子意识到,

从现在起,要端正态度,

好好迎接新学期,

之后,孩子每次看到书皮,

都会联想到自己开学时的决心。



仪式感不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东西,

评判仪式感最重要的标准是

能否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富足。

偶尔的惊喜和仪式感

是给孩子最好的“富养”。



仪式感为孩子注入安全感



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仪式

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

是临睡前的一句晚安、一个故事。


睡前故事能够有效的解决

孩子不按时睡觉的问题

每天晚上睡觉前,

大人握住孩子的手,

念图画书给他听。

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感到安心,

一个有趣的睡前故事不仅能

帮助孩子更好的入眠,

也会带给孩子安全感,

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当“睡前故事”成为习惯之后,

不用大人提醒,

孩子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

“故事听完了,现在我该睡觉了。”


仪式感让孩子拥有清晰目标



在孩子过生日时,

为他举办一个仪式。

生日前几天,和孩子聊一聊,

让孩子意识到,他即将长大一岁,

新的一岁,需要有点新变化。

大人和孩子一起商量,

在尊重孩子个人意愿的基础上,

制定一些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

再想想具体用什么方法,

孩子希望写字更漂亮,

就要买字帖,每天临摹;

想学会游泳,可以报兴趣班。

目标不用过多,3-5个足以,

这些目标就是孩子的生日愿望。

生日当天,吹灭蜡烛前,

把几个目标重复一遍,

在场的家人一起为孩子作见证。

这个仪式既能带给孩子目标感,

也赋予他们使命感,

孩子会认为

这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到时,不用家长催促,

他们也会自己努力。


仪式感给孩子一份美好回忆



别缺席那些对于孩子来说

充满仪式感的日子,

家长会、亲子运动会、汇报演出等。

在这些活动中,

孩子特别渴望被人重视,

家长的出现会让孩子

对自己充满信心和认同感,

而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

会成为我们和孩子共同的美好回忆。


仪式感提升家庭的幸福感



不仅孩子需要仪式感,

婚姻生活也需要。

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以后,

我们对孩子事事上心,

对自己却越来越随意,

结婚前的诗和远方

被生活的一地鸡毛取代。

其实仪式感并不空洞,

也不是不切实际的浪漫,

相反,它是发自内心的爱。

在爱人生日时,

和孩子一起为他/她策划庆祝,

准备一份简单的小礼物,

你们的用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