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人民日报》公布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揭晓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等榜单。
其中,黄埔区排名第6位,这也是广州市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最靠前的行政区。
笔者梳理2015年以来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发现,黄埔的排名非常稳定,很“6”:除2015年排名第7,2016-2019年的四年间,均排名第6,具有很大的追赶压力和潜力。
笔者注意到,在此次发布的综合实力百强区中,除黄埔区,广州市其他5个行政区也入榜,在前20名中占5席。
其中,番禺区排名第10,增城区排名第17,花都区排名第19,南沙区排名第20,白云区排名第23。
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笔者注意到,除了综合实力排名外,《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还针对全国各县的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等单个维度指数进行排名。
在最新发布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等榜单中,
黄埔区的成绩分别为:
第5、第8、第15、第15。(详情见后文表格)
据悉,上述榜单是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等构建的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系统工程,已持续15年发布。
《研究成果》显示,依据新发展理念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体系从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和新型城镇化质量五个维度,系统、全面显示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状况。
通过研究树立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千强镇等发展典型,引领中小城市在践行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发挥更积极的导向作用。
此次,“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的研究对象为全国698个市辖区,从现代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和政府服务效率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其中,经济指标包含“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和“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社会指标包括从“居民生活质量指数”和“公共服务水平指数”两个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人发现,
广州天河区、深圳南山区等多个经济实力更为雄厚的行政区,并未列入上述榜单。究竟是咋回事?
据介绍,对于入选的各区,评比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只选非建城区,不选建城区。所谓“建城区”,即辖区管辖范围已全部是城市建制,天河区、南山区等属于建城区,故未参加评选。
而所谓“非建城区”,指的是辖区内尚有农村编制,即“镇”一级单位存在。如广州入选区排行最高的黄埔区,辖区内还有九龙(现为新龙)这个镇级编制在。
值得关注的是,佛山市顺德区连续第八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首,并蝉联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一名。
在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两项榜单中,顺德均蝉联全国第二、广东第一。而佛山市南海区则是连续第六年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的亚军。
这些,无疑值得广州特别是黄埔区参考借鉴。
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绿色发展研究指标体系包括四个方面:
资源节约、绿色生活、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
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